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 要】朋輩輔導在加強醫學獨立學院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種新形勢,也是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有益補充。本文以朋輩輔導為主線,根據醫學獨立學院新生的特點分析其朋輩輔導應用的優勢,并提出三點建議,使朋輩輔導在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科學化、精細化。
【關鍵詞】朋輩輔導;醫學獨立學院新生;適應性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獨立學院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已呈現出相對獨特的群體特點。醫學獨立學院的大一學生既有一般新生的共性,又有獨立院校發展壓力大,學生入學底子差,醫學專業知識難,學生的未來職業與醫患關系緊密聯系等特殊性,使原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受到了劇烈沖擊。以往延續多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容易在學習及人際交往方面產生壓力,從而導致壓抑、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引發各種問題。
朋輩輔導(peer counseling)又稱“準心理咨詢”、“朋輩心理咨詢”等,是指非專業化心理工作者經過選拔、培訓和督導向年齡、地位相當的求助者提供具有心理調節、咨詢和教育功能的人際幫助過程。實踐證明,朋輩心理輔導作為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學新生完成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一、醫學獨立學院新生的主要特點
(一)專業思想不穩定,學習內容和方法的不適應
“學醫又怕醫”是醫學院校學生特有的思想問題。由于醫學生畢業后要將在各個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醫療服務和醫學科研工作,其崗位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給新入校學生帶來一定的思想壓力。除此之外,醫學生的專業課程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專業性極強,和高中階段接觸的課程有相當大的不同。尤其是醫學新生剛進入大學,面臨的課程比較專業,難度較大,學習任務較重,容易產生強迫、焦慮情緒,尤其體現在解剖學,醫用化學等專業課程上。使他們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和學習目標的改變,部分新生感到不適應,往往表現茫然無緒。
(二)對獨立學院培養教育模式不適應
獨立學院注意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區別于高職院校以及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有著自身的特點,這個特點在于他們的知識結構比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型人才更加完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更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比普通高校的研究性人才更強,能夠更快的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對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對其廣博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此類教育模式和中學時期應試教育的培養模式大相徑庭,加之大學教學方式同他們熟悉的中學教學方式有顯著差別,部分新入校學生一時不能適應探究參與的教學組織形式,思維啟迪的課程設置方式,容易產生心理壓力。
(三)思想壓力大、自卑感強,缺乏好的自我效能感
獨立學院學生由于高考成績總分不高,錄入三本院校后,在思想上壓力一般都比較大,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這種僅僅因為沒有考上大學而彌漫在獨立高校學生心頭的差異陰影一時間很難消除,同時,思想包袱沉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在其內心世界里,既對往日學習有悔恨,也對現實不知所措。加之大學里優秀者云集,部分學生無法找到價值感,對未來既有向往和信心,又有迷茫、困惑。
二、朋輩輔導對解決新生適應問題的積極作用
(一)促進大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提高適應性
朋輩輔導員來源于同齡人,與新生有著相似的成長社會背景以及類似的思維特點。一些其他人很難理解的表達方式,看待問題的方法,乃至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同輩人那里都容易得到理解和共鳴,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情緒的支持撫慰效果和效率。同時他們已有的大學生活經驗能夠有效地幫助新生快速認識并了解大學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包括熟悉并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因而朋輩輔導員更能貼近新生所面對的實際問題,效果往往好于整體規模化教育,容易實現從知情意信到行轉變,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有利于了解情況、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朋輩輔導能很大程度上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早發現,多發現防止各種心理問題引起的意外事件發生。大學新生遇到突發困難時,不可避免的擔心如果告知大學里的輔導員、班主任或者室友,可能對自己以后不利或者有看法。對于個別設計個人隱私的問題,甚至還會有羞恥感,如果通過QQ或者微信向高年級的朋輩輔導員尋求幫助,顧忌就會少。因此,朋輩輔導員的設立,有助于輔導員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
(三)有利于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模范示范作用,增強教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
朋輩輔導員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引導學弟學妹完成“中學生”向“大學生”較色的轉變,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定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正確處理專業學習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指導學弟學妹們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學習轉變,探尋事宜的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朋輩輔導在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的應用
(一)嚴把入口關,做好朋輩輔導員的培訓與選拔工作
在朋輩輔導的應用當中,朋輩輔導員的素質起著關鍵性的決定作用。遴選優秀的朋輩輔導員應遵循先培養后選拔的模式,通過個人申請,班級推薦和全院遴選,選拔出有愛心、熱心、耐心、責任心的同學進行培訓。整個培訓內容涉及校園危機干預、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際交往技巧以及學生開展活動的安全事項等。對經過培訓期的同學進行筆試及面試,結合其日常表現選拔出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干部擔任朋輩輔導員,使其在朋輩輔導過程中目標更加明確,方法更加適當,并根據其相對應的新生制定相應的輔導計劃,全面提升朋輩輔導的效果。
(二)狠抓質量關,做好朋輩輔導員的教育與管理工作
朋輩輔導員的工作期限為一年,針對學生工作情況,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及探討會,交流探討工作體會,使他們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角色轉變入手,指導他們拔高自身角度,擺正位置,積極協助輔導員老師做好班級學生思想政治引導工作。以定期培訓為抓手,邀請校內外專家對其進行培訓,并及時指導他們的工作。同時,以定期經驗交流為路徑,積極做好朋輩輔導員的工作總結和交流,并把經驗交流形成文字,指導下一屆朋輩輔導員的工作,達到良性循環。
(三)通暢出口關,做好朋輩輔導員的考核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朋輩輔導員開展朋輩輔導活動時,要在專職輔導員的指導下進行,雙方緊密配合,相輔相成,同時建立健全朋輩輔導制度,讓朋輩輔導有章可循。在注重考核的基礎上,并根據考核結果在合理范圍內對學生干部進行適度“賞勤罰懶”,對于不符合朋輩輔導員位置要求的同學進行罷免或調整,重組朋輩輔導隊伍,形成公平的競爭環境。對優秀的朋輩輔導員進行激勵,一方面,從精神層面進行激勵教育,提升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另一方面,合理增加評獎評優的渠道,對優秀的朋輩輔導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和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新生入學教育朋輩輔導的整體質量。
總之,因為醫學院校的特殊性,大學新生會遇到比其他院校新生更多,更復雜的情況,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而實踐表明,朋輩輔導具有實施方式多樣化,實踐效果突出化等特點,對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如何有效的在醫學獨立院校新生中開展朋輩輔導,發揮朋輩輔導員這一高校第五支高校學生工作隊伍的戰斗力,使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環境,不僅是醫學院校的基本目標,也是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汪雋,王河.大學生朋輩輔導探析[J].皖西學院學報,2012(4)67-69.
[2]衛巍.朋輩輔導在大一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的應用[J].中北大學學報,2011,27 174-177。
[3]范婷.淺議獨立學院新生入學教育[J]. 科技教育,2014(09):180-181.
[4]傅能榮.“90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朋輩輔導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1):11-14.
[5]陰山燕,許夢晨,溫子棟等. 醫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4):2582-2584.
[6]王英國,黃磊.大學生朋輩輔導及其實施[J]. 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