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對轉型時期精益財務管理的思考
李娜
Point
精益財務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在企業籌資、投資以及運營管理活動中合理、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實現流程最優化和價值最大化。文章從全面預算管理、精益財務流程、戰略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對轉型時期精益財務管理展開思考。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內外兩方面的挑戰,一是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全球經濟仍然不景氣,競爭加劇;二是中國經濟增長進入增速換擋期,長期以來形成的高投入、高能源消耗的固定模式難以持續。經濟增長的內在需求是調結構、提質量、促轉型、控風險、增效益,必須考慮用更少的資源投入、更低的資本消耗、更高的人工效率產出,推動企業轉型。此背景下,推行“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的精益財務管理理念較適合。通過建立精益財務戰略、強化財務的資源整合能力,并結合先進的管理工具和實踐方法,重視生產要素的投入,關注成本費用控制,優化業務流程,消除企業內部籌資、投資等一系列運營管理過程中的資源浪費,降低運營風險,提升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度,推動公司實現新的增長模式,進一步提升企業績效。
精益財務管理應從全面預算管理、精益財務流程、戰略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推進財務體系的建設,提升財務運營效率。
正如管理學家戴維.奧利所說,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企業所有關鍵問題融合于一個體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作為一種集控制、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工具,全面預算管理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的推動作用。精益財務管理也對全面預算管理提出了變革要求,以進一步滿足現實經營情況的需要。
過去的全面預算管理,聚焦于通過預算來配置資源,通過固定的或低彈性的年度目標來鎖定和控制公司業績,通過實際與預算的差異率來考核預算執行程度。在精益化的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不再適合過于強調預算數據本身的準確性,因為要給予業務部門一個持續改進的目標;也不再適合以年度作為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劃分標準,應該考慮業務計劃的持續性,并賦予業務部門更大的彈性;可按與業務量、收入、利潤規模的相關程度將成本費用分為X類成本費用和Y類成本費用。預算的資源配置作用可以只體現在弱相關的X類成本費用上,而對于強相關的Y類成本費用,則應該是需要即可獲得資源,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后知后覺的配置。
總體來說,精益化的預算管理對于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度要求更高,財務要能夠通過業務流與價值信息流的高度契合來幫助業務部門對市場進行分析預判、參與業務經營,共同提高企業績效。
精益財務管理是在各財務流程中應用精益原則,并通過持續改善來提升整個財務職能,聚焦于減少無價值的額外活動。在財務流程中有可能存在著信息過度傳遞、服務或工作的修正、無效信息傳輸、過度處理產生額外信息等七種浪費。而通過建立標準化、精益化和運行管理到人、到崗位的財務流程,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的其他職能提供高效的支持性服務。通過減少信息浪費和提高流程效率,能夠在提高績效的同時也實現環保和綠色財務。
尤其是項目類型的企業或者子公司較多的集團公司,存在點多、線長、面廣的管理困境,管理手段的精細化和流程的精益化顯得更重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財務流程再造,實現財務對于經營環境和業務需求的快速反應,塑造標準化的高質量體系。需要注意的是,財務流程管理的核心和宗旨是與企業戰略管理相融合,不能將財務流程與企業運營管理流程割裂開來,要從整個價值鏈的角度來思考,要重視總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增速放緩時期是對內挖潛的好時機。這時的關注點不是外部市場的拓展,而是成本費用的全面審視與控制。這并不意味著需要企業一味地節省,而要區別對待。在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增值作業上,即使經濟形勢不好也要堅持投入,比如流程改進、信息化建設投入等;在非增值作業或無效作業上,則應通過改進技術或者出售、處置部分資產或業務的方式,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合理分解成本費用管控環節,然后進行價值創造因素的識別,并以此確定和突出成本費用控制重點。精益財務管理以此為契機,將財務職能滲透到企業的各部門和業務的各層面,深入挖掘、整合和處理重要價值數據,這也是財務與業務高度融合的另一重要體現。
在當前中國經濟所謂“三期疊加”的新常態之下,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外部風險都增大了,財務所具有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職能需進一步強化。在精益財務管理模式下,內部控制體系應兼具前瞻性和系統性,并通過風險評估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及相關案例分析,提高風險預防和應對能力,保證財務系統和運營體系的安全穩定,同時對精益管理模式下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量化。
結合經濟形勢和業務轉型的要求,財務人員需要充分利用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更緊密的參與供應鏈、定價、生產力和盈利能力的預測,為業務部門及其他職能管理部門提供建議,并關注財務組織運行模式、財務信息整合、財務計劃績效等一系列具體的精細化管理方法。精益財務管理對企業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在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方面,一方面是保證信息的生成,讓信息準確、及時地反映到系統中,實現全局動態庫存信息的集中、集成,增加各環節的可視性,為同步運作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是讓信息進行網絡式傳遞并強化對信息的利用,也可以利用信息的連續性、完整性,對業務信息進行全生命周期追溯。目前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的數據需進行整合,同時還有大量手工處理信息和人工控制職能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利用大數據來創造經濟效益還有很大空間。
總之,精益財務管理模式的預算、流程改進、成本管控、內部控制、信息化管理以及資金的集約、動態管理,財務團隊的建設等因素構成了一個互相影響、協調和不斷循環改進的體系。精益財務管理可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使企業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完成自身的轉型和管理方式的調整,進一步走向卓越。

(作者單位:長江三峽設備物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