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俠,司麗華
(東北石油大學 檔案館,黑龍江 大慶 163318)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重要任務是要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高校人才培養的工作系統中占據著“生命線”的地位。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當前高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緊迫問題。因此,我們應針對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深刻變化,對出現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新趨勢、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與時俱進地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予以創新,不斷探索和發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努力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高校檔案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它不僅是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原始記錄,而且是學校發展歷史進程中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其中蘊含著許多生動多樣,博大精深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和有效途徑。因此,高校檔案工作者努力探索利用高校檔案作為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發掘檔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檔案面向全體師生員工,特別是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高校檔案是學校歷史發展的真實記錄,一般具有原始記錄屬性和信息屬性。它是對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的原始記載,通過文字資料、影相、照片、錄音等多種形式真實的記錄和反映了檔案發生時的思想、行為和過程。借助這些文字、圖像、聲音能夠客觀地反映事實,真實地再現事件發生時的情況原貌。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內容真實可靠的信息資源,可以為今后處理重要問題提供證明、考察、評判的依據。這些信息資源經過利用者的加工整理,可以成為再生性信息資源,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實用價值。
高校檔案具有生動性和直觀性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檔案的載體形式也日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各種檔案載體能從多角度、全方位、深層面、寬領域,立體、直觀、生動地再現檔案生成時的學校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和學生活動情況,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易于被學生接受。
高校檔案是沒有經過任何人為加工的,第一手的事實材料。它記載了高校在各個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真實反映了高校的發展歷史及變遷的全過程,承載著不同時期的高校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光輝史篇。高校檔案的價值性主要體現在它的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上。高校檔案作為一種原始的記錄憑證,它的數量巨大、內容豐富、作用廣泛,是全社會共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日趨完善、社會檔案意識的不斷增強、公眾對檔案利用需求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充分地顯現出高校檔案的社會價值。它不僅具有滿足高等教育自身的建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同時具有繼承、借鑒和憑證的作用。高校檔案的價值性還體現在它的實用價值上,如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需要,這些都是高校檔案價值性的充分體現。
首先,高校檔案在內容上呈現出多樣性與綜合性的特點。高校檔案涵蓋了學校教學、管理、人事、科研、招生等各方面活動,在內容上分為教學類、科研類、財務類、基建類、黨群類、行政類、儀器設備類、出版物類等11類檔案。其次,在形式載體上高校檔案的也呈現出多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檔案材料包括紙質檔案、照片檔案、錄像(錄音)檔案、電子檔案、光盤檔案、聲相檔案等多種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進行。載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土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不同選擇相應的、適合的載體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高校檔案的載體形式是多種多樣,它承載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內容、任務等信息。如在檔案管理中滲透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載體;各種參觀、展覽活動體現出滲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特點,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載體;檔案文化中體現的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等內涵,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檔案館陳列的各種榮譽證書、獎牌、獎杯、錦旗以及學校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在科研中取得的豐碩成果,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載體。通過這些管理載體、活動載體、文化載體、物質載體等多種形式,將高校檔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內容、方法等一一展現出來。因此,可以說高校檔案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實的載體。
高校檔案種類齊全,范圍廣泛,內容豐富、生動鮮活。檔案本身就蘊涵著寶貴的精神財富,蘊涵著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許多生動直觀的教育素材。例如,高校檔案真實地記錄了學校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團結奮斗的辦學歷程;辦學路上取得殊譽與教訓;承載了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既有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作風,又體現了許多可歌可泣、辛勤耕耘、獻身教育事業的動人事跡。可以說,高校檔案就是一部真實、生動翔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書,運用高校檔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我們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簡單、單調,注重灌輸而輕視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自然達不到最佳效果。利用高校檔案資料,充分發揮檔案的思想教育作用,能夠增強其感染力。如通過參觀檔案陳列室、校史館,舉辦檔案專題展覽、先進人物專題展覽、知名校友專題展覽等方式,能夠使學生了解學校悠久的歷史和光榮傳統,對祖國和學校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不禁油然而生,激發學生愛國榮校的熱情。在自然而然中讓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入耳”,而且還可以“入腦”、“入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部第27號令中指出,“利用檔案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宣傳活動,對檔案中的文化教育功能予以充分發揮;有條件的高校檔案機構可以申請創設愛國教育基地。”對學生開展教育,高校檔案部門可以探索以創設教育基地的形式為學生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平臺。第一,檔案工作者應認識到高校檔案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讓庫房中多年沉寂的珍貴史料變為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變成一本流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書。第二,檔案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出高校檔案思想政治教育的潛力,深入細致的研究館藏檔案,挖掘出具有愛國主義、愛校的珍貴史料,對學生展開愛國主義教育。第三,檔案工作者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豐富珍貴的檔案資源來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資料的分類整理,定期舉辦各種陳列、專題展覽、組織學生進行校史參觀等,讓學生在親身感受中了解學校發展變化的歷史,認識學校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第四,檔案工作者要努力搭建社會實踐平臺,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和實習機會,讓學生參與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讓學生在接觸史料的過程中,在整理、分類、裝訂、輸入目錄等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對檔案有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將檔案館辦成學校的文化教育實習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如教師的科研成果、學術專著、科學發明,不斷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創作熱情。高校檔案館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平臺,不僅能讓學生親身體驗與感受學校的發展歷程和成就,感受到檔案文化的魅力,而且能使學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首先,加強高校領導者檔案意識。檔案工作要發展,學校的各級領導首先要強化其檔案意識,重視和支持檔案工作。因此,高校要把檔案工作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之中,確定由一名校長或院長分管,并列入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和解決檔案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使檔案工作的發展與學校的各項工作相協調。只有高校領導者的檔案意識不斷增強,才能為高校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如何利用高校檔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條件。
其次,加強檔案工作者的檔案意識。檔案工作者檔案意識的高低對檔案的收集、整理、利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來強化檔案工作者的檔案意識。第一,高校應加強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檔案工作者進一步認識到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做好檔案的立卷、歸檔工作。第二,強化高校檔案工作者參與意識,關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地投身到各種活動中去,在各種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從中收集、選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檔案信息。第三,深化檔案工作者對檔案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難點,深入挖掘出檔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加強檔案宣傳力度,強化師生檔案意識。第一,采取多種形式宣傳高校檔案,運用學校網站、報刊、電視臺等多種手段,介紹本校檔案工作動態,深入挖掘、報道宣傳本校歷史檔案中的愛國人士、科學家、發明家、著名校友等名人的先進事跡,從而達到激勵師生員工的目的。第二,利用五四青年節、黨的生日、國慶節、校慶等時機向師生展示宣傳高校檔案,加強他們對檔案的認識,努力營造教育氛圍。
檔案的收集是檔案工作的基礎和起點,是豐富檔案內容,優化檔案結構的重要途徑。目前高校檔案的搜集還達不到完整、系統、準確,檔案材料一般按照《高校檔案實體分類規范》進行搜集整理,很多材料沒有包括在其范圍之內,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多樣化的要求不能完全適應。為此,高校應拓寬檔案的收集范圍,把觸角延伸到學校的各個部門,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現代技術手段把應該搜集的信息資源納入館藏中,努力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動的教育素材。探索建立誠信檔案、名人檔案、心理健康檔案等形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建立個人誠信檔案。誠信就是要求誠懇待人,信守諾言。人無信、則不立。誠信是道德建設的基礎和根本,是一個人做人的準則。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誠信教育,有必要建立個人誠信檔案。個人誠信檔案在內容上可以囊括學習誠信、生活誠信、經濟誠信、就業誠信等各方面。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能夠強化學生自我的誠信意識,幫助學生自覺遵守諾言,維護自己良好的信用,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關注自己的誠信形象。誠信檔案的建立能夠在無形中約束學生在學習、經濟、生活、擇業等各個方面的行為,將信守承諾意識逐漸內化成為自己的具體行動,明確什么可為而什么不可為,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目的,使其成為一個講信用、守承諾的人,自然而然其思想道德素質得以提高。
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許多大學生表現出與變化的環境不相適應的狀況,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呈現出日益增多的趨勢。因此,要通過積極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形式,及時、準確地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個性特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排查。只有準確地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心理變化,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其予以心理疏導,才能做到有效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完整、系統、準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有利于大學生進行自我調節。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是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依據。只有大學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再次,建立知名校友檔案。校友資源是各高校得天獨厚的無形資產,對高校的發展建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應重視校友資源為學校發展服務,探索建立知名校友檔案。知名校友檔案中蘊含著獨特而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對學生深化教育的一部重要素材。如他們在校期間的成績單、學籍卡、榮譽證書等一系列實物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求學路上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的成長、成才的歷程。通過挖掘和宣傳優秀的知名校友的先進事跡,能夠更好地貼近學生,使這些在校學生學習的楷模與榜樣,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引發學生的認同感,激發他們全面發展、立志成才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只有收集盡更多更豐富的多載體的校友信息資源,才能促進校友與學校、校友和校友、校友與教師、校友與學生之間的全面溝通與互動,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開發、利用校友人物資源,為學校建設發展服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1]陸懿琦.新時期高校檔案利用服務工作初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