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十年, 我國客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是無人駕駛的電動客車,即智能化的環保客車。”宇通客車技術副總監、技術研究院院長李高鵬如是說。
李高鵬,大學畢業以后一直在宇通工作,至今已經17余年,現任宇通客車技術副總監、技術研究院院長。他經歷和見證了我國客車技術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
李高鵬認為,不僅是中國,在全球范圍來看,電動汽車都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代表的汽車大國紛紛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智能化、網絡化、電動化成為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而電動汽車則是實現智能化、網絡化的最好載體。因此,要持續保持技術優勢,必須在新能源技術方面有所作為。
持續創新靠管理體系來保證
技術創新是宇通發展的主線,也是宇通的核心競爭力。它不僅成就了宇通在我國客車行業無人能比的領先優勢,而且帶動了我國客車整體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縱觀宇通的發展史,你會發現,宇通重點新產品的推出,總能一枝獨秀,領跑細分市場。
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對技術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更有著苛刻的要求,但這也讓技術負責人李高鵬倍感壓力。“有了技術創新就不怕產品同質化。如果研發的產品不比別人好,我們不會把產品推向市場。高、精、細是宇通產品研發的目標,產品差異化是宇通產品研發的最終結果。”對于我國客車同質化的現狀,李高鵬顯然沒覺得解決它是個難題。他補充說,宇通每年數億元的技術研發經費投入,保證了技術的生命力、產品的競爭力。多年來,宇通在客車安全、節能、舒適、可靠性能的研究上具有獨特的優勢,而這種技術上的優勢讓宇通能夠持續占領市場的先機。
一時創新容易,時時創新難,時時保持領航行業更難,宇通技術創新的源動力來自哪里?李高鵬說:“宇通實行的創新管理體系有效保證了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 。”
技術創新需要理性化的管理,宇通如何通過管理保證創新的持續性?據介紹,宇通的每個研究方向都有專業的博士帶領著研究團隊,每個團隊都有嚴格的考核指標。首先,他們不僅要保證產品的表現領先市場,還要經常走訪客戶,了解宇通客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還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圍繞客車發展的趨勢,他們要制定更高的技術指標。就拿油耗節能來說,降低油耗就屬于無止境的技術追求。2000年,12米公路客車百公里油耗是30升;現在,油耗已經下降到20升,整整下降了1/3,已經是很可觀的技術進步。
“現在,油耗仍有很大的降低空間。除了降低油耗的創新之外,宇通要求每一款新產品都要比老產品在很多指標上有所提升。通過一系列指標的設定,通過標準化的管理,時時保持創新,時時處于行業技術領先地位,就不是難事。”李高鵬把管理和創新進行了有效的銜接。
技術發展水平越高,技術研發創新的難度就越大。2014年,熱銷的宇通純電動客車E7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車研發初期的要求是,設計一款用戶能買得起的純電動客車,從而擴大客戶群。E7的目標客戶群是對環保、車輛品質有更高要求的高端用戶, 2014年剛推出的時候,又恰逢國家推出新的政策補貼,客戶可以花傳統客車一樣的錢,享受高端E7新能源車的產品品質,物超所值,一推向市場就出現了熱銷。李高鵬說:“E7的研發設計引進了大量的海外先進理念,如借鑒了寶馬純電動車的輕量化設計思路。E7完全突破了傳統客車的設計思路,是一款完全按著純電動客車的性能特點研發設計的產品。比如車軸距長,后懸短。這樣電池可以全部裝在兩軸之間,大大提高了碰撞安全性。再如,E7的軸距大,客車的平順性就好,帶來良好的舒適性。還如,E7突破了傳統客車的底盤平臺設計,后輪采用單胎設計,從而降低車身重量。”
緊盯與歐洲的10年差距
2014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突破發展的一年,全年純電動商用車生產1.57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38萬輛,同比增長2倍,新能源成為我國客車市場的熱詞。
李高鵬認為,我國新能源客車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不僅要看到市場的紅紅火火,也要看到產業發展的危機。我國客車企業應根據實力選擇,不可一哄而上。電動客車在白天或者波峰充電,會增加電力負荷,不利于環保。如果我國汽車全部換成純電動汽車,其充電量占我國發電量的10%左右,如果都在波谷充電,中國的發電量將不會有任何增加,更環保。什么樣的純電動客車最好?李高鵬的回答是,從使用需求上講,續駛里程越長越好,充電速度越快越好,但是這些必須也與成本因素相協調,必須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如果不根據車的使用性能來設計車,而是根據電池的性能來設計車,然后再去找適用的客戶,這樣的設計理念存有局限性。
截至目前,宇通已承擔了9項國家新能源汽車項目,申請新能源方面的國家專利272項。正因宇通的這些表現,以及其在新能源客車試驗、檢測手段和設備上的軟硬件實力,才使宇通能夠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順利獲得科技部批復建設“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強烈的憂患意識不僅僅存在于董事長湯玉祥的心中,在李高鵬看來,他更關注如何縮短與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差距。他說:“我國純電動客車核心技術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瓶頸,電池的壽命、成本、性能與韓國、日本還有一代的差距,電池成本比韓國高30%,高成本會導致我國新能源客車的競爭力不高,推廣難度加大。宇通希望通過純電動客車產業的發展,帶動電池產業的發展,希望通過技術、規模、產量的推動,降低成本,盡快縮短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客車技術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重點在客車車身結構的技術創新。2000年至2009年,我國客車技術發展重點在客車底盤的創新。2010年至今,是我國客車技術發展的高速期,重點在客車新能源動力系統等核心技術的創新,屬于技術創新的更高階段。所以,我國新能源客車研發設計具有深厚的經驗沉淀。“雖然,我國客車綜合技術水平跟歐洲還有差距,但是我國在節能方面不比歐洲客車技術水平差,甚至好于歐洲產品。但在客車做工精細度、可靠性、環保上至少落后歐洲十年,所以宇通的技術研發仍需努力,必須高速高質地發展我國客車技術,否則就不能縮小這十年的差距。”李高鵬表現出一個技術人員的緊迫感。
智能化電動客車是大趨勢
“下一個十年,我國客車業要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逐漸彌補短板的不足,縮短與歐洲發達技術水平的差距。同時,我國客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不僅對零部件企業技術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更考驗著我國整車廠管理供應商能力。”在李高鵬的腦海里,早已呈現了宇通未來技術的發展線路圖。他說,未來十年,無人駕駛的電動客車,即智能化的環保客車將是主流趨勢。十年后,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大大提高,電動客車會迅速發展。電動客車已經減輕了司機操控的強度,還沒有解放司機的精神,如果把司機80%的工作強度解放出來,你可以想象智能電動客車的遠大前景。
據介紹,通過和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內龍頭零部件企業的交流合作,宇通保證了在前沿技術信息方面的敏銳感知力。在我國客車發展的不同階段,客戶對產品也表現出不同的需求。現在,客戶對客車的需求越來越理性,由過去的對外形的關注,轉變成對產品價值的關注。
“過去,客戶需要什么,我們研發什么,現在,宇通在引導客戶的需求。從簡單的適應市場到引導市場,宇通已經提升了自己的研發能力。智能化、平臺化、電動化、輕量化是未來客車產品的技術研發方向。未來,宇通的技術研發目標就是進入歐洲高端市場。現在,宇通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比如向乘用車學習生產的自動化,保證客車工藝水平的提高。引進涂裝機器人、焊接機器人,來解決產品可靠性的問題。”
對于引領未來客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李高鵬顯得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