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華
?
大學美術教育
文|趙曉華
(工作單位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大學美術教育不單單是要培養畫家、藝術家,更多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當前我國的許多高校的美術教育差強人意,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師隊伍素質不高,致使許多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較差,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美術教師隊伍建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學生,提升大學美術教育的水平。

美術是一種古老的文化行為,人類的文明與美術有著緊密的聯系,美術教育也貫穿了人類發展的文明史,成為了人類傳遞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達了《關于當前藝術教育事業若干問題的意見》,開始了我國美術教育新的歷史階段。人們逐漸意識到,美術與我們的經濟、文化、生活之間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審美也已經成為了時代詞匯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我們應當明白,美術教育不單單是要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人們藝術思維,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忽視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老師,心態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高校開始越來越朝著技能教育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高職院校,普通文化課程被嚴重的忽略。這本身沒有不好,也符合我國高校轉向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但對于美術教育而言,卻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因為美術教育所提倡的是一種審美教育,而審美教育不是僅僅在技能教學上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學生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對人生有更為深刻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生。
缺乏創新教育。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較為僵化,許多應試性的藝術培訓機構應運而生,許多基礎文化素質較低的學生為了考上美術院校,于是就成為了這些藝術培訓機構的生源。這些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應試性教育,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但卻并沒有多少藝術天賦和才華。而一些高校為了爭奪生源,也招來了許多基礎素質較差的學生,這兩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功利性超越了創新性。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存在,高校的擴招造成了教師的短缺,于是一些能力較差的老師走上了講臺,因為自身的創新能力差,所以教學方法和內容缺乏創新性,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能力素質較低。如果要提升大學美術教育的水平,那么教師的能力是一個關鍵。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高校的美術教師無論是能力還是素質都不是太高。許多剛出校門的年輕教師,自身能力并不高,卻憑借一股子熱情給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自己并不成熟的知識和思想一旦灌輸給學生,就將影響到學生。還有些老師職業道德素養較差,不重視師道尊嚴,不尊重學生,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架勢,不愿意和學生交流,造成了學生的方案,給美術教學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另外還有一些老師熱衷與評職稱和升職,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忽略了自己教學的責任,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負責任現象。
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要重視學生基礎文化的培養,學校和教師要明白,雖然自己是藝術教育工作者,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畫家或者藝術家,更多的孩子最后不會從事這個職業,所有要把工作的重心向基礎文化教育培養。其次要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在一些高校中,特別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過于“機械化”,過于重視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審美教育。雖然許多學生畢業后的接觸到工作可能只需要技能,但是對于美術工作而言,如果審美能力較弱,就很難有上升的空間。再次是要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我們的許多高職院校,教育理論課程較少,學生的理論水平較低,這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須調整課時結構,增加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等課程,提升學生對于美術藝術的認識。然后要增設一些針對性的課程,如書法篆刻、手工制作等課程,這樣“教”和“做”就能緊密地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做準備。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美術發展需要創新,但要讓創新成為一種風尚,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師要加強引導,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思維方向。如在寫生中,引導學生觀察自然中的結構和形狀,進行和諧的構圖,充實畫面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自己的創作一點點積累體會,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其次要改變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創新學習環境。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邀請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再次是要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地應有到課堂當中。我們傳統的美術教學,一般是由教師講、學生練、教師改這三個步驟組成,理性知識太多,感性的東西太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運用多媒體可以更加立體的、帶有時空性的教學,并通過形、聲、色全方位的展現,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美術教育既需要一股新的力量,建立優秀、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隊伍。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要加強學習,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認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正。要多向別人請教,多和學生交流,從交流中得到反饋,不僅可以獲得學生的認可,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改革美術教師評價體系。我們當前之所以有很多老師不重視教師,而將主要精力放在跑課題、找項目、發論文上,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評價體系的不科學。因此,必須加快教師職稱評定的改革,將教師從功利的牢籠里放出來,專心投入到教學當中,為大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當今是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給藝術帶來了新的活力,因此大學美術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發展,深化教學改革,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學習,以新的藝術理論和思想,培養出優秀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藝術家。
馬克思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們對美準求的結晶。”馬克思把這句話說的很美,它所隱含的是另一句話,那就是我們要以美的原則改造世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美術教育所倡導的審美教育,對于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重大的作用。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階段,必須要正視到即將到來的社會生活壓力,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有可能會徹底改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是個大染缸,如果沒有受到優秀的審美教育,那么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走上人生的不歸路。如果讓美術教育往上延伸,我們可以將他和愛國主義教育相聯系,通過了解和欣賞祖國的美術作品,對祖國的文化游更深的了解,產生民族自豪感。如果將美術教育延伸大學生個人的學習當中,美術教育將產生更廣泛的作用。首先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是最直接的作用。其次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這是每一種藝術形式教育的基本要求。再次是它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對生活有一個良好的認識。然后它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在掌握了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強。最后他有助于學生畢業后的求職,現代建筑、工業、商業等都離不開美術,,擁有了美術這個基礎,會給自己的簡歷上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