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要求,但是提高教學的課堂有效性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廣大基層師生共同探索,才能使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向新方向、新階段發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建立;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是小學教育基礎中的基礎,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整個語文教學的生命。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圍繞語文教學目標,通過構建生成性課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通過正確引導和合理開展教學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性。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更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習成為學生自覺的需求,從而使教學更加有效。說到底,其真正目的還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有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各項研究已表明,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僅直接影響學習行為,而且還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那些喜歡學習,認為學習很有意義的小學生,上課注意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良。相反,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無用的學生,課堂行為問題多,學習成績也差。所以教師在上課前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端正學生態度。
首先,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的地位。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進行的,然而由于長期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所面臨的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以及教學效果差等問題,一時間,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一些人甚至主張擺脫課堂教學,使學生走出去,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中增強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語文知識。而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的構建,有效地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它致力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使課堂時間得到最大化利用,使學生在課堂上更有效地接受知識的熏陶,進一步鞏固課堂作為教學主要陣地的地位。此外,有效性課堂的前提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強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課堂賦予了新的活力。此外,它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在具體語境下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思路。
二、教師做好課堂準備工作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是教書育人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人、策劃人和實行人,其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發揮好引領的作用。課堂教學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展開的,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師保證課堂有效的前提。因此,在課前,教師要在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的目標。教師根據這些目標進行備課,合理安排課堂時間,保證在有效的時間內將教學任務完成,防止知識內容過多或不夠,使課堂時間緊張或時間剩余,都不利于實現課堂的有效性。此外,在知識的準備上,除了明確課本上所必須掌握的內容外,教師要有針對性、有步驟地引進一些課堂之外的知識,緊隨時代的步伐,對新出現的科技、藝術或流行知識進行補充。一方面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保持學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現實的知識和具體的語境,使學生對學習到的內容有更直觀的了解,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有效。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有效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是提高課堂效率,構建有效性課堂的關鍵。由于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學生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現在的小學生個性十足。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問題,尊重學生,重視他們之間的個性和能力差距,因材施教,改變原來那種重視課堂紀律而壓制學生個性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使課堂更加生動、有活力。其中現場表演、合作討論等方式是近年來教師用于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方法。教師在對課堂重點和難點進行梳理、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展示出來。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注意培養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刺激他們表達的需求,從而形成學習的愿望和主動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學習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而不是嚴謹的教育者。和學生一起學習,傾聽學生對問題和生活的感悟、理解,鼓勵他們通過說或寫的方式進行自由表達,并對他們表達的內容進行評議,使學生的思想成果受到重視,增強他們表達的自信心。同時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真正將教師當做自己學習的向導,而聽從教師的意見,明確學習的方向,使課堂更加有效。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它將伴隨一個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因此,語文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教師、學生、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都是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我們教師可以通過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結合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等途徑提高教學有效性,使教學的效果更加顯著,使語文課堂更加有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