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鳳凰學校
小學語文句子教學初探
侯靜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鳳凰學校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中年級學生在這方面學過一些方法,但往往學了還不能靈活運用,獨立的理解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有時碰到一個句子不知從何著手。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扎扎實實地進行學法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小學語文;句子;朗讀;理解;訓練
句子教學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句子處于字詞和段篇之間,它既是字詞教學的“升華”,又是段篇教學的“起點”,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認真進行句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思想認識,乃至學習運用語言進行表達,都 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字—詞—句—段—篇”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基本流程。它既是字詞教學的“升華”,又是段篇教學的“起點”,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句子是語言表達的基本單位,是與人交往的必備工具,是習作的基礎。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句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應重視教學的句子。句子的理解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各年級段應重視培養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1.指導句子的朗讀。
葉老說過:“教學語文課文,幾個重要項目里頭有一個項目,就是好好地讀,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傳出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就是領會它的思想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不僅能學習準確地理解詞句,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夠掌握規范的書面語言,從中學習準確地、有條理地表達思想,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在語文《新課標》中提到“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語感指的是使人對語言的知覺的整體感受,或是語言文字而引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通過朗讀中重音、停頓、節奏、語調的處理,培養語感。學生有了敏銳的語感,勢必大大提高理解詞語、句子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葉圣陶先生的《荷花》,第二自然段描寫荷葉和荷花的句子就是要重點指導朗讀,第一步先理解荷葉是“挨挨擠擠”的,荷花是“冒”出來的,體現她頑強的生命力,“展開、飽脹、破裂”這些重點詞語進行朗讀,第二步根據這些詞語加以想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勃勃生機的畫面,自然而然地就把喜愛贊美之情讀出來。
老師可以采用多種的朗讀形式,例如加動作讀、配樂朗讀、比賽讀等激發學生朗讀的欲望,句子朗讀到位了,學生對重點字詞理解了,對段落的意思也清晰了。
2.注重句子的理解。
(1)抓住重點字、詞理解句子。在一句話中作者所表達的意思和感情,往往蘊涵在一些關鍵性詞語之中。在講解句子時,抓住這些詞語認真理解,對正確深入理解句子的含義是有好處的。有些句子中有難懂的字詞,如果把這些詞的意思弄懂了,整個句子的意思也就清楚了。例如《鳥的天堂》一課的結尾: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可以先理解句中帶引號的鳥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樹”;“的確”就是“確實”的意思。不帶引號的天堂是“樂園”的意思。再聯系起來理解,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那大榕樹確實是鳥的樂園啊!句意明白了,再從感嘆號中領會到作者抒發了喜愛大榕樹、贊美大榕樹的感情。然后聯系全文,認識到這句話在文章中有著點名中心的作用,這樣,就真正學懂句子。
如四年級《當炸彈爆炸的時候》中毛澤東說:“飛機呀,喧賓奪主,討厭!”這句話中“喧賓奪主”是個關鍵詞。首先,說說這里的“賓”是指誰,這里的“主”是指誰?然后,聯系上下文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這樣,通過對“喧賓奪主”這個詞的理解、分析、結合課文再理解,最終達到對這個句子的正確理解。因此,詞語的理解,由其是對于關鍵詞語的理解,往往是理解一個句子的“金鑰匙”。
(2)從文章中心入手理解句子。凡是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往往是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句子,有的甚至點名中心,因此可以把句意跟中心聯系起來思考,這樣會使學生對句子理解更加透徹。例如學習《夕照》一課,“我呆呆地望著這如火的夕陽,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惫庾x這句話,讓人不解作者為什么感慨,為什么激動,但是聯系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把夕照描寫地很美,正式面對這如詩的夕照,讓人產生的一種內心的激動與贊美。理解了這句話,也知道它正好點出了這篇文章的中心。
(3)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句子是若干個詞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能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句子教學是詞、段教學的橋梁,是段篇訓練的基礎。句意教學是句子教學的中心環節,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組成的,每一段又是由若干句子組成的。一個句子雖然能完整地表達意思,但是段落中的每個句子卻不是孤立的。每個句子均有語境,即句子所處的上下文。因此,認真研究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聯系語境講解句意,有助于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田忌賽馬》這篇文章,第二次田忌贏齊威王的原因是課文最后一句話 “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光讀這句話,會讓學生產生誤解,是不是其他的比賽也可以調換順序就能贏?不是的,這時就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調換順序是要有一定條件的,要聯系第三自然段孫臏的話“從剛才的情形看,他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來理解,讓學生清楚這是要仔細觀察、分析得出的結果。
句子是詞語、段落和篇章的橋梁。在小學語文句子的教學中,我們必須認清它的重要性,準確的把握內容,扎實訓練,以提高句子教學的效率,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