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玲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英語教材語篇教學的一個案例,探討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可培養的各種閱讀能力。這包括猜測生詞及上下文內容的能力、歸納語篇主旨大意的能力、獲取文章細節信息的能力以及推理細節隱藏含義的能力。
【關鍵詞】教材語篇 閱讀能力
一、引言
近幾年來,高考英語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試題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也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非常具體明確的要求。“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能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平時的課堂中,教材是語篇閱讀的重要來源,利用教材語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
二、案例分析
筆者以《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3 Unit3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為語篇基礎,開設了一堂以培養學生具體閱讀能力為目標的閱讀課。
1.猜測生詞及下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片斷1]教師通過PPT播放黃山、九寨溝、黃石公園、安徽宏村、泰山等風景名勝的圖片,讓學生看圖片猜地名。T:All the scenery sites mentioned above can be called the worlds heritage.What does the word heritage mean?
S: …
[點評]此部分是本節課的導入部分,授課教師用一組圖片引入單元話題詞匯“heritage”并要求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猜測詞義。 “Goodman提出閱讀是‘a psycholinguistic guess game(1970)的論斷被廣為引用,為大家所認同。這可以說是閱讀教學的第一原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積極的意義建構,而不是消極地等待作者告知。”(肖禮全,2005)。由此可知,學生除了在語境中猜測生詞含義,還要具備在情景中主動推測下文內容能力。教師在進行語篇閱讀授課時將這一要求融進課堂的提問中,學生在尋求答案的同時也訓練了這項能力。
2.歸納語篇主旨大意的能力。
[教學片斷2]教師要求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完成兩項任務:a.要求學生給文章分段并找出段落大意。
b.Question: 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is passage?
[點評]此項任務旨在促使學生理解文章結構,獲取文章主旨大意。高中階段的英語語篇閱讀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要能夠理解語篇標題的含義、理清語篇的結構、判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尋找到語篇的主題句等。因此,教師在教授語篇時要引導學生關注體裁的特征,并且提供一定的題材背景知識,還要培訓學生尋找語篇主題句等的閱讀技巧,將這些能力的培養巧妙地設計進各項具體的任務中去。
3.獲取文章細節信息的能力。
[教學片斷3]教師要求學生讀完文章2-4段后,進行正誤判斷:Loulan is known as Chinas Pompeii in the desert.
Ann will visit Loulan before going to Pompeii.
Pompeii was an ancient city in Italy.
[教學片斷4]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時間表找出與Pompeii相關的歷史事件。以上兩個片斷中,授課教師都在培養學生關注細節的能力。“(語言理解中)的上行理論強調的是微觀閱讀能力,主張閱讀應從細節、個別、具體、基本的語言單位著手,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閱讀基礎,才可能進而掌握整體意思。”。每個語篇都由細節構成,對于一個語篇的具體感知能力來自于學生對于各個細節的把握。一個具備優秀細節信息獲取能力的學生要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準確定位到相關信息,要能夠對細節所在的長難句進行句子分析。當然每個語篇具有不同的特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不同的語篇物盡其用。
4.推理細節隱藏含義的能力。
[教學片斷5]教師劃出文章細節:“The desert was once a green land with huge trees,but they were cut down and resulted in the city being buried by sand.”(Line 43) 要求學生討論以下問題: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cient cities,Pompeii and Loulan?
課文中這個細節隱藏的信息是Pompeii的毀滅是自然災害的后果,而Loulan 的消失卻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
[點評]學生要能夠得出合理答案必須要先研究課文的細節,揣摩文字背后所隱藏的含義。
學生不僅要能夠理解語篇字面的意義,還要在字里行間挖掘出弦外之音。學生不僅僅要著眼于本句,而且要能貫通全篇,將主旨與細節相結合、通過不同細節的對比才能夠獲得細節中的內在含義。
本節課嘗試將課文語篇與高考閱讀能力培養要求相結合。要特別說明的是以上四種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堂語篇教學課中需培養的最基本的閱讀能力。而通過語篇能在學生身上實現的能力培養遠不止這些。如果語篇材料許可,教師在要注意文化知識的滲透和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在背景知識、語言知識充分輸入的前提下,還要保證給學生留有足夠多的開放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實現以上所有能力培養目標,最基礎的是教師需要在整個閱讀課的過程中培養出一種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一節課中有快樂體驗并且最終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