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晨光
?
高職音樂欣賞教學與大學生思想素質
文|李晨光

音樂欣賞這門課程是富有藝術性的,不但能夠指導學生對音樂進欣賞,尤為關鍵的是使學生的欣賞能力提高。音樂欣賞教學先應對音樂的本質進行把握,這樣才可以對具體的教學模式進行塑造,且對其成效進行預測,進而指導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音樂欣賞課。
由于音樂自身具備的美育效果而變成了高校素質教育的關鍵部分,也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一種方式。然而,長時間以來,因為傳統舊思想和舊理念的制約,像是音樂教學不重要、專業知識和能力是對大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等,這導致高校的音樂教學,特別難以在非藝術院校普及。在高職時期,學生的思維恰恰由具體到抽象過渡,這個時候的音樂欣賞素材牽涉到更加廣泛的知識面,進而有利于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除此之外,音樂種類有協奏曲、戲曲、京劇等,廣泛性和多樣性的音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目前,各個高校的音樂教學還較為薄弱,學生音樂欣賞水平低、缺少音樂知識的情況廣泛存在。一些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還是熱愛音樂的,因為學校重視、環境、地域等的不同,造成學生所接受的音樂教育面臨著一定的差異性,然而,從總體上而言,大學生的音樂素質都十分低。而怎樣最大程度地體現音樂素質教育的意義,怎樣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提高欣賞層次和審美價值觀,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需要認真探究的一個問題。
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要求學生對一些優秀的音樂和作品進行欣賞,一是可以使學生在對他人的優秀音樂進行欣賞之后可以激發自身的音樂學習興趣;二是優化沉悶的音樂理論教學,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感,從而改變對音樂的看法。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興趣,具備了學習興趣的指導,學生就能夠更加關注和熱愛音樂,從而實現自身音樂素養的提高。
提高學生的樂感能力。長時間地在一系列的音樂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融入在音樂的世界當中,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樂感能力。而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就是良好的樂感能力,作為一種聽覺和聲音的藝術形式的音樂欣賞屬于人們理解和感悟音樂的一種活動。
對其它課程的影響。跟其它的課程不一樣,音樂作為一種融合情感的藝術,尤其是在音樂欣賞教育中,要求充足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才可以對音樂的涵義跟情感進行把握,而在音樂教育這個過程當中的感知和想象能力的培養也適用于其他課程。除此之外,在學習了一天的客觀知識之后,再借助音樂欣賞課程,能夠放松學生的身心,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在對一系列種類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的時候,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使學生的視野拓展。
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作為音樂語言的音樂基礎知識對于大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和樂理知識的豐富非常關鍵。音樂知識愈加豐富,音樂欣賞水平就愈高。欣賞曲目由內容至形式需要是由小至大、由易至難、由標題音樂至無標題音樂、由聲樂至器樂,由民族至西洋,可是當今的一部分學校做得還遠遠不夠。音樂對情感的體現不單單在從形式上受到理性化的制約,音樂的情感也是提煉與歸納藝術的結果,并非所有流露的自然情感都涵蓋于音樂當中,僅僅是那一部分具備社會廣泛性的情緒才可以激發人們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像是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代表作品《悲愴》當中的苦悶求索就是人們情感的體會,以及這種理性情感有著社會文化的涵義,基于這種音樂的熏陶,因而能夠升華人們的情感。
注重自我藝術修養的提高。在文化藝術的修養當中,音樂欣賞能力屬于一個關鍵性的部分。并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文化藝術能夠對一個人的音樂欣賞水平與能力產生影響。欣賞人員的音樂欣賞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不僅僅受到自身音樂知識能力的制約,還受到欣賞人員生活經驗、藝術修養,文化等一系列要素的影響。為此,要求欣賞人員有著相應的人格修養、知識結構,文化素養等。像是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的時候,有的人就僅僅可以獲得一系列伴隨音響律動形成的情緒感染以及一些畫面印象。可是,《四季》當中的一部分憂傷的曲調涵蓋下面的內容:對流逝時光的感嘆、一種崇尚光明與自由的俄國知識分子心情的彷徨與苦悶,以及對生命本質的疑問等深刻的內涵。倘若缺少了一定的思想境界與文化素養,就較難感受這些內容。
注重累積感性經驗。首先,聽是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和直接來源,多接觸和多聽是根本所在。如此,一是能夠使學生的藝術視野拓展,使學生的欣賞能力與素質全面地提高,并且還能夠讓學生由鑒別與比較當中實現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其次,音樂形式的抽象性對哲理、社會精神,民族意識進行了積淀。時常地欣賞音樂,可以使自身的理解能力提高,從而把握音樂的內涵。像是由貝多芬的交響曲當中能夠把握博愛、公平、自由的社會 要求。總之,欣賞音樂可以使人們的領悟和理解能力提高。
大學生多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活動。像是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合唱比賽、歌手大賽等,這能夠使自身的文化修養得以累積。尤其是學校需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多多開辦一系列音樂講座和賞析藝術歌曲等活動。而欣賞音樂,除了一般的音樂講座和音樂會之外,還有賞析音樂電影;在舞池當中,伴隨著優美的樂曲舞動起來;在觀看大屏幕的過程中,動聽的樂曲響起;盡情地陶醉在自我歌唱的曲目當中。總而言之,作為大學生來講,想要變成一名欣賞水平比較高的人,就需要持續地充實自我,以使自身的生活感受與思想能力提高,從而培養自我賞析音樂的能力,
綜上所述,音樂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聽音樂需要變成人們一種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生活。一個人不需要創作音樂,然而,他務必懂得對音樂進行賞析,小學時期的音樂賞析教學難以完成這項使命,而中學與高職的階段需要承擔這項任務。因此,務必注重高職的音樂欣賞教學,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影響學生的品格,最終實現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