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縣國土資源局 包日李
全面推行“多證聯辦”制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泰順縣國土資源局 包日李

實行房地產“多證聯辦”制度是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率、體現行政審批平臺集中優勢的重要手段,是進一步整合部門資源、創新行政審批辦件模式的有效載體,有利于精簡審批環節,提升服務效能,提高辦事效率,節約政務成本,方便企業群眾辦事。
自2015年1月份開始,泰順國土資源局按照《溫州市房地產“多證聯辦”工作實施方案》(溫政辦〔2014〕59號)文件精神,創新審批服務機制,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水平,泰順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聯合縣國土資源、住建、地稅等部門在行政審批中心四樓專門設置“多證聯辦”窗口;通過整合部門資源,優化內部操作流程,將商品房登記涉及的房屋所有權證、契證、國有土地使用證等證件辦理實行“一次性告知、統一受理、內部流轉、統一收費、統一發證”的服務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壓縮辦證時限,真正體現“優質高效、便民利民”的服務宗旨。
為確保“多證聯辦”工作機制真正落到實處,泰順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按照《溫州市房地產“多證聯辦”工作實施方案》,切實推進部門職能歸并,提高審批窗口事項的集中度和授權度,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機構履職,一枚印章審批”模式,優化審批流程,理順內部關系,建立便捷、順暢的“微循環”。對納入聯辦窗口的單位職責作了明確分工,確定部門窗口具體責任人,對辦理程序進行規范,對辦理時限進行硬性規定。“多證聯辦”窗口按照工作要求,一次性告知、一次性統一受理收集辦理相關證件所需的全部資料。申報資料由首次受理的縣住建部門負責受理核對,經縣住建部門牽頭的“多證聯辦”窗口負責核對并加蓋“多證聯辦窗口資料核對章”后,將相關資料按要求分類整理,分別發送給縣地稅、國土資源等相關登記部門窗口,按照“一門受理、內部流轉、同步審批、統一發證”的工作流程,后續部門不再重復核對資料。申請人按照規定繳納相關規費后,在“多證聯辦”窗口直接領取《契證》《房屋所有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
“多證聯辦”窗口實行“統一地點、統一告知、統一受理、內部流轉、資料共享、統一發證”的服務模式,對“三次進件、三次交費、三次領證”進行大幅簡化,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而且辦理過程全程由“多證聯辦”窗口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代為“包辦”,改變了過去申請人在部門窗口之間來回奔波的狀況,真正做到了將麻煩留給政府,把方便帶給群眾。按照《溫州市房地產“多證聯辦”工作實施方案》,國有土地使用證已明確標明房產坐落位置的,可不粘貼“土地宗地圖”,權利人若想了解(或舉證)所在宗地的四至界址,可持土地證原件或本人身份證到國土資源部門查詢、復印宗地圖。房產登記時不再對申請人婚姻關系進行直接審查,登記部門根據依申請登記的原則(即當事人自愿申請房屋登記的原則)和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即合同、發票等權利取得證明材料記載的權力人與房屋權利申請人一致的原則)辦理房屋登記。如申請人提交錯誤、虛假的資料申請房屋登記,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后果。
認真貫徹落實“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深入實施“轉作風、強服務、嚴管理、促規范”工作落實年活動,全面加強行政審批窗口政風行風建設,加強審批窗口人員業務培訓,創新服務手段。圍繞“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機關效能建設目標,著力構建與權力清單相配套的職責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國土資源部門職責體系,在確保依法行政審批質量前提下,加快審批速度,力求做到辦得公、辦得快、辦得好、辦得廉,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根據《溫州市房地產“多證聯辦”工作實施方案》,“多證聯辦”窗口實行“一門進一門出”,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服務效能,大幅壓縮辦證時限,切實便民利民。按照此前的辦證程序,辦證群眾得分別到地稅部門辦理契證、房管部門辦理房產證、國土部門辦理土地證以及各部門開戶銀行繳費,由于各部門和各銀行相互割裂,又分布在不同區域,辦理時限拉得很長,少不了跑冤枉路。“多證聯辦”推行1個多月以來,受到辦事群眾一致好評,認為“多證聯辦”是實實在在的便民之舉,讓企業和群眾辦證省了時間,少跑了各部門和銀行之間的冤枉路。實行多證聯辦后,只需在住建一個窗口申報,只要1次或2次到行政服務中心就可以直接繳費和辦齊所有的證照。所用的審批時間與原先多個部門分頭辦理相比,辦理時間已經壓縮到了最低限度,為群眾提供快速、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2015年1月份,泰順縣國土資源審批窗口共辦理審批事項236件,其中即辦件90件。
按照規范透明的要求,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立“多證聯辦”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時公開審批服務辦件的辦理進度,方便服務對象查詢,接受社會監督;實現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為法院、稅務、民政、經信等部門和社會依法提供數據共享和優質查詢提供服務,消除“信息孤島”,完成與政府服務網并網工作,妥善處理信息共享與信息保護之間的關系,確保了市場主體資格的源頭規范,為職能部門行政應管盡管、稅收應征盡征奠定了基礎,為政府整合經濟信息資源,分析經濟運行,發揮了很好的預警信息報告作用;同時,結合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的推進,泰順國土局在縣財政資金緊缺情況下向縣政府爭取資金200多萬元逐步有序改造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優化流程,強化圖屬管理、查詢統計、數據共享等功能,確保土地登記信息安全,實現網絡互聯,信息共享。
推行房地產“多證聯辦”制度,是對部門審批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對國土、住建、地稅、民政、農業、林業等部門的溝通,充分發揮行政審批大中心優勢,有利于提升各部門之間互助協作。各部門行政審批服務窗口優化服務流程,在工作中相互創新爭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理順流程,完成磨合,充分發揮“多證聯辦”機制的最大效益,打破了部門之間信息“孤島”壁壘;為進一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審批工作機制打造快速流轉、便捷辦證、高效服務的審批平臺,實現聯審聯辦最優化;為提升審批服務水平,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打造優質高效的行政審批環境;為做好不動產登記業務交接、場所安排、資料移交、信息整合、系統建設等相關準備工作,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平穩過渡奠定基礎,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減少政府行政成本,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完善政府運行機制,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
小知識
節約集約:促進低效用地二次開發
發展是硬道理,節約是大戰略。隨著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地節約集約的要求和舉措也不斷升級換代,瞄準了低效閑置土地等難啃的“硬骨頭”。北京將目標鎖定健全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制度體系的層面。上海提出,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創新工業區二次開發機制,完善節約集約用地標準體系,加強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展違法用地、閑置用地專項整治。東部抓緊,西部也不落后。云南提出,要因地制宜推進城鎮上山,有序抓好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加強壩區用地指標管控,加大對批而未用土地、閑置土地清查處置力度,建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存量建設用地盤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