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進
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學習基礎薄弱,學生英語學習沒有興趣,教學實施難度大等特點。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我們一直在探索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新途徑,英語教學首先是語言教學,語言的學習和使用環境是制約語言功能的重要因素,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常處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和社會活動的沖突中,這在文化氛圍上形成了學習的客觀障礙,我們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營造英語學習的情景和場境,克服這些不利因素,為教學營造語言氛圍。
一、創設一定的客觀環境來輔助教學
任何有意義的言語交際活動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進行的,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產生交際的動機和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心智活動,情景決定語言表達的意義,英語交際活動是在一定的語言情景中展開的。
(1)創設語言情境。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的用英語進行教學,用英語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講解。在講授新課時,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肢體語言,通過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等表達方式,化難為易。同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地使用已學過的英語詞匯與教師進行交流,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2)創設實物情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多取決于興趣,因此,可以將易于準備和便于攜帶的實物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種情景設置,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味覺、聽覺等得到感官的刺激,使枯燥的詞匯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津津有味,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food這篇課文時,可以用蔬菜和食物作為教具激發學生的會話熱情。
(3)創設圖像情境。由于課堂教學環境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用實物展示給學生的,但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工具,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方便。在教學中教師應收集與英語教學有關的圖片、畫集、或者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逼真的圖像情境,使教學內容盡量形象化和具體化。例如在學習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時,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課文錄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領略文章大意。課文錄相提供了與課文內容一致的真實情景和語境,動態畫面,背景音樂和課文內容交融合一,生動形象,直觀性和趣味性都很強,可以讓學生整體掌握課文。
二、創設一個恰當的語言交流環境
教師在課堂創設一系列豐富、真實、自然的英語環境,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心理機制,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讓學生置于模擬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并指導他們盡量按照角色的特點和特有的言語交際環境來正確地運用語言。這樣容易讓學生達成一個“在此情此境下非說這話不可”的情境,引導學生去創新。如在講介紹時可以讓學生創設新學年第一次見面的相互認識情境,在講課文中的語言點“Could you help me ?”時,我故意裝作一個陌生人在街上迷路了,然后把求救的目光轉向全班同學,這時候如果有人說“Let me help you”那就太好了,如果沒有人說,我也問某位同學“Could you help me ?”這句話都是新課內容。但由于在這個人為的語言環境中創設了真正的信息差,每位學生心中都曾產生“Let me help you” 的想法,也肯定明白“Could you help me?”的具體含義。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會展開創造的翅膀,產生強烈的表現欲。
三、營造日常英語學習的情景
英語學習不限于40分鐘的課堂上,人們處處可以看到用英語打招呼和做游戲的情景,在課間和課后,都可以聽到廣播中傳出的英文歌曲和英語故事,濃郁的英語氣氛,往往給人們留下難忘的印象。
(1)突破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參與能力,我們在周圍不斷地營造濃郁的英語氛圍,同時鼓勵學生要調整心態,克服怕出錯不敢參與的心理,積極參與到英語活動中去。
(2)采用各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營造情景氛圍。用學過的一些日常用語每天打招呼。下課了,可以說“Lets play.”放學后,道一聲“Lets go home together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主動說英語的積極性,全面培養他們的聽說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學習習慣。可以充分利用課下興趣小組的時間成立“英語角”,將語音教室設為活動場所的基地,由學生圍繞主題自行設計板報,進行英語會話交流,聽英語歌曲,翻閱英語雜志,做英語游戲,看英語錄相,可以利用多媒體先進的現代化手段進行課外英語的學習,指導學生多排練一些英語話劇,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西方的文化習俗,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識。總之,日常多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學生就會處于英語情景的熏陶中,有助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讓他們體會到知識運用時的快樂,教師還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文化內涵,在情景中滲透非語言交際方面的知識,在我們營造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生的非語言交際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理解障礙。
四、結語
只有我們千方百計地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提供多方面的英語語言學習和交流的場境,拓寬英語教學的途徑,才能有效提高教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