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擅長分析事物,女性善用社交技巧,或者說流行看法這么認為。但在工作場合,男性在利用社交關系方面似乎具有優勢。
身為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助理教授、科班出身的心理學家,雷娜?布蘭茲專業從事工作場合非正式交往的研究。盡管商學院在傳授正式技能(撰寫商業計劃書、理解資產負債表或設計企業戰略)方面已創下聲名,但布蘭茲認為,朋友關系網等非正式交往在任何組織中都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她說,男性在利用朋友關系網取得職業優勢方面占據著上風。布蘭茲說,非正式的朋友關系網和彼此建議使員工覺得公司是一個更舒適的工作場所,但這些關系網也會讓公司受益。“員工私交不錯的組織往往在危機中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她說:“人們在危機中表現得更好,原因就在于他們既幫助公司,也幫助自己的朋友。”
她補充道,所有研究都表明,在私人關系很好的公司里,人們工作更投入;而且有大量證據顯示,這種投入給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研究表明,我們傾向于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學術說法為“同質性”。布蘭茲說,這一傾向在男性身上體現得更明顯,也就是說,男人更愿意跟其他男性交朋友。這意味著,即便女性更有可能努力跨越性別鴻溝發展友誼,但相對于男性同事,男性給予女性友情回報的幾率更小。
她接著說,因為高層管理人員中的男性可能多于女性,所以在一個組織內,男人與高層員工交朋友的可能性更大,這對他們的職業前途有益。“女性往往很難成為高層員工的朋友。”
工作上的朋友是你喜歡和信任的人。工作友誼與其他友誼不同,因為在工作中朋友之間往往存在競爭關系。布蘭茲說,最大問題之一是女性面臨著女人味與競爭力的取舍。一位女性的競爭力越大,就越被認為缺乏女人味,這會令人沮喪。“男性根本不用面對這種兩難處境。”
布蘭茲把一個組織中十分重要的一群人稱為“中間人”——那些人跟組織內彼此孤立的圈子都有來往,因而有助于整個組織順暢溝通。布蘭茲說,我們一般把女性視為關系專家,但中間人被視為富于企業家精神,而通常認為這一特質屬于男性。所以,當女性扮演中間人角色時,她們被視為出格,這對她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男性中間人在職業上非常成功。
那么,女性該怎么辦?布蘭茲說,女性需要尋找后援力量,就是能在組織中支持她們的人。“女性需要培育后援力量。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那么去認識公司其他部門的人很可能對你有利。”她說,女性也需要尋求幫助,而資深女性往往樂于提供指導。布蘭茲警告稱:“你需要發展關系,但如果他們看出你有勢利行為,你會受到懲罰。”這條規律對男女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