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勝
前段時間拜訪業內一家公關公司,和其總經理聊起人才這一話題。本來拜訪的初衷,是想討教一下其招聘人才的攻略和秘訣所在,沒想到剛開話頭,他就發出和我一樣的人才難尋的感慨。他甚至講了一個極端案例,有一個新入職的員工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提出了離職。他問我:難道我們公司就這么差嗎?也不至于屁股沒坐熱就要出逃啊。我當然理解這位愛才心切的老板心情,這個故事更多的是自嘲式的無奈。事實上,這家公司是新晉崛起的業內黑馬,服務的都是優質客戶,有不少口碑卓著的案例作品,薪資待遇也是業內一流,在一些關懷員工的人性化措施上很下工夫,這也是其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不過,無論是業內老牌公司,還是這樣的實力新秀,都面臨著一個無法回避的共同難題:人才難覓。
乍看之下,這樣的難題似乎有些矯情。畢竟,近些年經過大學擴招,每年有海量的畢業生投入職場。從一些機構的就業率統計來看,似乎并不樂觀。在就業環境多少有些嚴峻的語境下,發出人才難尋的浩嘆的確有一絲做作,不過,這卻是公關公司最堅硬的現實。每年一到歲末年初,伴隨年終獎的發放,公關公司高層們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員工們敲門進辦公室的神態稍有異樣,便讓他們開始焦慮他是不是又要提出離職?而在一腔熱血地參與競標并最終贏得新業務后,同樣也會滋生幸福的煩惱:新業務都要部署哪些人?團隊該如何搭建?人才哪里去找?
年復一年的人才荒,其實有著多重原因。
現有團隊不穩定算是一個,絕大部分公司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離開一個就會出現一個空當,更遑論歲末年初出現的或大或小的離職潮。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公關公司離職率高達20%。“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俗語用來形容這個行業也很恰當。不過,這“流水的兵”的招聘成本卻很高昂。事實上,如果連番出現人才無法頂上的局面,不僅會影響現有業務,甚至會葬送公司發展。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公關公司的人才流動率那么高?復盤一下,無外乎幾個原因:一是因為行業特性,工作壓力大,一些人接受不了需要改行;二是因為行業需求激增,新公關公司越來越多,同時由于競爭需要的挖角,一部分人選擇了跳槽;三是一些人經過了臥薪嘗膽開始了創業。當然,還有另一些人,選擇了從乙方到甲方的嬗變,進入一些企業或組織的營銷公關等相關部門工作。
稍顯尷尬的還有幾條原因:一是在實際運作中,不少客戶的態度暴戾,這也是造成服務團隊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畢竟“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的要求過于嚴苛,每個人都是獨立自由有尊嚴的,沒必要如此忍氣吞聲;二是一些公關公司企業文化不健康,運作模式有風險,發展前景有疑慮,這對那些以專業立身的人才而言,都是接受不了的,分道揚鑣也是必然的結果。
而從人才供給上看,雖然目前全國也有一些高校設置了營銷、廣告、公關等專業課程,但一方面是畢業生對口式的就業意愿并不是那么強,另一方面他們短時間內還達不到公關公司要求的專業技能,需要有一個熔爐再造的過程。實際上,公關公司對于人才的要求,并不是那么拘泥于專業教育背景。一些在這個行業出類拔萃的精英,之前并沒有所謂的專業功底,而是通過不斷的實戰和學習,砥礪向上,終有所成。英雄不問出處,但公關公司需要做好這一理念的宣傳。
說了這么多,人才去哪兒了的問題似乎并沒有解決。不過,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人才難題事涉公關產業鏈各個層面,需要體系化的努力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