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唐凌
【摘 要】近年來,閩侯縣城鎮建設圍繞“福州新市區”的發展定位,加快同城化發展步伐,然而隨著同城化的不斷加快,一些村民看中此“商機”,未經審批許可,違規占地建房對外銷售(俗稱“隱形房地產”)。閩侯縣人民檢察院主動服務閩侯縣委工作大局,從“兩違”建設可能涉及的職務犯罪中篩選出與違建相關的農電領域職務犯罪為切入點,部署開展專項打擊行動。
【關鍵詞】閩侯縣;同城化;隱形房地產;“兩違”;職務犯罪
閩侯縣歷史悠久,素稱“八閩首邑”,是離省會福州最近的一個縣,獨特的發展歷史、地理區位和生態環境等條件賦予閩侯縣獨特的發展優勢。近年來,閩侯縣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圍繞“福州新市區”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完善“五城一區”的規劃建設,加快同城化發展步伐,然而隨著同城化的不斷加快,一些村民看中此“商機”,未經審批許可,違規占地建房銷售(俗稱“隱形房地產”),企圖趁機“撈一把”,催生了大量的違法建設現象,“兩違”建筑猶如一個“毒瘤”侵蝕著城鄉的肌體,它破壞了城市環境、侵害公共利益,成為城市之痛。
一、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檢察機關責無旁貸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省委、市委、縣委也相繼提出了關于推進“生態閩侯,建設山水江城”的戰略要求,提出了進一步服務政府經濟轉型和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戰略。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閩侯縣院主動服務縣委工作大局,將“保障美麗閩侯”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從“兩違”可能涉及的職務犯罪中篩選出與違建相關的農電領域職務犯罪為切入點,部署開展專項打擊行動。2013年5月起,閩侯縣院一舉查辦了閩侯縣電力局某鎮供電所農電工張甲、張乙、陳丙等十一人受賄案,涉案總金額近百萬元,有力震懾了違章搶建勢頭,在當地引起很大的震動,推動閩侯縣“兩違”綜合治理工作持續深入開展,保障城鎮科學發展,促進“美麗閩侯”建設。
二、全面摸排群眾舉報
2013年3月閩侯縣院在全縣范圍展開相關線索的摸排工作,5月閩侯縣院反貪局便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稱,“在該縣某鎮轄區內存在大量違法建房出售牟利行為,有農電工在收受錢財后為違章建筑違規安裝電表”
接到此線索,閩侯縣院反貪局綜合摸排情況立即分析研究,緊臨市區的該鄉鎮是違法建設的“重災區”。然而根據相關規定,違章建筑不能布線通電及安裝電表,“那么這些違建戶的電表是怎么裝上的呢?”敏銳的反貪局干警意識到害群之馬應該就隱藏在其中,經院領導研究后,反貪干警隨即展開初查。
三、縝密初查抓證據
偵查人員了解到,在營業廳申請電表必須提供身份證、土地證、房屋產權證等相關權屬證明,那么違章建筑哪來的權屬證明呢?帶著疑問,偵查人員喬裝成看房人來到該鎮了解情況。從村民口中得知,一個叫陳甲的男子手上有很多套違建房要出手。于是偵查人員又以看房人的身份接觸 “隱性房地產”的承建人陳甲,陳甲向偵查人員介紹了手上的房子,當偵查人員擔憂沒法通電時,陳甲承諾只要給錢就能安裝電表。
陳甲頗為得意地說“安裝一個電表差不多3000元,只要提供一下身份證就行,其他我們幫你搞定”。
那么陳甲與農電工到底存在著怎樣的利益關系?農電工又是怎么替違建戶安裝電表呢?
偵查人員從供電所調取相關用戶檔案,通過一份一份的手工翻閱、辨認,發現用電戶檔案材料的產權證明有明顯造假痕跡。結合外圍摸排情況,陳甲和供電所用電班長張甲進入辦案人員的視野,偵查員們果斷抓住戰機,順藤摸瓜,大家兵分兩路,同時控制張甲及陳甲,進行突擊審訊,在扎實的書證面前,兩人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四、見不得光的“默契”
原來,2011-2012年間,該鎮部分行政村的個別村民未經審批許可,在當地違規占地建房并對外銷售,而違章建筑無法布線通電及安裝電表,于是陳甲找負責該片區供電業務的張甲商量并利用決定借此機會,利用張甲的職務之便,在從事供電業務過程中違規操作為相關違建戶安裝電表,并向違建戶以每戶2000-3000元不等的價格索要好處費,從中牟利。張甲單獨和伙同陳甲共同非法收受他人9萬余元,歸個人使用。張甲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陳甲也被以受賄罪判處3年6個月徒刑。
張甲被檢察機關羈押審查后,該鎮供電所多名農電工以各種理由拒絕繼續到崗上班甚至“徹底失聯”,這一反常舉動令辦案人員意識到在背后還有更多的暗流在涌動,反貪局隨即在該供電所召開政策宣講會,闡明形勢政策,并印發“告知有關人員家屬書”發放給“失聯”農電工家屬及其社會關系人,還組織閩侯縣電業局的工作人員前往旁聽張甲的庭審過程后,“失聯”農電工陳丙主動向檢察院投案自首。陳丙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緩期三年。
五、深挖疑點牽出窩串案
在上述案件辦理過程中,反貪干警在途經該鎮一跨江大橋附近時看到成片的工業廠房,“按照規劃,生活居民區不應該有大面積工業廠房存在的”,經偵查人員初步勘查該區域共有違章廠房40多座,總建筑面積超過60000平方米,廠房外如同蛛網般雜亂無章的電線以及隨意懸掛的電表令人觸目驚心,這些三相電表又是如何安裝的,又是由誰來安裝的,似乎又跟農電工脫不了干系?檢察官敏銳的辦案直覺意識到此中定有蹊蹺。
為擴大戰果,閩侯縣院馬上組織偵查人員再次喬裝成抄表工進入該村展開秘密調查,還親自爬上電線桿查抄三相電表號。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名可疑光頭男子長時間盯梢尾隨辦案人員,知情人透露此人在當地擁有違建廠房,大大增加了偵查人員對此人的懷疑,于是,偵查人員當即決定將此男子帶回調查,經過詢問該男子承認自己在此處擁有三處違建廠房,總面積共7000多平方米,同時交待了他是送錢給負責該片的農電工張乙得以安裝三相電表的,很快辦案人員就將已經畏罪潛逃的張乙抓獲歸案,張乙只是一名看似不起眼的普通的農電工,但他卻“充分”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采取偽造、變造申請審批材料的方法,以每臺20000-35000元不等向違章廠房業主收取好處費違規安裝三相電表,受賄金額達10萬余元,最終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緊接著閩侯縣人民檢察院調集大批辦案力量進駐該村逐一展開調查,由此深挖擴大,隨后又陸續立案偵辦了張某、蘭某等七人。
六、重預防鞏固辦案效果
本次查辦的電力系統窩竄案,由于偵查策略得當,偵查措施運用到位,大膽使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此系列案從偵結到起訴、判決,所有訴訟階段認定的犯罪事實全部一致。其辦案經驗對其他兄弟檢察院查辦類似案件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
為從源頭上治理腐敗,規范農電工的管理,保障供電行業健康發展,閩侯縣院結合查辦的農電工職務犯罪案件的經驗,就農電工職務犯罪產生的原因、特點進行了系統分析,深入調研,提出了預防農電工職務犯罪的檢察建議,建議電力系統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對農電工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兌現獎懲,依法加大打擊力度,震懾犯罪。
違章建筑貽害無窮、荼毒四方,只有清除“毒瘤”,挖出深藏在犯罪行為背后的“保護傘”和“利益鏈”,人民才可安居樂業。通過辦案斬斷“兩違”背后的利益支撐鏈條,強有力的打擊違建冒頭之風,為推進閩侯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