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雷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以活動為核心組織教學,以滿足學生的課堂成就感為目標,合理設計與安排教學活動,勢必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影響。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較好的達到三維目標,并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去體驗、感悟、發現和探究,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教學活動 有效性
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教學應該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兩個層面。我們知道,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
一、借助“信息差”,樹立明確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特別要求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精準的教學預設,必須首先“定標”即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導航。上述兩個例子中,執教老師就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環節目標。筆者認為,我們要從三維目標的角度出發,在英語課程總體目標的指導下,全面、具體、系統地考慮分析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點,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確定多維、立體的動態目標,特別要考慮學生年齡段的特點,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在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時,我們可以借助“信息差”這個概念來實現真實意義上的語言交際,可以使課堂教學充滿懸念和挑戰,拓展學生思維和想象空間。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即信息不對稱,是指持不同信息的雙方通過交際手段交換信息、填補空白,從而完成交際任務。英語就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工具,而英語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定標”時,不僅要看到教材所顯現的認知目標(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還要明確教材所隱含的能力目標(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蘊含的情感目標。
當然,新課標強調生成,呼喚生成的課堂。但預設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諧共生。生成離不開科學的預設,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例如,在4B 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中,該課的教學目標即預設是要讓學生運用Whose...is this?和Whose...are these?來詢問物品屬于誰的。我們只有把預設設定好之后,才能檢驗生成。但是在生成時,要考慮到生成的深度。低層次的生成是要讓學生會運用這兩個句型,熟悉單復數的變化,能在兩者間自由切換;而深層次的生成則是要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要會舉一反三,學生在本課中也要自然的能運用Whose...is that? 和Whose...are those?這兩個句型。只要我們因勢利導、點撥導航,巧妙解決“生成”,就不會置“動態生成資源”于不顧,反而能使教學沿著更佳的軌跡運行,體現“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境界。
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奠基有效課堂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活動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多數教師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但在設計時往往只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于形式,表里不一,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
因此,教師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精心設計每一個活動,使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相關,能為目標服務;使活動形式多而不亂,有語言知識作支撐;使活動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動真實,并體現開放性;同時還應考慮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種因素,使每個活動在目標下有機地聯系起來,并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切莫把課堂教學娛樂化當成課堂教學有效化
縱觀有些教學活動,有的老師只一味的追求課堂氣氛而忽略了教學的本質。筆者上次聽了一節英語展示課,展示老師當時設計了一系列的游戲活動,把說唱蹦跳,聽說讀寫都包含了,并且在黑板上貼了三張小丑圖,通過游戲比賽讓贏的小組的隊員上臺前為小丑任意貼上五官。這些活動雖然提起了學生參與的興趣,但是整個課堂語言輸出的部分不多,并且只是簡單的操練了新授句型,并沒有一些知識的遷移與拓展。有些活動的設計并未能真正的起到有效課堂的作用。
四、持續反思,為有效課堂增色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樣“教而不思則罔,思而不用則殆”。教育是實踐性智慧,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持續的反思,并把反思導向深入,最終實踐教育教學的創新,提升育人的質量。因此,持續反思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意識。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方向;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是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警惕教學娛樂化給有效課堂敲響了警鐘;適度的評價是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推進器;持續反思是其效率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