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秀
剖宮產率在我國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關于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相關研究較多,研究顯示,剖宮產產婦的泌乳時間相較于陰道順產產婦呈現相對延長的狀態,因此對剖宮產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方面的干預尤為必要[1-2]。本文就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程度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本院進行剖宮產的9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時間先后順序,將2014年10月-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5年1月-3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42歲,平均(28.0±5.8)歲,孕周37.5~42.0周,平均(40.6±1.0)周,其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中專28例,高中及以上20例。觀察組年齡21~43歲,平均(28.2±5.7)歲,孕周37.2~42.0周,平均(40.7±0.9)周,其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中專28例,高中及以上20例。兩組年齡、孕周、分娩情況與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剖宮產健康教育干預,包括進行剖宮產產前注意事項告知、基礎生活知識宣教、術后注意點及相應的心理疏導、疑問解答、母乳喂養宣教等。觀察組則以規范化健康教育進行干預,即在常規健康教育的基礎上規范責任護士母乳喂養宣教的內容,第1天,告知母親母乳喂養的好處、初乳的重要性,指導早開奶、按需哺乳、哺乳體位和含接姿勢、勤吸吮的重要性;第2天,評估母親正確哺乳的體位和含接姿勢,檢查母親乳房情況。第3天,教會母親正確擠奶方法,通過觀察嬰兒體重和小便次數,判斷嬰兒是否得到充足母乳和人工喂養的風險。護理組長、護士長、護理部主任實行三級質控,層層把關。根據母乳喂養中的具體問題制定個性化的指導。然后將兩組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時間的BSES量表得分、母乳喂養認知度及產后泌乳時間、喂養成功率進行比較。
1.3 評價標準 (1)BSES量表是評估產婦育兒及喂養效能感的有效量表,本量表包括兩大維度,即分別為技能及內心活動,每個方面的最高分值均為75分,綜合評分最高分為150分[3],見表1。(2)母乳喂養認知度則以問卷的形式評估,問卷中的內容為母乳喂養的優點、重要性、技能及其他方面的相關知識,問卷總分范圍為0~100分,評估得分在90分及以上表示認知度較高,評估得分在70~89分表示認知度一般,評估得分在70分以下表示認知度較低(母乳喂養認知度量表為自制量表,根據自己醫院的母乳喂養宣教知識制定)。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16.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BSES量表

續表1
2.1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BSES量表得分情況比較 健康教育前兩組BSES量表兩個維度及綜合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健康教育后1、2及4周觀察組兩個維度及綜合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BSES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分

表2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BSES量表得分情況比較(s) 分
*與對照組比較,P<0.05
?
2.2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母乳喂養認知度比較 健康教育前兩組母乳喂養認知度較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健康教育后1、2及4周觀察組母乳喂養認知度較高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母乳喂養認知度比較 例(%)
2.3 兩組產后泌乳時間構成及喂養成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48 h內泌乳率及喂養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后泌乳時間構成及喂養成功情況比較 例(%)
剖宮產是臨床的一種分娩方式,此類產婦產后的泌乳時間相對較晚,此種情況除與體內激素不足及疼痛不適感有關外,產婦自身關于母乳喂養的認知度也是對其影響較大的一個重要方面[4-5]。因此對剖宮產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及其相關方面的干預研究極為必要。而健康教育作為對產婦認知度影響較大的一個方面,其臨床受認可程度極高。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對產婦的影響不盡相同[6]。因此正確選擇健康教育模式應引起重視。規范化健康教育是規范剖宮產術后每天的健康教育的內容,以規范化、科學化、整體化為基礎的健康教育模式,其更為注重對產婦的整體干預,因此對于產婦各個方面的干預也更為全面及有效[7-8]。但是對于該健康教育模式對產婦泌乳情況的影響研究卻極為少見,因此對其進行進一步細致探討的價值較高。
本文就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程度進行觀察及探討,并與進行常規剖宮產健康教育的產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規范化健康教育更為適用于剖宮產產婦,其干預的產婦產后BSES量表得分及母乳喂養認知度明顯更好,且產后泌乳時間及喂養成功率也相對更佳,從而肯定了規范化健康教育在此類產婦中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更為積極,對于母乳喂養的各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有效的促進母乳喂養。
[1]陳紅英,陳嬋.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術后產婦乳汁分泌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6):935-936.
[2]汪新菊,舒新蓮,王樂霞.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34):4009-4011.
[3]楊歡秀,章幗瑛.孕期規范化的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成功的影響[J].中醫學報,2013,28(B12):429.
[4]張李明,王金艷,王秀芳,等.規范化孕期健康宣教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22):4578-4579.
[5] Cardwell C R,Stene L C,Ludvigsson J,et al.Breast-feeding and childhood-onset type 1 diabetes: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from 43 observational studies[J].Diabetes Care,2012,35(11):2215-2225.
[6]雷圣鳳.親情-責任交互式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9):1377-1378.
[7]董瑞君.家庭模式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6):177-178.
[8]趙小蓉.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產婦產后哺乳技能與純母乳喂養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