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格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南營中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初探
朱翠格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南營中學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及相關性較強的學科。新的初中數學大綱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縱橫聯系,同時重視對學生發現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創新教育;興趣;精神;思維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
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1.教師自身要具備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應該具有改革創新的意識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自覺的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解放出來,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才能改革落后教學方法,改變陳舊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因此教師的創新精神會極大地鼓舞學生的創新熱情。因此應該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創新性、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
2.在教學中要創設民主型、探索性的課堂氣氛。
輕松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教育過程是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學的全過程,如精心設計導入,安排好教學的層次,精心挑選訓練題進行小結,注意氣氛反饋,重視教具的使用等。教師要把學生作為真正的教育主體,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在課堂教學中,實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營造充滿民主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求異創新、敢于提問,允許有不同的答案。教師應改變傳統的一問一答模式。避免學生的思想處于“等待解答”狀態,達到“發現-創新”的目的。
1.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引導學生的創新興趣。
精心設計新課導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好奇心。如,正數與負數的引出。可以結合實例提問:“如何表示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那時歐洲的商人在裝好貨物的搪子上畫個“+”號表示物重超過規定重量,畫個“-”來表示小于規定重量;在數學上最早采用這“+”“-”來表示,德國數學家魏德曼,由于這兩個符號簡捷方便,后來就使用了,于是產生了帶符號的數--“正數與負數”。這樣引出學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體會到數學的發展依賴于實踐的道理。從而可引導學生去探索、創新數學知識。
2.利用數學圖形的結合關系,培養學生的興趣。
數學教育中,有大量的幾何圖形,而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圖形都是幾何圖形,它們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或由幾個幾何圖形的組合,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如:矩形圖形中是最合理和最美的圖形,矩形的長和寬是用黃金分割來組成。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幾何圖形的線條美和圖案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我們帶來的美,如:房屋裝修中裝飾大部分都是幾何圖案。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創選圖形美的欲望,使他們去創新,并激發他們創新。
3.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等激發學生創新興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良好的法寶。在教學的各環節中,導入新課是教學的起始點,一個好的數學老師會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把學生的興趣開始就牢牢抓住,使學生在整堂課中能精神飽滿的投入學習中。學生一般喜歡聽趣人趣事,教學中可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歷程,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等。這樣都可豐富學生數學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
1.在知識傳授中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知識為能力奠定基礎,要想激起創新思維,培養能力,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否則,創新就失出了基礎,學生的創造欲望即使被激發出來也難以上升為真正的創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準上。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方法、觀點或態度進行定向遷移,誘發創新思維。
2.在改進數學教法中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能讓學生順利解決新的問題,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識,并把這些知識廣泛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獲得順利完成。要培養創新思維,就要變范式教學為創新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索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的思維活動雙向互動,在讓學生看到教師的思維過程的同時,教師也看到了學生思維的真實過程,相互交互,從而有效地促進創新思維的訓練。
創新性教學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髓,是一種在主體教育理論指導下,運用認識論心理學原理,從教學過程自身的規律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為主要目標,具有靈活性,敏捷性、獨創性和開放性的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和完善創新能力培養的模式,使我們的教育事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