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學術英語是大學先修課程的一門。在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有利于中學與大學的英語知識貫通,對學生英語學習有利。但是,這門課程在開設過程中遭遇部分困境,如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較難,授課教師水平有差距,學生接受程度不一。這些困境應及時予以解決。這樣才能保證通用學術英語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大學先修課程;通用學術英語;中學
一、大學先修課程與通用學術英語的概念界定
(一)大學先修課程的概念
大學先修課程的概念最早是美國學者提出的,英文是Advanced Placement(簡稱:AP)指的是“在高中階段開設的、達到大學學術標準與學業水平的課程,供高中學生選修,在大學先修課程教學結束后參加并通過全美統一組織的大學先修考試,學生可在升入大學之前獲得大學認可的學分,或獲準進一步升入高級課程的學習的課程”。在我國,大學先修課程的概念主要由中國教育學會提出并推廣,其英文是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簡稱:CAP)指的是“讓學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觸大學課程內容,接受大學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的訓練,讓學生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水平和興趣的教育,幫助其為大學學習乃至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同時也為深化我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課程”。
(二)通用學術英語的概念
通用學術英語的概念是在上文中國大學先修課程的概念提出之后產生的。它也是由中國教育學會定義并推廣的。通用學術英語以提高學生英語學術研究論文讀寫能力為目標,精心挑選閱讀素材,巧妙安排各單元的寫作重點,循序漸進幫助學生了解研究論文的基本框架、寫作原則和寫作技巧,最終使學生能獨立完成以IMRD格式為標準框架、以APA格式為基本要求的英語研究論文寫作任務。
二、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的背景
為落實“樹立系統培養的觀念,推進小學,中學,大學的有機銜接,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精神,中國教育學會針對目前我國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之間銜接存在斷層,高中優秀人才缺乏多樣性,聯合國內多所知名大學,一流高中及教育科研服務機構共同組織實施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從2014年9月起,全國首批試點校開設的課程就有通用學術英語。
三、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的困境
(一)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較難
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最大的困境便是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從理論上講,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具有良好銜接效果。其知識體系、培養目標都是連續而發展的,不應該存在銜接困難的現象。然而,據筆者所在教研室英語老師反映,不少中學英語教師都感覺開設通用學術英語之后授課難度加大了,容易出現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錯位或者斷層的現象。
(二)授課教師水平差異較大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雖然倡導在中學要開設英語選修課,但由于缺乏師資,特別是受授課教師自身素質所限,各個學校的英語選修課(影視欣賞除外)開設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通用學術英語作為中學的一門選修課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各個中學的通用學術英語授課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中學請的是大學英語教授,有的中學則是中學任課英語老師。這樣通用學術英語授課老師水平差異較大將直接影響授課效果。
(三)學生接受程度不一
由于資源的開放,培訓渠道的多元化,現在很多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途徑也呈多元化趨勢。一是為應付高考參加的傳統同步或備考補習;二是跟本族語的人練習口語聽力;三是為到國外留學或交流而進行的各類語言測試培訓,如托福,雅思等。鑒于此,中學英語教學面臨尷尬:英語程度差的學生覺得課程太難,跟不上;而很多其他的學生又覺得課程缺乏挑戰性。這直接導致學生對通用學術英語課程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出現較大差距。
四、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的對策
(一)找到中學課程和大學課程的銜接點
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習得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優化情感態度,培養國際視野。而《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也明確規定,要求學生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能閱讀所需專業的綜述性文獻”。因此,筆者認為在中學要有效開展通用學術英語教學,必須要找到中學課程和通用學術英語的結合點。例如將奧賽學科的專業學習、國際部的雅思,托福考試學習與通用學術英語的課程學習是進行銜接點。
(二)以大學英語教學的共性為基礎,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習得語言理論告訴我們最好的語言教學方式是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浸泡”或“暴露”在修習的語言環境中。因此,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課程應以大學英語教學的共性為基礎,構建新型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換言之,中學英語教學包括普通英語課程教學以及通用學術英語教學都應以學生為中心,采取體驗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中學生的體驗偏重生活,普通語言體驗,而通用學術英語的體驗探究應該是重視技能產出(productive skills- driven) 和學術結果呈現,如poster presentation 等。在中學開設通用學術英語課程,可以在這些共性的基礎上側重強調文獻的閱讀以及研究報告,調查問卷的英文撰寫。
【參考文獻】
[1]譚娟.21世紀美國高中課程改革的三大謬論及剖駁[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12):6-9
[2]趙正元.北京擬在高中開設大學先修課程[N].中國教育報.2011(2)
[3]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羅組兵,陳方.高中開設大學先修課程的困境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14(9)
【作者簡介】
尹一兵(1969-),男,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