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摘 要】目前,新疆農業保險還是由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和人保財險共同承擔。2014年人保財險公司對新疆地方提供保險業務,共計為265.2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合計272.23億元,已決賠款13.88億,同比增長58.67%,受益農戶46.79萬戶,戶均賠款2950.47萬元;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為兵團提供業務,累計為28.95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共計162.79億,已決賠款12.47億,同比增長36.48%,受益農戶19.55萬戶,戶均賠款6334.47元。2014年新疆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2.82億,同比增長21.19%,位列全國第一。
【關鍵詞】新疆;農業保險;影響因素
一、農戶對農業保險購買支付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為支持新疆農業的發展,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實施財政補貼政策,對于農戶來說自身承擔的保費大大較少了,根據經濟學供求原理: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可以知道,價格降低可以提高產品的需求量,所以農戶自身承擔的費用降低了,就會加大農戶的購買意愿。實踐表明,政策的實施有效增加了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購買量,也推動了新疆農業保險的發展。
(二)農戶自身因素
1.農戶收入水平
農戶的家庭經濟條件對農業保險的支付意愿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農戶的經濟收入越多,保險費用對農戶家庭的影響越小不會因為保險費用的支出而影響生活質量;一部分農戶收入較低,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的生活中,有購買保險的意愿卻沒有購買的能力。
2.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
大多數的農民對農業保險認知度比較低,并且農民對農業保險的了解方式主要是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然后才是經過親朋好友、領導干部和保險的代理人。
3.農戶的年齡
農戶的年齡和購買農業保險的需求有著一定的關系。一般認為農戶的年齡與其對農業保險的購買意愿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負相關關系。
4.農戶受教育程度
農戶的受教育程度與對保險的接受程度有著很大的影響。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度和購買程度會因受教育的高低而不同。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農戶對保險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就越高,有較強的分散風險的意識,所以購買的意愿也會越強。
(三)保險供給因素
1.農業保險產品的價格
由經濟學的需求理論可知,價格與需求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也就是價格越低時,其需求量也就越高。如果在農業保險的保費中,在購買保險產品時,當保費越低,對農業保險的需求量就會越高;反之,則對農業保險的需求量越低。
2.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
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相對較大時,農民了解的內容也會越多,農民購買保險的意愿也會越大。宣傳力度較小時,農民的認知程度低就會對保險公司產生懷疑,就會減少對保險的需求量。
二、農戶對農業保險購買支付意愿的調查問卷分析
(一)從問卷調查中得出被采訪者的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以伊犁部分農村作為調研對象,具體構成如下:
1.年齡構成:此次調查對象從年齡分布來看,年齡主要是在41-55歲之間,占總數的53%,年齡主要在25-40歲,占總數比例為34%。其他年齡共占12%。
2.學歷構成:調查對象中有67%的農戶是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小學學歷位居第二位占15%。其次是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占18%。由此可以看出,新疆農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3.收入構成:62%的農民家庭的年收入在1-3萬元,家庭收入在3-5萬元以上占35%。其他收入的占3%。
(二)問卷反饋情況
1.農戶的購買意愿最強是當農業保險產品的價格適中時,超出這一適中的價格范圍以后,農業保險產品的需求量就與其價格呈負相關關系,符合需求理論的相關論斷。
2.農民對農業保險的認知越低,農民的購買意愿也就越低,反之,則購買意愿也就越強烈。
3.青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且由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雖然農業生產的經驗不足,但是對于風險的分散意識強烈,以至于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比老年人高。
4.農民的經濟條件處于中等其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最高,因為該收入段的農民既有購買意愿又有購買能力;較低和較高收入階段的農民購買農業保險的意愿都偏低,因為該收入階段的農戶有購買的意愿無購買能力,或者是有購買能力卻無購買意愿。
5.農民接受教育水平越高則購買的意愿也就越強烈。但是上表的相關數據顯示農戶購買的意愿最強烈的是初高中學歷的農戶,其他學歷的農戶購買的意愿比較低。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小學學歷的農民對農業保險了解不是很透徹;大學學歷的農戶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很少留下務農,其面臨的農業生產風險較低;而初高中學歷的農戶大多數都留下在家務農,而對于農業保險的相關知識也有一定的了解。
(三)結論
1.對于新疆省農民來說,對農業保險的認知情況較少,由于險種種類不能滿足農民需求、對農業保險的宣傳不足從而影響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農民對保險公司的信任度也不高,這些都是影響農民沒有愿意購買其保險的因素。
2.新疆地區的農民希望把農業風險降到最低,從而確保保險期望的最大化, 可以通過把自己的田地全部保險, 無論農業是否發生損失,都能確保獲到一定的貨幣財富量。
3.新疆農民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經濟狀況、家庭勞動力人口數、保費率的高低以及農戶面臨風險的大小等因素都與農業保險的需求量有著有較大關系。
三、政策建議
(一)擴大政府宣傳力度,提升新疆農戶保險意識
農民的保險意識與農業保險的發展狀況有著重要關系。在數據中顯示,新疆農戶最相信政府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對于政府來說做好農業保險的宣傳非常重要, 讓農戶清楚意識到參加農業保險不是變相的收費的方式,而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幫助的方法。
(二)設計合理的保險條款,合理確定保險費用
新疆農民在購買農業保險時,也許會因為其中一個款項的不如意而放棄購買,所以農業保險條款的合理設計非常重要。所以要針對不同選擇的農民設計不同類型保單,從而增加農戶對農業保險購買的積極性。調查顯示,農民家庭經濟條件有所差別,對保險費用的承受力也不一樣。建議針對不同需求設定合理的保險費用。
(三)建全新疆農業保險體系,加大政府的財政補貼
為了豐富新疆農業險種類型和提高保險單位的參與性。政府應該和保險公司一起深入了解農村保險的情況,展開廣泛的農業保險業務,為其提供更到位的保險體系。根據當地政府的財政經濟能力以及農業生產形勢,針對投保人提供不一樣的保險費用補貼,增加農戶參加保險的積極性。
(四)新疆農業生產多樣化,增加當地農戶經濟收入
為了農業保險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需要提高農戶的經濟水平。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農作物生產, 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有效發展農村的相關產業, 增加農村的就業率。
(五)注重農業保險的人才培養,提高各項服務水平
農業保險相關從業人員應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自身整體的素質。所以, 應注重對農險人才的管理,使其具有較好的理論知識, 確保適應工作需求更好的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曹承承.浙江省農戶農業保險需求意愿研究[c].浙江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新疆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4.
[3]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