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博
【摘要】為了讓學生能夠產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通過有效的問題來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給學生設置具有啟發(fā)性、生活性、層次性、教育性的問題,會讓學生在產生學習的欲望,點燃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思維的快速運轉,實現(xiàn)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 問題設置 啟發(fā) 生活 層次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采用有利于學生優(yōu)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掌握英語知識和規(guī)律。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會讓學生產生思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親歷學習過程,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要關注問題的數(shù)量和質量,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啟發(fā)性問題,激勵學生主動思考英語規(guī)律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給學生設置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會激發(fā)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疑問和困惑,開始自己的探索之旅。教師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思維的火花,從而可以讓自己的思維蔓延開來,形成發(fā)散思維,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意向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探究知識,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定語從句”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兩個例句,讓學生辨析,為什么兩個句子的先行詞一樣,卻用到了不同的引導詞?你能說出先行詞在這兩個句子中所做的成分嗎?
This is the place which we visited last week.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lived last year.
教師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了好奇和渴望探究的欲望,從而讓學生開始了探究的旅程。
二、生活性問題,營造熟悉親切英語學習環(huán)境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當今社會生活和經(jīng)濟活動日益全球化,學習和掌握外語,特別是英語,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能夠用英語去表達和交流,實現(xiàn)其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重要用途。所以,教師要通過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運用生活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他們熟悉而且感覺親切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以達到能夠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模塊四第一單元的閱讀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商業(yè)廣告和PSAs 的區(qū)別和相同點是什么?廣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學生們對它再熟悉不過了,學生對于各種各樣的廣告也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教師通過讓學生對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的話題進行表達和分析會促進學生進行表達和思考的欲望,從而讓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三、層次性問題,啟迪學生循序漸進深入本質
英語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要注重問題的層次性,不能給學生設置難度一樣的問題,那樣會打消英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讓成績好的學生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從而放棄積極思考。教師要滿足全班學生的需要,給學生設置不同梯度的課堂問題,讓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以有事可做,回答一些問題,增加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讓成績好的學生能夠感覺問題不簡單,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從而讓他們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學模塊三第三單元的閱讀 lost civilization時,教師就可以通過: Does Pompeii still exist? 這樣簡單的問題把學生帶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探究的積極性,接下來讓學生閱讀課文并探究:Where are Pompeii and Loulan? 等問題讓學生了解文章的細節(jié)內容;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析:there are many dates and place names in the text? Why? 讓學生能夠形成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通過教師逐級遞進的問題就會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加英語學習的動力。
四、教育性問題,滲透德育思想教育提高素質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關注英語課堂問題的教育作用,給學生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問題,會讓學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師給學生提供有教育意義的課堂問題會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在思考中能夠樹立對真善美的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例如在學習模塊六第四單元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印度洋發(fā)生海嘯以及中國進行救助的圖片,之后讓學生思考:is it right for China to do so? Why? 學生從小就接受“互相幫助”的教育思想,他們在回答問題時當然會說到當其他的國家遇到困難時,我們會積極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建設美好的家園。英語教師具有教育性的問題就像是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但是卻提高了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給學生設置豐富形式的課堂問題,讓學生能夠產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地探究和思考,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就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實現(xiàn)了 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對英語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鄧英.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問題實現(xiàn)高效課堂[J].中國教師.2013.02.
[2]秦華雪.淺談英語課堂上的有效問題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 2012.03.
[3]李欣.充分利用課堂問題,提高課堂效率[J].中學生閱讀.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