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敏
【摘 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關于個性化閱讀教學談幾點認識與做法。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優化閱讀;享受閱讀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文本的解讀方式應是開放式的、多元化的、個性化的。”那么,如何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呢?
一、自主閱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發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時空,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 給足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1.給足時間
教師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每節課的閱讀時間表。要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深入閱讀時,要留足時間讓學生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真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如教學《小丑的眼淚》一文時,教師創設具體的學習情境后,先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課文,再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小丑的偉大?由于保證了充足的閱讀時間,在交流中都有獨特的見解。
2.給足空間
閱讀活動,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保證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給足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為此我們根據年級、教材特點和學生一起制定了課堂閱讀量化表,每節課后教師都要認真填寫表格,如每個孩子的閱讀時間、閱讀量、閱讀水平等,教師對照表格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一方面有利于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教師針對差異學生進行輔導,使孩子們站在屬于自己的閱讀舞臺。
二、正確引領,尊重學生內心獨特的閱讀感受
新課標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1.正確引導,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
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不是學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學會了什么,而是學生是否以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參與課堂。如閱讀《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物,談談對他們的看法。孩子們暢談孫悟空、唐僧、豬八戒,也有的說到了白骨精。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水到渠成地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
2.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閱讀既然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那么,學生自然可以依據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如《小丑的眼淚》一課教學,目的是通過小丑的滑稽表演和小女孩的情緒變化等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到小丑的善良和偉大。可當孩子們交流感受時,并沒完全被教師的預案牽著走,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了小丑的善良,因為他親自跑到小女孩家中為她表演;有的說小丑偉大,他用自己的滑稽表演給小女孩帶來了光明;有的說小女孩懦弱,應該像海倫·凱勒那樣勇敢的面對生活……孩子們獨特的閱讀感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教師要幫助他們進行篩選,把有價值的資料儲存到書香銀行。
三、優化閱讀,讓孩子們享受讀書的快樂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1.開設閱讀課,為學生科學閱讀保駕護航
為使學生能大量進行課外閱讀,教師有必要進行相關閱讀方法指導。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開設閱讀指導課,為學生科學閱讀保駕護航。我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1)閱讀序文和目錄指導;(2)工具書使用指導;(3)閱讀參考資料指導;(4)閱讀方法指導;(5)做“讀書卡”指導。在這里介紹一下“做讀書卡指導”。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讀書卡做成各種形狀并進行裝飾,然后在上面記下書名或文題、主要內容、句段品讀等內容。學生為了完成讀書卡,必定會仔細閱讀文章。老師還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空間——每篇文章都讓多個學生展示自己所做的讀書卡,并且給予評價和點撥。
2.組織課前、課后資料搜集,拓展閱讀范圍
課前閱讀,幫助理解文本。在學習新課前,教師組織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并記錄到“拓展閱讀記錄冊”中,為更好地進行課內學習打下基礎。如:教學《向命運挑戰》一課前讓學生搜集與主人公霍金有相同命運的人物及事跡;學生們通過課外閱讀,搜集到了大量資料,如海倫.凱勒、奧斯特洛夫斯基、吳運鐸、張海迪,這些資料的搜集為學生學習霍金敢于向殘酷命運挑戰的精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課后拓展,豐富學習資源。一篇課文學完后,當學生意猶未盡,教師會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使閱讀向課外延伸;六年級語文教師在學完《小丑的眼淚》這篇課文后,向學生推薦了《觸摸春天》、《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作品,讓孩子們感受盲人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這個世界不僅需要他們自己去創造,更需要我們用愛心和耐心去幫助他們,這樣課內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拓展了閱讀的寬度。
3.組織編寫作品集,享受讀書成就感。學生們最能享受讀書成就感的就算他們制作的作文集了。這些文集各具特色:有每個學生的個人文集,還有根據不同習作內容編輯在一起的集體文集;有低年級的《我最得意的一句話》《揚帆起航》,也有中高年級的讀書筆記、《星星草》等文集(自2008年開始,《星星草》已經陪我們走過了五個春秋)作品集的編寫真正使孩子們一步步邁向閱讀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安國市門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