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
摘 要:創業研究是近幾年來管理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學者們在進行關于創業行為的研究時,也開始關注于創業階段的研究。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學者們關于創業階段劃分的研究,并整理了不同創業階段績效測量的方法。
關鍵詞:創業階段;績效研究
一、創業階段的劃分
創業是通過某種方式來探索、評估和開發潛在的機會,從而創造出未來的商品和服務的活動。由于創業的本質是一種行為過程,學者們在進行關于創業行為的研究時,開始關注于創業階段的研究,由于劃分標準的不同,學者們對創業階段進行了不同的劃分。Reynolds (2005)根據GEM(全球創業觀察)報告的定義,將創業進程分為四個階段:創業機會識別期,創業機會開發期、新企業成長期以及企業穩定期。Klyver (2007)將創業周期分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初創階段,新企業階段。我國學者蔡莉和單標安 (2010)認為創業年齡8年以下的企業均看做為新企業。并且他在梁(Leung)等學者(2006)將新企業分為創建期和成長期這個基礎上,借鑒了Littunen(2000)的觀點,將新企業分為三個階段,即創建期、存活期以及成長期。Coviello(2006)認為創業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指Reynolds劃分的創業四階段的前三個階段,創業企業進入穩定期后,不再屬于創業研究范疇。以上這些學者都強調了創業機會識別、創業機會開發和新創業成長三個階段是創業發展的關鍵階段。
二、創業階段及其績效研究
(一)機會識別及其績效研究。創業機會識別是指一種識別好的想法并將其轉化為能夠增值和獲利的商業概念的能力。它是創業者尋找、發現或者提高產品或者服務以獲得某一市場的優勢在概念方面的體現。創業機會識別與個人特質十分相關,是對個人知識儲備和信息敏感的一種結果反映。這個階段主要包括三個過程:感知、發現、形成。Rong MA(2011)、Baron (2007)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條目來測量創業機會開發階段績效。如表1所示:
表1 創業機會識別績效測量方法
創業機會開發 測量條目
我對新的創業機會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
Rong MA(2011) 在沒有行業背景的情況下,我能夠識別新的
創業機會。
從事日常活動時,我能夠發現新的商機。
Baron (2007) 我對新機會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
我能很隨意的發現潛在的機會。
(二)創業機會開發及其績效研究。創業機會開發是創業者將識別出來的機會予以落實的過程(唐靖,姜彥福,2008)。創業機會開發的過程包括四個步驟:資源獲取、創業戰略、組織過程、績效,以及五種行為:積累資源、了解市場、創建組織、響應政府和社會。對于創業機會開發階段績效的測量,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測量方法,主要以創業機會開發階段活動發生與否來測量績效的高低。Farmer (2011)以及Chen等人 (1998)分別設計了不同的條目來測量創業機會開發階段績效,如表2所示:
表2 創業機會開發績效測量方法
創業機會開發 測量條目
我(單獨或者和他人一起)已經研究和
籌劃過某業務的財務。
我已經進行了創業投資。
我已經為一個新的創業點子向金融機構融資。
Farmer等(2011) 我已經購置或者租賃生產設備。
我已經聘用一個或多個人和我(我們)為某
創業點子努力工作。
我已經為某商業申請專利、版權或者商標。
我善于利用關系資源開發新的創業機會。
Chen等(1998) 我能解決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我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去阻止競爭對手模仿。
我能將新的商機快速融入到創業活動中。
(三)新企業成長及其績效研究。新企業成長階段是企業已獲得合法性,市場在慢慢開拓,企業開始步入正常的運作。因此,新企業成長階段績效測量可通過定量數據來進行企業績效測量。學者們在對新企業成長績效的測量,采用了不同的指標。Wiklund J(2003)設計了一個5級量表,將本企業與自己最主要的兩個競爭對手在銷量增長、收入增長、員工增長等10個方面進行對比,然后用“很低”到“很高”5個等級來衡量績效高低。
Michael(2012)測量了企業最近3年內的利潤、銷售額和員工數量的增長比例或者減少比例,然后計算每項指標的年度平均增長率或者減少率,最后,將這三個指標整合到企業增長的一個指標。由此可見,不同創業階段具有差異化的績效測量方法。
參考文獻:
[1] Reynolds, P., N. Bosma, E. Autio, S. Hunt, N. De Bono, I. Servais, P. Lopez-Garcia & N. Chin.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Data collec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1998–2003[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5, 24: 20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