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利
今年10月8日,被譽為中國企業“教父”的柳傳志,在網上當起了小學生。他通過羅胖羅振宇的自媒體,拿出一萬塊懸紅,公開向年輕一輩求教“如何賣好一枚獼猴桃”,如何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方法做出最好的營銷。
除了被他點名特邀的、最會在互聯網上講故事的幾位精英,如白鴉、雕爺、同道大叔等外,7天之內,柳桃征集到了近3000個建議案,連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也主動冒泡,給柳桃支招——賣桃能賣成網絡熱點,讓王大腕等都來借勢,柳桃的網絡營銷確實來勢洶洶。
在幫柳老賣獼猴桃的同時,捎帶著,雕爺植入了要招收學徒的消息,白鴉宣傳了自家福利待遇并招募程序員,王中磊宣傳了自家的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王珂證明了捆綁式微店營銷的功效,同道大叔則展現了星座與商品間的親密關系……網絡營銷誰都不是省油的燈,這一舉多贏,也是互聯網營銷中最常見的玩法。
營銷的效果也確實不錯,10月15日6點半,定價為79元與99元的柳桃“嘗鮮包”開售。11點20分,預售的1萬份柳桃套餐全部被下單。在拍賣過程中,訂戶們表現出了只顧“搶桃”不管價錢的“非理性”消費沖動,每輪拍品都在1分鐘內被迅速拿下,原定5天的銷售活動,在5小時后就宣布售罄,對于這樣的結果,連佳沃市場推廣部的相關負責人,都連連表示“出乎意料”。
但分析一下,這也沒什么意外之處。以柳老的感召力,和他能夠撬動的營銷資源,別說1萬套柳桃,要賣10萬套,恐怕也要不了5天吧。網絡高手們的點子不錯,但無論是挖掘“傳志桃”的情懷,還是求代付的噱頭,賣的都不是獼猴桃,而是柳老的面子。橙柳桃潘蘋果,柳桃的創意,也并非前所未見,并無出奇之處。
照如此說來,柳桃的營銷,倒是乏善可陳了?要如此結論,肯定會被嗤之以鼻,營銷結果擺在那兒了嘛。
是的,如果光是說柳桃的營銷方案,倒還真不稀奇,柳老無論找誰,差不多都能給出類似的方案。柳桃營銷之奇,奇在最廣泛人群的撬動參與。柳老的目標,不光是買單的消費者參與,還有廣大的互聯網營銷人的互動;投桃報李掌柜白鴉不是他的操盤手,“邏輯思維”羅振宇團隊才是;他要賣的不光是1萬箱柳桃,還有聯想控股的現代農業品牌“佳沃”。這是以小學生姿態入局的柳傳志老先生,給我們上的一場大課。
柳老先生在下的是一盤大棋。
作為公關營銷人,分析這個案例,必須要能看到這一點。學習這個案例,應該學會不光把下棋的籠為局中人,看棋的也是,更深一層的是,要能把張羅棋局的組織者,也納入局中。若能如此,焉能不火乎?
若以1萬箱柳桃的銷售作為標的,毫無疑問,這次營銷可以打滿分。不過,若要以“佳沃”的深入人心,并植根市場來評價,柳桃營銷還只開了個頭。在過去一年中,“佳沃”在水果領域的投資額已經超過10億元,這個市場,那些不問價格,只重人脈的“沖動型”消費者不是主流,79元一盒四個獼猴桃的價格,也難以進入家庭的持續消費。
畢竟,產品最終是要拿性價比來說話的,最會講故事的企業之一小米能贏得市場,恐怕不光只因它會講故事,而是因為它的價格更有競爭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