陳惠斌
(浙江天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4)
不良貸款是經濟活動中的一個痼疾,對經濟系統和企業個體都有巨大的危害但是問題的處理難度大。就當前的國內情況來看,金融改革、銀行改革都持續了較長時間,但大量的不良貸款存在,它是由于我國銀行信貸風險控制效果不佳人產生的惡果,也是將對未來的銀行體系信貸風險管理系統種下不良隱患的腫瘤。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不良貸款問題,將有大量的商業銀行受到牽連。
據某冶金有限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其公司提供的報表明顯虛假,2011年初未分配利潤為-1309.5萬元,年末未分配利潤為-1358.02萬元,而利潤表凈利潤為351.48萬元。2012年初未分配利潤為-1358.02萬元,年末未分配利潤為2462.37萬元,而利潤表凈利潤為233.16萬元。同時,提供擔保的企業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108萬元,而該公司的注冊資本10萬元。
這些報表明顯虛假情況未引起信貸人員關注。銀行在針對企業開展信貸業務時,首先需要掌握企業的實力和信用情況,據此做出是否進行合作的決定。如果信貸人員在進行資料搜集和擬合作目標企業經濟狀況核查時,不能接觸正確的報表,而被資產狀況和盈利情況反映虛假的數據堅信不疑,那么了解企業的環節形同虛設,也無疑會造成嚴重的不良貸款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不難會遇上如下的經濟現象,借款戶甲個人借款70萬元,購買廚房設備,而交易對手為某市一有限公司,而款項70萬元直接支付給個人——乙。
以上經濟現象也是一種典型的不良貸款的反映,這種不良貸款從根本上是由于交易對象個人和個體工商戶較多造成的。銀行因為與經濟運行不可缺少的因素——資金直接掛鉤,所以在經濟系統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涉及的范圍廣,與之打交道的企業和個人不可勝數。由于銀行本身的運營力量有限,而合作對象廣泛,交易對象個人和個體工商戶繁多,稍有不慎,就導致了不良貸款的發生。
某市一有限公司2011年末短期貸款為1720萬元,到2013年10月短期貸款為7220萬元,承兌匯票1000萬元;公司凈資產2011年末為5173萬元,2013年10月末為8476.64元,2013年10月信貸總額占凈資產的比例為85.17%。
從以上數據看,不得不震驚于企業龐大的貸款規模,大于85%的貸款比例,不論是對于企業還貸、還是銀行借貸,都是巨大的壓力,一旦企業經營不善,出現倒閉等后果,銀行就會被迫蒙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進而誘發不良貸款。
某禮品有限公司貸款500萬元,由浙江一文具有限公司、另一印刷有限公司及其他個人擔保,而作為擔保人的文具和印刷有限公司經營情況相似。前者成立于2011年,2013年10月貸款2950萬元,凈資產3704.78萬元;后者2013年10月貸款2920萬元,凈資產4071.26萬元。無疑,兩家都缺乏對外擔保能力。
擔保企業存在的意義便在于通過自己的實力和信譽保證信貸行為的安全性,而在此件案例中,擔保企業自身尚且負債累累,且經濟收益狀態并不十分可觀。這種信貸擔保無疑是不服責任、極易導致不良信貸的行為。
其他因素也可能引發不良信貸,比如關聯企業的經營情況影響:如某冶金有限公司因受家族公司債務糾紛影響,開發樓盤被查封,導致貸款無法歸還。其次,可能是因為貸后檢查不深入:沒有取得反映各季經營情況的會計報表,沒有按季約談記錄,現場調查未保留企業經營情況的影像資料。還有征信系統逾期情況未引起重視、外部宏觀環境、監管環境、行業狀況發生變化,以及企業內部經營主業衰退、多元化戰略失敗、涉及民間借貸等等方面導致。
在經濟社會中,如果不能有效地清理、消化不良貸款,很可能會誘發金融危機。各商業銀行為了降低不良貸款對自身運轉的威脅,應該盡力爭取相關政府的支持,通過有效的交流、反映問題,讓地方政府認識到自身對信貸事業的責任。積極地促進當地政府利用職能幫助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相關政府需要明確保護銀行債權對帶動企業經濟進步和促進社會和諧所具有的作用。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政策解決企業改制和破產中的銀行債權,逃、賴、廢銀行債務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處。
企業可以采取一系列先進和明智的措施,幫助自己在不良信貸的威脅中實現自救。可以從商業銀行中分解出含有不良貸款的部分,并組建專業針對不良貸款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資金處理。在此舉的幫助下,商業銀行可以擺脫信貸壓力,專注于獲取經濟效益。商業銀行可以將已經和應該收回的抵貸資產以類型、數額大小為標準完成分條目登記,資產管理公司則按照抵貸品具體情況和商業銀行商談,確定最恰當的抵貸品的接收或剝離方法,比如收購、委托、參股、入股等等。
商業銀行在對企業展開貸款活動時,難免會遇到無力償還貸款的企業,此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收回利益、減少損失,和負債企業商談、考慮把對方無法承擔的貸款折算成銀行在該公司的股權是個不錯的選擇。接下來,該銀行變有機會考慮把由此獲得的股份中的所有或者某個部分轉讓給其他企業或者金融機構。如此一來,購買人完全可以憑借較低的投入實現對在經濟社會中處于劣勢地位企業的控股,負債企業由此逐步擺脫經濟困局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銀行由此從不良信貸受害者變成在形勢中占據主動地位的一方。當然,銀行也不是必須要轉讓經轉化得到的股份,以股東和債權人身份介入對方的項目經營管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銀行可以在介入管理后派遣內部高級管理人員監測對方企業的財務,一旦企業經營不善,有引發企業的經濟危機趨勢時,銀行有機會及時營救。這種方法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經濟狀況,使雙方獲利。
就國內不良信貸的產生原因和存在現狀來看,政府可以采取引進外資和支持民間資金投資于國有企業和不良債務的行為,對商業化資產管理公司呈歡迎態勢。與債權交易關聯重大的銀行,可以參考自身債權狀況,在某些專門的金融市場上掛牌出售債權,其具體的售價可以參考所涉及的債權風險規模如何、所附帶的現金流狀態來選擇。出售方銀行與購買方可以采取招標競價等等一系列的方法,在公開透明的前提下,共同決定最合適的轉讓價格,減少道德風險出現的幾率。
企業是經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織單位,它在促進資金流通和市場資源合理配置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但由于市場機制不完善、企業的運行狀況無法把握,極易引發不良信貸的危機,從而對經濟進步造成負面影響。企業和銀行需要明確產生不良信貸的原因,即資產狀況和盈利虛假、交易對象貸款用途存疑、貸款規模增長過快、擔保企業的實力及所處的行業情況、關聯企業的經營情況影響等等因素;據此,商業銀行可以采取以下處置不良貸款對策和措施——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理解與支持、組建股份制形式的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債權變企業股權、不良貸款打包出售。必須把減少不良信貸發生的概率和降低不良信貸帶來的損失作為追求目標。
[1]周小川.重建與再生化解銀行不良貸款的國際經驗[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2]陳浩,李春陽.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化解[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20-22.
[3]張曙光,黨均章.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對策思考[J].《開發研究》20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