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梅
【摘要】聽力學習與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四大要素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改正不良聽力學習的方法,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掌握適合高中生特點的有效聽力學習的方法,對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和聽力質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 方法
一、基本含義
英語中的“聽”有兩層含義:聽清和聽懂。先是聽清、后是聽懂。聽清,著重是對發音、語調、重音等語音現象要把握清楚,不一定全部聽得明白,但一定要聽清楚每個單詞、句子的發音。聽懂,是要像使用我們的母語一樣,不經意間就明白了所聽的內容。可在日常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我們常會發現有這種情況:有些學生盡管練習得很辛苦,可效果仍不理想,什么原因? 歸根到底是對聽力練習認識上或方法上有問題。
我們都知道,英語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聽、說、讀、寫運用自如,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通過大量且日積月累的訓練和實踐才行。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聽力訓練是英語學習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獲取語言知識的重要手段。只有通過大量的聽,才能吸收豐富的語言材料,熟悉語言的表達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設法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聽力學習的方法,提高聽力學習能力。具體怎樣做?當然有它特定的符合語言規律的方法。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
1.不重視聽力訓練。我們對語言的感受首先是有聲的。如果不練習聽力,只是默讀和背單詞,結果是聽不懂別人講英語不說,而且閱讀水平也難以提高。
2.只學不用。如果只學而不用,聽力就永遠也學不好。學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要學會在用中學,這樣才能提高興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過分講究方法和技巧,而不愿意下真功夫,由此占用很多時間和精力,而對學習內容本身投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養成了投機取巧的習慣,到頭來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書山有路勤為徑,親身實踐才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的方法和技巧才會真正管用。
4.過分講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時間經常復習已學過的內容。語言運用是種技能,而技能要靠熟能生巧,不斷重復才會熟練;熟練了才會形成一種不假思索的技能。
5.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恒心。技能習得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但不能氣餒,要想成功就要肯下苦功,堅持不懈地反復有規律地學習,有志者事竟成。
二、影響聽力提高的因素
1.語感不強,造成聽力理解差,反應慢。習慣把聽到的英語翻譯成漢語,用漢語進行思維,從而影響了聽力理解。
2.辨音困難,缺乏一定的語音基礎知識,受地方音影響,發音不準,造成聽不準。
3.詞匯量不足。缺乏常用詞匯、常用詞組、習慣用語如成語、俚語不熟悉而影響了聽力理解。
4.語法知識不扎實。英語中同音異義或近義詞很多。沒有掌握音節與構詞法和句法規律,造成同音詞、近義詞分辨不清,錯誤理解句子結構,誤解句子實際的意義。
5.缺少語言背景知識。聽力學習材料內容廣,涉及天文地理、人物、歷史、科技、社會等,體裁眾多。由于學生知識面窄,影響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6.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往往只通過只言片語,斷章取義地理解聽力內容,以致從整體上片面理解或誤解了語義,得出錯誤的結論。
三、改進方法
1.精聽。在聽之前,制定一定的計劃和目標,使學習更有主動性和明確性。精聽材料最好選用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的短篇或科普短文。先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聽一遍,再把聽不懂的地方反復聽。若有的實在聽不懂,就盡量聽清各個音節,然后再翻開書查看,對于影響理解的單詞就查詞典。接著再合上書從頭至尾聽,直到能聽懂全部內容為止。精聽以聽懂細節為主。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使自己提高辨音和聽力理解的能力。
2.泛聽。可選用口語教材或有趣的小故事,多接觸些錄音材料,擴大知識面。泛聽只要聽懂大意就行,可一遍過。若一遍聽不懂,可倒過來再聽一遍;還是聽不懂,就翻下書,繼續聽下去。在第一遍聽時,一定要聚精會神,盡力讓自己的思維和速度跟上每個音節,千萬不要邊聽邊翻譯成中文。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時不要停下多想,因為有的生詞并不影響整體理解,可以不管;而有的生詞可放在整個內容中去理解。若停下來想,反而影響聽下面的內容。過分集中聽詞,試圖設法聽懂每個詞,就會忽視對句子或整個篇章的理解。不管是精聽還是泛聽,開始最好都不要看文字材料。如果先讀了文字材料再聽錄音,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腦在思索、背誦;如果看著文字材料聽,那往往是在默讀,這樣做都達不到提高聽力的目的。以后遇到新材料時還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
3.選擇地道英美人士發音的資料,習慣他們的說話方式和語言邏輯,注意他們說話的節奏和語調。由于語調、語氣把握不準,就會錯誤理解句意和語句之間的內在含義。節奏不僅指說話速度的快慢,還包含許多平時不被重視的小環節,如語調升降、單詞重音及句子停頓等。中國人聽起來很清楚,到老外那兒就 “不知所云”了。要改變這個習慣不難,找一盒老外的標準磁帶,在錄音機里不停地播放。一邊聽,一邊跟著他的節奏讀,做斷句練習。只要連續練習幾個月,你就會習慣老外的節奏了。時間久了,一個英語水平一般的人也能說出一口漂亮的英語。
語調是一句話里高低抑揚輕重的變化。英語有升調、降調、升降調、降升調及平調五種基本語調。一句話包含詞匯意義和語調意義兩種。詞匯意義是話中所用詞的意義;語調意義是說話人用語調所表示的態度或口氣。同樣的句子,語調不同,意思就會不同,有時甚至相差千里。如:I beg your pardon.用升調,表示沒有把握,請你再說一遍。用降調,表示請你原諒。
4.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聽力應該有所側重。對某些內容適用面大、生詞適量、長度適中、地道、標準的聽力材料,可反復聽,盡力達到能跟著思考、模仿,甚至復述背誦的水平。經常鞏固已學過的句型、語法知識。加強聽力訓練的同時,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加詞匯量,擴大知識面,為提高聽力鋪平道路。
聽和模仿同時做,即聽——模仿——操練,要多聽。反復聽,一定要聽清楚。每天聽,每天模仿,每天操練,讓英語時刻留在你腦中。持續的接觸會讓你更容易掌握這門語言。如果只是一個星期練一回,那你要提高聽力就很難了。要提高聽力,多聽教學聽力錄音帶如課本錄音帶、口語教材錄音帶;也可選聽適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材料。
5.堅持聽,養成聽的習慣,最好天天聽,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一位偉人曾說,你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越多,它們就會變得越自然。聽力提高也一樣,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相信聽力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
6.要有積極的態度和耐心,勇于實踐。如果你認為英語是個負擔,它就是個負擔;如果你認為英語有趣又刺激,你就會經常地練習,享受英語帶來的樂趣。“英語學習的快樂在于,過去聽不懂的現在聽懂了,過去不會做的題現在會做了,促使我進一步地努力下功夫。”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后,就要勇于實踐,要積極主動地尋找實踐的機會。聽力練習要先從慢速教材聽起,然后過渡到一般速度,逐漸過渡到難度大的材料上去。循序漸進,不要好高騖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久的熱情與努力。相信更加努力的學習,更加勤奮的操練,你所付出的一切終將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