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佚 名
齊相鄒忌攬鏡自照,對鏡中的帥哥頗為欣賞。“吾與城北徐公孰美?”大帥哥問之于妻、妾、賓客,皆回答徐公不如你。待鄒忌見過徐公真容后,才知道“人比人,氣死人”。總結(jié)反思,將此事奏于齊威王。齊威王開門納諫,齊國大治,諸侯皆朝于齊。
這是中學(xué)課本里的一篇文章,眾人皆知。其實,此事前前后后,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之前的50多年,田氏取代姜氏,完成了齊國的“和平演變”,春秋第一霸齊桓公的基業(yè)被子孫敗壞殆盡。田姓齊威王是代姜后的第三代王,這位公子哥上臺后“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七八年間,齊國運日衰,連周圍的小國也都時不時地欺負(fù)一下,“取一二城”。
鄒忌是個琴師,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業(yè)界大師,給齊威王遞上名片。齊威王最好這一口,睜開醉眼,命彈一曲,可等了半天,沒聽到動靜,再睜開醉眼一看,鄒大師把雙手放在琴上,定格了。齊威王扔過來一句膠東話:“干啥嘞,快彈唄!”鄒大師還是不彈,卻張口說起話來:“琴者禁也,五弦者五行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五弦之和,五音悅樂。如君臣相益,政令和諧……”哇啦哇啦一大通,算是鋪墊,最后說:“我是彈琴大師,坐而不彈,你不高興。而你是治國大師,握權(quán)而不治,老百姓不高興。”
齊王大汗。鄒忌靠一把琴,一個音沒彈,卻“忽悠”到一個相國崗位。

這是之前的事,鄒忌諷齊王納諫之后,齊國大治。但齊威王卻時不時收到一些“信訪件”,舉報阿城和即墨兩個縣令,褒貶不一。問幾位大臣,口徑卻高度一致:阿城縣令好,即墨縣令不中。
鄒忌聽了后,說:“用事實說話,調(diào)研一下不就行了。”齊威王便派出調(diào)查組暗查暗訪。
一個月后,暗查暗訪組遞交了調(diào)查報告,齊威王看后,大汗。
第二天,齊威王坐在大殿之上,左邊放一批珠寶綢緞,右邊支一口大鍋,火旺水開。群臣坐在兩側(cè),面面相覷。
阿城縣令、即墨縣令現(xiàn)場“述職述廉”,文武大臣“署名評議”,評議結(jié)果與暗查暗訪結(jié)果當(dāng)場公開。
齊威王開口說話了:“俺已經(jīng)出過一場大汗了,大家也都出出汗排排毒吧。即墨縣令老被人告狀,評議結(jié)果又不及格,按理說該免職。不過,調(diào)查結(jié)果上說,即墨莊稼種得不孬,老百姓口碑不賴,社會發(fā)展又好又快。還說你不懂人情世故,不請客不送禮,讓人看不慣,所以,到我耳朵里的都是說你這不行那不中。我看了調(diào)查結(jié)果,這種作風(fēng)我欣賞,給你點個贊,把這些布料拿回去做身像樣的衣裳,別老穿補丁衣裳,讓外人笑話齊國窮。”
“阿城縣令評議結(jié)果優(yōu)秀,大家都說好,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阿城地荒了沒人種,老百姓缺衣少食,趙國打進來了,縣令不率眾抵抗,讓人家搶了東西也不報告,整天就知道請客送禮,找門路,要官當(dāng)。這口鍋就賞給你吧,洗洗澡治治病。還有那些幫忙說好話的,也一起洗洗吧。”
在一陣肉香中,齊國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