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偉
?
我國引入票據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文|王曉偉

任何市場的發展想要有效地發揮市場的效率,市場中介機構必不可少,對票據市場來說,也離不開中介機構,專業的票據經營機構在推動票據市場發展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國應成立專門的票據經營機構,建立做市商制度,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操作,進一步發展票據市場。在票據市場建立做市商制度,對于我國票據市場的發展甚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具體表現在:
可以活躍票據市場。票據市場的參與者有融資者、投資者、組織者和監管者,他們參與票據市場分別帶有不同的目的,如果票據市場缺乏有力的組織者,各個交易主體都對票據交易缺乏積極性,交易的工具太單一,將使票據市場失去活力。因此,市場需要有一個好的組織者,做市商作為票據專營機構的出現,將有效地提升我國票據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對我國票據市場的發展、加快資金周轉、促進企業投融資發揮巨大的作用。
可以輔助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近幾年,央行實施貨幣政策更多地發揮市場機制的傳導作用,票據市場是貨幣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立票據專營機構可以為央行實施貨幣政策提供操作空間。當中央銀行通過對票據的買入賣出來調節市場中的貨幣總量時,做市商可以做為央行操作的對手,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票據,使央行能夠及時地投放或回收貨幣,達到調控的目的。
可以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市場的活躍程度與做市商的活躍度密切相關,票據市場做市商除了為客戶辦理票據交易、融通資金以外,還可以為市場交易者提供業務指導、交易信息、投資理財等各種服務。做市商的中介服務,有效降低了市場交易的成本,提高了市場運行效率,使市場發展更具有活力。
可以實現規模化經營。通過對票據業務的專業化經營,可以有效集中專業人才和機構,達到一定規模,實現規模化的經營。目前我國的票據業務一般是由各個商業銀行辦理,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對風險控制能力不足,所以在辦理票據業務時會持保守的態度,不利于票據業務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的格局正在逐漸的發生改變,票據市場和債券市場將逐步脫離銀行組成介于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獨立市場,這個市場的組織者將是由國有商業銀行控股的票據公司。在市場的交易主體中,銀行通過向票據公司買入票據來投資商業匯票或短期債券,企業通過簽發商業匯票賣給票據公司來獲得短期借款的融資;銀行和企業也可以互換投資者和融資者角色;票據公司因其實力雄厚,是市場上最大的買家和賣家,它因此被稱為做市商。從1999年起,我國票據市場發展迅猛,承兌、貼現、轉貼現均有大幅度的增長,而且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率,市場規模擴大了數倍。由此來看,我國票據市場已經初步具備了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條件。
票據市場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1999年以前,我國商業銀行累計票據承兌量和貼現量都在1萬億以下,從2000年開始突破1萬億元,并呈爆發式發展,2013年票據承兌量和貼現量分別達到20萬億元和45萬億元。票據市場規模的大的發展為建立專業性票據公司,引入做市商制度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為票據公司的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提供了必要條件。
票據市場的活躍程度不斷提高。主要體現在市場交易主體數量不斷增加,中小型商業銀行也積極的參與到票據市場中。而且票據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增加了票據周轉次數,吸引了更多資金投入票據市場;創新的產品不斷的推出,極大促進了票據市場發展。
票據的專業化經營不斷加強。從2000年開始,在各商業銀行內部逐漸建立了票據中心、票據業務部等專業性的票據機構,這些機構專門辦理承兌、貼現、轉貼現等業務,實現了專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隨后,以大中城市為中心,正逐步形成區域性票據市場。
建立做市商制度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一是做市商的實力要有足夠的強,能夠確保市場的流動性;二是做市商要有良好的信譽,保證公平交易;三是做市商要有覆蓋全國的交易渠道,確保市場交易的便利性。
做市商取得資格應具備的條件。為保證做市交易的連續性,票據做市商必須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票據業務專業團隊和很強的風險防控能力。這就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對做市商的能力進行評估,評估其資產負債率、資本充足率等財務指標,并定期向市場公布。同時應及時向市場公布做市商的交易情況,確保交易的透明度,而且要定期對做市商的信用能力進行考察。方面內部管理,做市商應制定完整的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風險防控機制;做市商需要配備規定人數的優秀票據專業人員,可以對票據市場進行研究和分析。具備以上條件后需經金融監管部門審核登記,取得做市商的資格。
做市商取得資格后的權利和義務。票據做市商的準入制度應該嚴格規范,必須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共同認定票據做市商的資格,并授予其經營票據的特許交易權,如對銀行機構和企業授信,進入同業拆借市場等;對于經營管理差的做市商要及時取消其資格。
票據做市商取得做市資格后,可以享受一些便利和優先權。例如在央行窗口的再貼現便利;優先成為票據市場的一級交易商;獲得有利的政策支持;獲取票據交易中心實時數據等信息便利;查詢出票人及承兌人的征信的便利。同時,票據做市商還必須承擔以下義務:一是必須為票據交易連續報出買入價和賣出價;二是必須無條件地用自有資金按所報出的買入價或賣出價進行票據交易;三是做市商交易的票據種類應多元化。
做市商有資格辦理的業務范圍。票據做市商的業務范圍為: 充當票據交易的中介;辦理商業票據承兌和貼現;辦理短期的票據質押;提供票據信息咨詢服務;辦理企業債券的發行;提供票據鑒定的服務等。
做市商的籌集資金渠道很廣泛,可以為自籌,或到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也可以同業拆借商業銀行的資金,還可以用未到期票據作為抵押從商業銀行貸款。
票據做市商制度的建立必須要靠政策的指引,即實施部分強制性措施,要求一級交易商做出承諾,必須在票據市場上承擔報價和交易的義務,確保中小投資者的票據交易需求,實現票據的快速流轉;做市商通過買斷、回購、逆回購等交易方式,由買賣的差價獲取收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中央銀行應給予票據做市商較多的貼現規模,確保做市商能夠較快周轉資金。
票據做市商的業務運營的方式是,在開市期間,做市商一直保持雙向買賣報價,即向投資者報出其原意買入或賣出票據的價格和數量,市場的電子報價系統自動整理做市商的報價,并通過其顯示系統報告給投資者。如果投資者愿意按照做市商所報價格買賣票據,那么做市商必須按其報價用自有資金或票據與投資者進行交易。通過買賣的價格差獲得利潤。合適的報價是票據做市商業務運營的基礎,如果報價過高或過低,會導致票據買賣無法達成,使做市商無法獲得利潤。因此,做市商應及時的調整票據的報價,以使交易能夠順利達成。監管機構也要監控票據做市商的報價,限制其過大的買賣價差。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