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兆宏
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思路問題,文章主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教學角色、實驗課形式、教學模式種類、教學目標確定四個方面敘述了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第二部分討論了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創新思路,具體包括: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設定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確立多元化教學目標;鼓勵學生向書本或老師質問。第三部分綜述全文。
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思路創新教學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角色的定位不當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那支白色的粉筆如同一把犁在黑板上耕耘著,學生在課堂上收獲老師辛勤勞作的結果。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著非常扎實的基礎知識,但是靈活應用的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創新的精神。課程改革后,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計算題目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有自己的思維,而良好的思維方式不是教出來的,而是不斷引導、輔佐、培養出來的。古話說“教的曲兒唱不得”,所以當下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作曲”,而這個創作的過程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對于學生在課堂上隨機提問的問題,教師常常以與本節課教學無關等回應學生,這對學生發展創新能力非常不利,直接打擊了學生的求知欲,長期以往,學生會養成“謹遵師父教誨”的學習習慣,無形當中壓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對此現象,為了不浪費課堂時間,教師可以簡要指出問題的研究方向,這樣既沒有影響教學進度,又讓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實驗課流于形式
在一般的物理教學中,都由理論課和試驗課兩個部分有機組成。一般來說,通過理論課的學習和學生的課下預習,在試驗課上,學生應該有很多的自主探究時間。然而,事實上實驗課的前半節,還是由老師在對試驗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述。這不僅剝奪了學生試驗的時間,還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另外,試驗室基本不會對外開放,對于熱愛學習的學生沒有進行實驗的場所,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被迫終止。這種形式化的試驗僅僅完成了課程內容設置的要求,沒有從根本上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研究學習提供場所的作用。
(三)教學模式單一
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目前課堂教學都沒有免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常常是知識點加課上練習加課下作業的教學模式,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只是注重知識傳授,無視了知識的前因后果。大部分中國學生本身就缺乏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意識,如果學生養成了這種學習習慣,對于將來大學和研究生的學習方式有非常嚴重的負向影響。所以,作為物理啟蒙課程的初中物理一定要注重探究性教學模式和情境式教學模式的開展。
(四)教學目標單一
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學習目的的影響,很多物理課堂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基礎知識。這種教學目標培養出來的學生是性能超強的解題機器和存儲量很高的概念分析儀。生活生產中處處有物理知識,物理學領域中的杰出科學家本身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關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這些方面的內容并沒有在實際教學課堂上體現出來。
二、初中物理教學課改后的教學思路
(一)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當然要求老師要主導課堂的方向,不能讓學生“眾說紛紜”。打破學生對教學進度的嚴格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給學生學習內容選擇的自由度,教師進行答疑。
(二)設定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沒有興趣,心中沒有問題,沒有切實需要,就沒有探究的動力。現代教育技術要充分應用到課堂上來,利用多媒體平臺,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網絡資源的利用可以把教學和實際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網絡中的視頻、圖片、新聞報道“聲形兼備”,更新速度快,直指事實,能引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有責任感。物理在初中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社會上是一門重要的科學,物理相關技術應用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學生從小拓寬知識視野,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正是新課改教學目標所要求的。
(三)教學模式多元化
1.探究性教學模式的開展。初中物理知識結構,要注重探究性學習,教師在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實踐性教學中,教學有效開展的關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主導課堂,協調合作,確保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思維的鍛煉,從而形成創新能力。
2.實踐性教學模式的開展。初中物理知識源于生活,新課改要求物理教學,合理開展實踐性教學,補充課堂教學,由課堂轉換到自然環境。所以要求教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以及指導能力,實踐教學同樣需要明確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傳統教學中,教學目標比較單一,一般只是對知識的識記,對知識點的記憶,根據考試大綱,把對應知識印入腦海。學生追求解題速度快,解題準確度高。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幾乎是“物理解題神器”。學生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應該采用什么方法進行試驗,要設計什么樣是試驗過程,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第一反應是請教老師。所以要對學生的試驗技能、思考問題的角度、做事的方法多維度培養。
(五)鼓勵學生質問
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對知識產生質疑,然后分析問題,尋找原因,鍛煉學生創新能力。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問的問題和教學內容沒有關系,這時候要引導學生“書歸正傳”,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的做法。相反,教師如果對提出這類問題的學生進行批評,并且不告訴學生提問偏差在哪里,會大大減少學生學習的熱情。久而久之,學生會變得不敢提問,然后不愿意提問,最終也不可能培養出有效提問的能力。
三、結語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才,人才要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學在不斷的改革。按照新課改的具體內容,物理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想辦法讓學習主動學習。教學成果受到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影響,不同時代的學情是不同的,所以,教師要在教學課堂上“量體裁衣”“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劉重.淺議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建構[J].科學中國人,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