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梅
[摘 要] 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是為發展現代農業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農業市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有利于農業現代化的實現,但是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農業市場體系結構不合理,土地市場等要素市場發展緩慢,農戶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無序競爭,嚴重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完善農業市場體系結構,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發展農民合作社、加強政府監管是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農業市場體系;市場主體;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40 [文獻標識碼] A
Problems in the Market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ary Reforms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Solution
ZHU Jiangmei
Abstract: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ary reforms of modern agriculture are a strategic deplo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n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 are one of the key links of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ary reform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system is conducive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owever,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has been severely hindered as, in the pilot areas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s,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 is unreasonable, production factor markets such as the land market grow slowly, farmers are less organized, and the chaotic market competition. Four important tasks for the reforms include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 accelerating the land transfer, developing farmers' cooperative, and intensifying government supervision.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ary reform,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 market player, problem, solution
2013年4月,國務院部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作為糧食主產區的黑龍江省先行先試,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以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核心,探索新型農業生產關系,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涉及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創新等八個領域,強調綜合配套,但任何改革試驗都需要做好關鍵環節的工作,在風險調控的前提下,以點帶面,循序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農業市場體系的培育與發展。成熟的農業市場體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的根本保障。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發展無不建立在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之上。健全、規范和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載體,市場價格、競爭和供求等市場機制在不同層次的農業市場中協調著農業生產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和生產要素的流動與分配,改善農業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實現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一、現代農業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
(一)完整性
從客體結構看,應具有農產品消費市場、農業生產資料市場、資本市場、農村勞動力市場、農村土地市場、農業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從時間結構看,應具有現貨交易市場、期貨交易市場;從空間結構看,應具有區域市場、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
(二)統一性
現代農業市場體系應是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和生產要素按市場規則在全國范圍內交換和流動。統一的農業市場要求建立城鄉貫通的流通系統,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三)競爭性
農業市場體系的競爭性是指各類農業市場必須利于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限制和消除壟斷的產生,促進農業市場的高效運行。
(四)有序性
農業市場體系的有序性是指農業市場體系必須規范化,主要包括市場主體行為的規范化,農業市場管理的規范化及市場環境的完善化。
(五)開放性
農業市場體系的開放性是指農業市場主體將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結合起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獲取比較利益。
二、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市場體系存在的問題
農業市場體系的形成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強烈依賴客觀經濟條件而漸進地發育成熟起來。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市場體系的發展遵循了這一邏輯演變進程。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農業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然而,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市場體系的建設依然嚴重滯后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殘缺失衡的農業市場導致競爭不完全,農業資源無法自由流動,農產品市場供求失衡并呈現剛性化。endprint
(一)農業市場體系客體結構不合理,市場質量偏低
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農業市場體系結構失衡,農產品消費市場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發展迅猛,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農業綜合化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高。但是高層次市場發展緩慢,如農村土地市場發育程度還較低,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要求改變傳統家庭分散經營的模式,適度規模化經營。因為隨著農業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會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農業生產規模與生產效率高度相關。因此亟需建立規范、高效的土地市場,加速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促進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集約化和集中化,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經濟。農業技術市場發育不完善,不利于農業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信息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主體擁有的信息不完全,信息的不對稱和傳遞不暢,滿足不了市場主體對信息的需求,難以使農業市場達到帕累托最優。
(二)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低,市場機制的調節功能受限
農業市場體系的發展依賴于市場主體的發育程度。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市場主體發育程度總體較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使得農戶成為最主要的市場主體,然而,低組織化的農戶與現代農業生產和流通的規模化與集約化相背離。為改善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但農戶與龍頭企業的交易中存在權力不對等,導致農戶合法利益受侵。而農民合作社在與龍頭企業的合作中也面臨權力失衡的局面,市場主體間無法實現公平競爭。
(三)農業市場無序競爭,地方保護主義阻礙了市場的一體化
由于農業市場管理、運行技術、市場法規等方面建設滯后,部分地方政府監管乏力,導致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農業市場無序競爭的現象普遍,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交易活動規范性差,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令人堪憂,正常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干擾,流通成本增加,流通效率下降。同時,由于不同程度的地方保護主義存在,農業資源在區域間和全國范圍內的合理流動受到阻礙,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也影響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造成農業市場競爭不充分,優勝劣汰的機制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三、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培育市場體系的對策
(一)確定重點,培育完善的農業市場結構
農業市場體系的發育依靠市場經濟內在機制的作用和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因而農業市場體系發展是一個自我發育和演進的過程,并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但在掌握其發展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可以縮短自我發育的進程,而主動培育完整的市場體系結構,加速農業市場體系的成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繼續完善農產品消費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的同時,應合理規劃,確定重點,注重培育土地市場、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尤其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是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重心,促使農業土地根據市場需求流轉,改變農戶的市場不完全作為的狀況,土地規模經營,使得農業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二)培育農業市場主體,提高組織化程度
農戶是農業生產和流通最重要的市場主體,農業市場體系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對于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平衡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間的權力對等關系,實現市場主體的平等性、自由性,成為關注的重點。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提升農民合作社的實力,使之具有與龍頭企業對等的權力,從而保護農戶的經濟利益。同時,扶持和發展龍頭企業,增加龍頭企業的市場供給,通過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保證市場主體間的公平競爭。
(三)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培育正常的市場秩序
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市場機制對農業資源發揮基礎性配置的基礎上,政府應利用宏觀調控職能,培育合理的農產品價格體系,通過價格約束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并使農業市場交易活動規范化。同時,政府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對市場交易活動調控,建立健全農業市場法規,為農業市場主體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積極培育正常的市場秩序。
[參 考 文 獻]
[1]梁佳.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機制分析:基于主體功能區調控視角[J].經濟與管理,2013(4):22-24
[2]鄭鵬,李崇光.農業現代化背景下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的路徑選擇[J].中國流通經濟,2012(5):24-29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