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娟



摘 要:西方理論和實踐表明,在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情況下,股權激勵是促進公司價值增長的有效手段,對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的現狀及效應進行分析,并提出適當的建議,以期適當的股權激勵方案能更好的促進上市公司的發展。
關鍵詞:創業板;股權激勵;股票期權
一、研究背景
創業板市場又稱二板市場,是指那些上市標準低于主板市場標準的證券交易市場,主要為處于初創期、規模小、但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機會和成長空間。該板塊為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對象,具有較高的成長空間。而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說,一方面其主要的、最具核心價值的無形資產是人力資源,企業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多采取股權激勵的方式來激勵員工;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導致股東與經理人的目標不一致,前者追求企業的長期發展,而后者重視企業的短期利益,而采取股權激勵可使兩者利益趨同。因此,股權激勵的實施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證監會2010年3月19日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明確要求各保薦機構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導向,準確把握創業板定位,向創業板重點推薦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特別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領域的企業,以及其他領域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性強的企業。
創業板推動資源配置引導創新型企業,而我國目前強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環保行業,將成為新興熱門的行業且在社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環保行業在創業板上市的共有34家企業,但使用股權激勵的環保行業公司共有20家。因此,本文擬選取此20家實施股權激勵的環保行業創業板上市公司為對象,分析其實施股權激勵的現狀及效果。
二、創業板節能環保行業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施現狀
(一) 股權激勵模式以期權為主。目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模式有:業績股票、股票期權、虛擬股票、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經營者/員工持股、管理層/員工收購、賬面價值增值權等。從表1中2010年至2014年統計數據來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主要采取的模式是股票期權。平均每年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中有超過50%的公司采取了股票期權模式。
可見,同其他激勵方式相比,股票期權模式具有更多的優點:(1)創業板上市公司正處于業績高增長期,故而未來收益的預期較高。(2)創業板上市公司通常是成立的時間較短,企業還處于初創期,大都受到資金短缺問題的困擾。(3)股票期權并不要求管理者立即購買公司股票,這一點與當今社會下我國的管理人士不愿意接受風險的情況相吻合。 綜上所述,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對于股票期權的偏好,既考慮到資金短缺的問題也考慮到高管的利益偏好。然而,正是由于我國經理人不愿承擔風險的現狀,對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分而視之,缺乏和公司共同的價值觀,導致了公司不得不想盡辦法來挽留人才。
(二)股權激勵實施迅速。由于股權激勵的實施能讓員工共同享受公司的收益,在公司上市初期,為了留住員工,并為公司的發展投入全部時間精力,顯然越早實施對公司發展越有利。
通過表2數據可以看出:創業板上市公司對股權激勵的看重性很高,主要原因為:(1)公司上市時,股民對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利潤等指標都有一定的預期,公司想要有更好的增長率時,公司高管是否全身心投入公司尤其重要。那么想要吸引、留住人才,股權激勵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2)股權激勵模式的實行結果想要得到一個驗證,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行權價格普遍較低。近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價格普遍偏低也是備受業界質疑的。從表3數據統計顯示,從2010年至2014年,創業板上市公司大部分的公司都將行權價格定在25元以下,其股權激勵行權價格呈逐年降低的狀態,并且,其平均值在逐年遞減。
行權價格的高低與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風險成正相關,這是由于創業板市場存在高風險,較低的行權價對于高管層來說,意味著要使自己的收益更為豐厚必須更加努力實現公司業績,進而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而伴隨著較低的風險。所以,大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的時候,行權價格大都是企業的經營目標。激勵對象必須竭盡所能地提升公司的業績,使股價高于行權價格,才能夠獲得豐厚的收益。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截止2014年8月創業板節能環保行業共有20家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和公眾可得性,剔除了2013年開始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最終得到16家樣本公司。本文數據來源于新浪財經網、證券之星、東方財富網等各大金融專業網站及深圳證券交易所。
(二) 變量定義。本文將以下股權激勵要素作為解釋變量,研究各要素與公司績效的的關系。各個解釋變量的含義及計算如圖表4所示:
(1)被解釋變量。本文將營業收入增長率 (Y) 作為衡量公司業績的指標。主要因為營業收入是形成公司利潤的基礎,它的增長是公司競爭能力提升的最直接的表現。(2)解釋變量。不同的股權激勵模式對公司營業增長的影響程度不同,所以我們將選用股權激勵模式作為解釋變量(X1)。股權激勵的額度代表著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力度與重視程度,力度越大對于激勵對象的吸引力大,最終激勵的效果就可能越好,因此我們選取股權激勵的額度作為解釋變量(X2)。股權激勵的有效期會影響到股權激勵實施的持續性,有效期過長會影響到股權激勵的吸引力,而有效期過短就會造成實施對象對于短期利益的追逐而損失公司的長期利益,因此合理的有效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選取股權激勵的有效期作為解釋變量(X3)。合理的行權價格尤為重要,我們將選取行權價格作為解釋變量(X4)。如果行權條件過低,實施對象達到目標相對比較容易,則激勵的效果將不太明顯。所以將行權條件作為一個解釋變量(X5)。(3)控制變量。本文選取總資產的自然對數(X6)來表示公司的規模。 從理論上來說, 營業收入的增長與總資產投入關系緊密。若公司投入總資產越多, 就會有越高的營業收入增長率。
(三)模型建立。本文建立以營業收入增長率Y為被解釋變量,股權激勵模式、股權激勵的額度、股權激勵的有效期、行權價格、行權條件為解釋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其回歸方程式如下: 。
該模型中,xi(0,1,……n)為影響因素指標,a0代表常數量,ai(1,2,3……)代表各影響因子的影響程度。如果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不相關,則ai為零;如果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線性相關,則ai不為零 。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所選取樣本進行統計、利用所建立的的模型進行計算可以得到樣本公司相關的矩陣表。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根據表5可以得出回歸方程如下:
為進一步看出股權激勵實施效果,對樣本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前后營業收入增長率(Y)的數據進行計算,具體數據如下表
通過模型的計算結果表5以及股權激勵實施前后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對比表6我們可以知道:
(1)絕大部分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以后,營業收入都得到了顯著的增長,說明股權激勵模式對于營業收入的增長、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2)a1=5.78即股權激勵模式的相關系數為5.78,說明在影響股權激勵的因素中股權激勵的模式的選定與營業收入增長率成正比,證明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在使營業收入增長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a2=14.80即股權激勵力度的相關系數為14.80,表明股權激勵實施的力度越大營業收入增長率也越大,二者呈正相關,并且實施股權激勵的力度對于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影響是最為顯著。(4)a5=0.83即股權激勵行權條件的相關系數為0.83,相較于實施股權激勵的有效期(a3=0.09)、行權價格(a4=0.02)、總資產的自然對數(a6=0.22),故企業的行權條件對于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影響較大,且二者呈正相關。(5)另一方面,雖然實施股權激勵的有效期、行權價格、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與營業收入增長率呈正相關,表明有效期越長、行權價格越高、企業規模越大,營業收入增長率就越大,但是在實際操作當中需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五、創業板節能環保行業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策
(1)改善股權激勵方案設計。1)設計有效、具有差異化的長期激勵方案。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具有不同的經營目標,不斷探索和研發,設計出全面有效、符合公司實際情況且具有差異化的激勵方案,在滿足企業長效發展的同時,迎合管理層的切實需求,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2)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公司在選擇評價指標時還可以通過股價、EPS(每股收益)、新技術的開發來判斷高管以及核心技術人員的作用。3)股權激勵模式多樣化。在激勵模式的選擇上,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而選擇其他不同種類的模式,相互補充、促進,從而達到一個更好的實施效果。(2)完善公司治理結構。1)加強公司董事會獨立性。應該加強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通過股權激勵的實施讓二者利益緊密聯系,激勵管理層為公司的長遠目標而奮斗,降低代理成本,優化公司治理結構。2)加強公司監事會的有效性。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實行的是三權分立制度,即決策權、經營管理權、監督權的分離,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相互制約、相互扶持,來實現公司的有效發展和管理。但是,創業板節能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由于治理結構不完善,監事會往往沒有設立或者不能夠有效發揮其監督的作用。所以,公司應該注重履行監事會的職責,保證其職責得到最大發揮。
參考文獻:
[1] 丁榮清.李治平.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要素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財會通訊.2014.5.
[2] 徐鹿.孟慶燕.上市公司管理層股權激勵現狀分析.會計之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