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賽君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二中
新課改下如何創造性地使用高中英語教材
肖賽君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二中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可見,在新課程理念下,課本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展的和開放的。因此,教師必須摒棄“教教材”的傳統觀念,樹立“用教材教”的教學思想,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旨在探討教師如何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以及怎樣巧用和活用教材。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1.單元之間的調整。
單元之間的調整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例如,一位教師提前教學高三下冊的課文NewYork。該課主要介紹了有關NewYork的歷史、地理和建筑等,也描述了著名的WorldTradeCentre和TwinTower。該教師以“9·11”事件來激發學生學習NewYork這一課的興趣,用“9·11”事件的有關圖片和報道加深學生對該事件的了解,同時還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政治、歷史和地理知識簡單分析“9·11”事件對美國的影響。該教師對單元教學順序的重新調整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備點,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單元內的調整。
單元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單元內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例如,JEFC Book3 Unit22 Lesson85中的第一部分以Kate感冒為開端訴說病情,第二部分是詢問病情;第86課是一篇有關Tom病情的三人對話;第87課的第一部分講Tom的病因,第二部分是Kate與護士的對話,第三部分是句子匹配練習(用以訓練學生的會話反應能力);第88課是一些語法練習。對于這種內容安排顯得零亂的單元,教師可打破單元內部的框架,有目的地在單元內部進行調整。
3.課內調整。
課內調整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現行教材(人教版)每個單元的第一課通常由幾個部分組成一個松散的整體,而各個部分均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例如:readand learn,readand act,askandanswer,Iearn and practise等。教師在教學中可適當調整這幾個部分的內容,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我市剛開始使用新教材時,許多教師覺得如果按要求實施“一天一課”式的教學,內容多、時間緊,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根據語言的“輸入——輸出”規律,我們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將“聽——說——讀——寫”改為“讀——聽——說——寫”的“四課型”教學。 “四課型”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課時:該課時以讀為主,輔以聽和答疑;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快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借助參考書或詞典快速閱讀本單元的全部內容,整體理解大意,開展討論,核對和檢查預習作業,教師指導答疑,實現單元教學整體化。
第二課時:該課時以聽為主,輔以說、讀和寫;目標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語言的輸入量,讓學生在大量聽的過程中,接觸到多種可聽懂、可讀懂的語言輸入。以JEFCBook3 Lesson 10為例,教師先讓學生不看書聽課文錄音,邊聽邊回答下列問題(聽與說):
(1)Do he students like Miss Zhao?
(2)Did Class3 dowellint he sports meeting?
(3)Why was Miss Zhao not pleased?
(4)Who was on duty yesterday?
然后讓學生做第12頁的聽力練習(聽一段對話之后填表)(聽與寫):Name likes likesthebest Doesn’tlikeatallLucy P.E English最后讓學生通過聽、讀活動完成配套閱讀訓練中的有關內容(聽與讀)。
第三課時:該課時以說為主,輔以寫。課堂口語活動可以為缺乏英語學習環境的學生提供模擬交際的情景,大量的課堂口語訓練活動對學生來說既是語言輸入,又是語言輸出。該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理解對話和課文的基礎上,以pairwork,rowwork,teamwork,chaindrill,roleplay等不同形式,口頭操練本單元的對話、功能項目以及主要語法和句型等。
第四課時:以寫為主,輔以適當的聽。教師在該課時中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以便做到及時鞏固。
目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重“精(讀)”輕“泛(讀)”,可理解性語言的輸入量十分有限,嚴重制約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適當的補充。運用遺忘規律來引導學生記憶單詞,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使他們成為高效的學習者。教師還應適時增加相關的閱讀和寫作訓練,或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等。
教師對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不僅能夠激活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創設出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使課堂充滿活力,例如,教學“Ithappenedthat.../Itappearedthat.../Itseemedthat...”這些句型時,學生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說出或寫出以下內容:“Many years ago I went into are staurant for some food.I enjoyed it Very much.But it so.”學生創造性地對已有知識進行重新構建,體現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學設計應留給學生更多的創造空間,通過課堂延伸出來的活動更具有活動性、創造性和使用價值。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行,教師靈活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顯得越來越重要。正確處理和靈活運用教材已成為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教師應對教材中不合適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從更深層次上認識教材和合理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