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美
【摘要】當前,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對閱讀興趣逐漸下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閱讀能力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學生;創造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創造性閱讀是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體味、思考,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這種閱讀對培養人的能力、訓練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智力、發掘作品的深層價值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一、處理好幾種關系
(一)教師和讀本的關系
史密斯(美國)在他的《閱讀理解中的多樣性》中說:“若教師不知道什么是創造性閱讀,他就不知道如何促進或鼓勵學生運用這種創造性閱讀。”教師必須深入讀本,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二)學生和讀本的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讀本,走進讀本,與讀本進行廣泛的對話交流。要給學生和讀本獨立對話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和質疑問難的時間,讓學生在和讀本的交流、感受、理解的過程中,達到提升的水平。
(三)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要建立創造性閱讀狀態的師生對話,蘊含教育學的相互傾聽,是師生心靈的相互溝通。它不僅表現為提問與回答,還表現為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教師必須將民主、平等的意識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將自己看作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教師還要有激發學生對話熱情的藝術。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與讀本形成碰撞,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
(四)學生和學生的關系
學生之間就讀本的對話是在解讀讀本的過程中自我與他人的交流過程。通過交流與碰撞而獲得更深入的理解。教師要為學生之間的對話積極創造條件。
構建有效的小組討論模式,讓學生進行對話,讓他們各抒己見,不斷碰撞思維的火花。在小組交流中,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對話的機會。學生之間能彼此糾正錯誤,相互補充。在這樣的對話中,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為學生對話搭建平臺。課堂上學生既是提問者,又是解疑者。學生在解疑中不斷地獲取信息,展示自我,豐富自我。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得以充分的發揮。
二、在課堂閱讀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析”為主的基本模式,代之以“訓練”為主的教學結構,改變過去沉悶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重點,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培養他們的感悟能力和創新閱讀能力。
(一)鼓勵學生發現,引導學生質疑
質疑是促進創造性思維的加速器。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教師不僅要引導他們提出問題,還要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一些現成的理論和傳統,大膽地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面進行批判、挑戰、探索。這里有三個要害:一是質疑要注重“疑問”的“質量”;二是質疑不是亂疑、瞎疑;三是質疑中的“疑”未必能即時即地得到解決,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寬限。
(二)引導學生積極交流、討論
一個學生的發現,是有限的,不完善的,我們應當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集思廣益,綜合歸納成系統性的有較高價值的問題。而討論,應是交流的最佳形式,討論能使學生對作品的模糊的淺層感受變得清晰、深刻,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討論是磨礪創造性思維的良方,學生的學習一般分為接受和發現兩種,在課改理念中,倡導學生由他主學習轉為自主學習已成為共識。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有機地誘導學生在容易引起意見分歧的地方設計問題,主動出擊,闡述自己的觀點,廣泛地開展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就能不斷磨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比較
烏申斯基曾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它不僅能打開思維的閘門,也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在教學中經常采用比較法,可訓練學生求異思維和求同心理。如對陸游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比較閱讀: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寫有《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毛澤東同志“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也作《卜算
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的詠梅詞昂揚奔放,樂觀堅毅,一反陸游詞的低沉抑郁、消極頹喪,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博大襟懷。教師引導學生將不同內容、不同形式與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訓練,能進一步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巴甫洛夫曾說:“鳥兒要飛翔必須借助空氣與翅膀;科學家要有所創造則必須占有事實和展開想象。”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是創造的靈魂。想象猶如三棱鏡,它能夠創造出七彩人生。學生一旦有了豐富的想象力,也就有了創造性。反之,沒有豐富的想象,就沒有創造。
三、把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的延伸,也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同樣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和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學以致用,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創造性閱讀技巧大膽用于課外閱讀之中,同時應當鼓勵學生將課堂教學中發現和討論的成果,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在書面表達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對作品的感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將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素質,以求鞏固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遠清.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提高中等教育質量[M].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10).
[2] 史密斯(美國).閱讀理解中的多樣性[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