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嘉賓
茅屆齊,2000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獲碩士學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至今,現為血管外科ill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下肢動脈閉塞癥、靜脈曲張、頸動脈狹窄、腹主動脈痛及肢體動脈癖等疾病的微ill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中外專業雜志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上海市衛生局和上海交通大學多個科研項目。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專家門診地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海寧路100號)
《科學生活》:很多人都有過小腿酸痛、疼痛的經歷,特別是中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的更多。那么,引起小腿的酸痛的原因有哪些,小腿酸痛可能是哪些疾病的表現呢?
茅醫生:這一類相似的癥狀可以源于多種疾病。到我們血管外科就診的病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經過檢查最終確定都不是血管病,所以,需要鑒別診斷。
比如說,有些病人是膝蓋痛、踝關節痛,這種情況大部分屬于骨科疾病,和血管病沒有太大的關系。
還有的病人確實是肌肉痛,但這種疼痛是放射性的疼痛,疼痛可能是從臀部延伸到大腿的后方,最后到小腿的后方或外側。往往這種疼痛為坐骨神經痛,而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大多為腰椎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等。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相應的疼痛的程度和范圍都會有所不同,如臨床上比較經典的表現—神經根受壓迫后造成的全程的疼痛。有些病人的癥狀不是這么明顯,可能只是一段肌肉的疼痛,而且這種疼痛往往是莫名的,沒什么誘因。這時,患者可以問問自己,疼痛和走路有關嗎?是不是走路引起的?如果是坐著也痛、站著也痛,還沒走路就開始痛了,這種情況往往就是坐骨神經痛,而與血管病關系不大。坐骨神經痛往往與行走的距離沒有關系,而是一些特殊的體位,比如,剛開始邁步,或者開始抬腿上下樓梯時,疼痛的癥狀比較明顯,因為這些動作壓迫到了神經,所以,引起了疼痛。
《科學生活》:老年人腿腳都不大好,有些老年人總感覺自己的小腿或者是腳部發冷,這又是怎么回事?
茅醫生:我們在門診也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的病人。病人會認為,腿腳冷是因為腿部缺血造成的,懷疑可能是血管出了問題,所以,來我們血管外科就診。其實很多人都不是血管病造成的。我會問病人:“你是感覺腿腳冷還是你摸過小腿確實是冷呢?”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我的意思是,病人自己可以摸摸看或者讓家人摸摸看,把自認為冷的這只腳和另外一只腳比較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涼?因為很多人所說的“腿腳冷”只是一種感覺異常。這種感覺異常可能也是坐骨神經病變的一種表現,在疾病比較輕微的階段會出現感覺異常,而不是表現為疼痛。還有一種可能是,有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會發生神經末梢的病變,表現為不同的癥狀,有些人會有針刺感,有些人會局部疼痛,有些人會感覺腿腳發涼等。這些都是感覺異常的表現,是神經的一種誤導,并非腿腳真的涼。
上面提到的這些情況也是我在門診經常會遇到的“烏龍”事件。同時,也確實有一部分病人,大腿、小腿的酸痛是血管病造成的。血管病也有很多類型,一部分是動脈型的疾病;另一部分是靜脈型的疾病。
《科學生活》:在血管疾病中,動脈型血管病與靜脈型的血管病各自有什么特點,兩者又有何區別?大家在平時對疾病的觀察中需要注意哪些情況,以便就診時提供給醫生準確的信息呢?
茅醫生:如果小腿腫脹并伴有靜脈曲張的那種疼痛,一般來說,是靜脈型的血管病。這種疾病腿部的酸痛感是和長時間的固定體位有關系,比如,久坐、久站時癥狀會加重,而走得多反而癥狀不明顯。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靜脈型的血管病往往是因為靜脈回流障礙造成的,屬于淤血型的。血液一直在下肢的組織里面循環,造成下肢的壓力高,引起了疼痛的癥狀。當人在走路時,肌肉會規律性地收縮和舒張,形成了一個泵的作用,不斷地把血壓往上壓,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肌肉的這個作用與靜脈曲張的致病機理剛好是相反的、相抵消的。所以,病人在走路的時候癥狀往往會減輕。這是靜脈疾病下肢酸痛的特點。

還有一種病人的肢體疼痛、酸脹,是和運動量有關的,就是和能量的消耗有關。這種往往是動脈型的血管病。這種疾病的表現往往是病人站立時沒問題,走上一段路也可以,走得慢問題也不大,但是,如果走得快了,走得時間長了,那么,腿就開始疼了。有的病人會覺得腿很酸;有的病人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難受,以小腿為主;也有些人是腳趾的疼痛;還有些人會發生痙攣,就是容易抽筋,走一段路腿就會抽筋。這種和能量消耗有關的情況往往是動脈型的血管病。這是因為,動脈血供應肌肉,而肌肉是有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需求的。在靜止狀態下,肌肉對氧氣的需求量是恒定的,當人體運動的時候,肌肉對氧氣的需求就會增加,如果供血不足,氧氣供應也相應減少,就會發生無氧代謝,產生大量的乳酸,病人就會感覺腿部的酸痛。
希望大家懂得這些道理以后,對自己的癥狀有所區分,當醫生問診時能夠從容面對,而不至于答非所問,影響醫生的判斷。我在門診時也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問他癥狀時,不能很清晰地表述,從而影響了醫生的診斷。當大家都知道這些知識以后,回答醫生的問題才會有的放矢。對醫生正確、快速地診斷疾病有很大幫助,也避免走彎路、耽誤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