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雄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洗漿消毒供應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作為醫療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洗滌中心的工作質量可直接對醫院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因此,醫院后勤服務的各方面管理模式都需要加強改進與完善。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醫院洗滌中心工作特點的基礎上,總結醫院被服洗滌社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應用效果。從2014年1月開始,該洗滌中心開始實施社會化管理,到目前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現報道如下。
醫院洗滌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將醫院工作人員與住院患者的被服以及醫院所需敷料上的血漬、藥漬、尿垢、糞便等清洗干凈。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大醫院的醫療環境都得到明顯改善[1]。同時,為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醫院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全面培養醫療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這對洗滌中心的工作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醫院洗滌中心必須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洗滌質量與服務質量,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保證洗滌中心的工作能充分滿足醫院發展的需求。
根據相關規定,對醫院洗衣房進行合理分區,設置潔凈區、半潔凈區與污染區3個區域,并用實體隔離墻將這3個區域進行分隔;在提升洗滌中心管理水平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被服洗滌質量管理,并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監督;醫院洗滌中心管理人員應該對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要求,強化內部控制和操作技能培訓,通過晨會、例會、培訓等方式促使工作人員對相關規章制度、個人行為規范、基礎醫學知識、工作流程操作規范、消毒隔離方法等進行學習;對工作人員的設備操作培訓要高度重視,使每位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都能按照設備要求進行操作,以強化設備管理,進而降低設備維修成本;根據各科室臨床工作的不同需求,結合洗滌中心實際情況,在不斷改進與完善各項工作的過程中,最大限度提高洗滌質量與服務質量;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并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對洗滌工作進行嚴格監督。
對實施社會化管理前后的受眾滿意度、成本、年收入及洗滌效率進行觀察、記錄,并進行比較。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1.0軟件且進行統計分析,實施社會化管理前后的成本、年收入、受眾滿意度、洗滌效率比較用χ2檢驗。
隨著洗滌中心管理模式的不斷改進與完善,促使洗滌質量與服務意識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得到較多醫務工作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的認可[2]。同時,如表1所示,社會化管理實施后,受眾滿意度、洗滌效率及年收入均高于實施前的傳統管理模式,且實施社會化管理后的投入成本明顯低于實施前的投入成本。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實施社會化管理前后情況比較
洗滌工作作為作為醫院后勤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整體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醫院的正常運行,而洗滌中心是醫院實現工作目標的基礎保障,其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基于我國國情[3],醫院后勤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各方面管理尚不完善,阻礙了洗滌中心現代化管理的進程。目前,由于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對醫院后勤工作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醫院洗滌中心社會化管理成為各醫院管理人員爭相關注的重要問題。
該研究通過對華西洗滌中心實施被服洗滌社會化管理前后的受眾滿意度[4]、洗滌成本、年收入及洗滌效率進行比較和分析,提出了幾點有效措施:
①合理改造房屋分區。據醫院洗滌衛生標準規定[5],醫院洗滌區域應設置在半污染區、污染區及潔凈區,還應采用實體墻隔離潔凈區和污染區;洗滌區域還應設立有效的通風系統,確保風向是由潔凈區吹向污染區;洗滌中心應明確人流、物流的各項路線,避免交叉和逆流現象;需將工作和生活區域隔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工作人員的防護問題;洗滌中心還應引進先進的消毒和烘干設備,提升洗滌效率。②強化被服洗滌質量管理。在被服洗滌過程中,洗滌中心應構建規章制度,并落到實處;洗滌中心的日常工作包括侵泡、洗滌、慶漂等諸多步驟,十分繁瑣,工作人員應及時開展分類和消毒工作,整理完畢后應分類放置,為醫院的供應工作提供便利;如在清洗布草中的污染成分時,應根據污染程度和顏色分類,后進行洗滌;洗滌完畢后,若被服出現破損,應及時修改且分類放置;洗滌中心的各工序都應定人定崗,使各崗位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和崗位流程,嚴格把握和控制洗滌質量關。③強化內部控制和操作技能培訓。科學技術的進步,洗滌中心也引進了一系列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這就對洗滌中心工作人員提出了高要求。應積極開展對設備操作和控制知識的培訓工作,促使每位工作人員可熟練掌握操作各項設備,盡可能降低設備使用故障,確保操作流程規范化,在降低維修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④強化設備管理。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應少開機、開滿機,全面檢查設備狀態,如有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其處于正確狀態;除此之外,洗滌中心人員還應高度重視設備的維修工作,安排專人檢查和維修故障設備,做好老舊設備的更換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提高洗滌效率和整體工作質量。⑤強化服務管理。洗滌中心領導應在周會或例會時,認真仔細做好工作總結,向醫院各科室介紹管理動向和管理進展,講解洗滌配合工作的具體內容,并做好會議記錄,進而反饋給洗滌中心工作人員;結合洗滌中心具體情況和醫院各科室的實際需求,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做到主動整理、洗滌、發放各科室的洗滌用戶,報障各科室臨床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⑥完善獎懲制度。獎懲制度的制定,以助于增強洗滌中心工作人員的團隊意識,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應將工作人員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立小組長,分工協作,確保各崗位工作落實到人;洗滌中心管理人員應安排臨床一線人員評價洗滌中心的工作質量,實時監督和管理洗滌工作,更好地為醫院各項工作服務。
綜上所述,洗滌中心社會化管理可有效激發洗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洗滌效率和質量,以滿足醫院各大科室的各項需要,為臨床診斷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值得在各醫院洗滌中心廣泛實施。
[1]毛梅芳.公立醫院被服洗滌社會化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3(33):255-257.
[2]秦向明,許容芳.醫院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對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影響[J].交通醫學,2014(5):571-572.
[3]姜燕,鐘燦燦,黃偉昌,等.醫院洗滌服務外包中成本持續控制的實踐與成效[J].現代醫院,2013(1):132-136.
[4]王大治.北京XX醫院后勤精細化管理方案設計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3:37-38.
[5]羅玉貞.醫院被服洗滌外包服務質量標準探討[J].現代醫院管理,2011(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