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晶
摘 要:電力營銷系統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架構和基礎設施體系,實現了對電力各個環節一條龍管理模式的整合,“隨需應變”的營銷系統有效的提高了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良好的系統建設是智能電網的起點和落腳點,作為電力企業的核心系統,本人認為,要想搞好營銷,電力營銷系統的建設是首要基礎。
關鍵詞:電力企業;營銷系統建設;原則
“電力是工業的先行”,沒有電力工業的快速穩定發展,就沒有國民經濟的持續、穩步、高速增長。電力工業同其他工業一樣,也包括"產、供、銷"的各個環節,但電力商品又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特點,因而,我國電力工業目前正在實行"產、供、銷"一條龍行業管理模式的轉型。供電企業在電力工業中起著核心的作用,一方面因為它直接管理著電力的供應和銷售,另一方面由于電力商品的瞬時性特點,也在調度著電力生產企業。在供電企業中,主管電力銷售的核心部門是營銷營業部(處)。
營銷部直接面向用電客戶,是供電企業面向社會、面向用電客戶的窗口,營銷部主管著電量電費的抄、核、收工作,是供電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財力來源點。因此,營銷的管理水平就直接體現了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影響著供電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實用性原則
基于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以及計算機應用水平,電力營銷系統設計首先要考慮其實用性,實用性就是認真、準確地分析用戶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際工作要求。一個好的信息系統必須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這一要求。為提高系統的實用性,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各子系統設計充分考慮用戶當前各個業務層次,各管理環節中數據處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滿足用戶業務功能作為第一要素進行考慮。從系統設計上保證系統所有數據一口錄入,多處使用。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共享,避免重復勞動,減少出錯率,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便于查詢統計分析。全部人機操作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用戶的實際需要。用戶接口界面設計盡可能美觀大方,操作簡單實用,大量設置了快捷鍵操作和鼠標點擊選擇執行。所有的子系統采用統一的界面風格、界面規范和操作流程,以便用戶培訓和操作。系統設計上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并保證現有數據的平滑轉換,綜合各方面因素,保證數據轉型的可行性、合理性。
二、先進性原則
所謂先進性,是指在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時盡可能采用先進的技術(如采用先進的開發平臺)。包括成熟的開發經驗和先進的開發方法,先進的數據管理技術(如采用先進的關系數據庫技術),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應用軟件包以及先進的軟件開發工具等,使系統在整體上是先進的。
三、安全、高效性原則
基于實際工作的需求和計算機網絡的自身不穩定因素,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為了使工作正常進行,程序安全運行,要求對數據庫的操作權限作嚴格的管理,尤其是數據的錄入、維護權限;對數據的備份要及時,尤其是大量的數據編輯之后(例如每次算完電費之后);各縣局的硬件網絡配置根據數據量的大小和對數據操作的要求(實時性、運行速度)作相應的具體配置,從而使前臺的操作安全保障機制和后臺數據的安全保障機制、網絡操作系統的安全保障機制很好的結合,使得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得到多重保障,時時可以安全正常運行。
系統在設計上也將保證系統的響應速度,近程終端響應時間小于5秒,遠程終端響應時間小于1分。
四、規范性原則
基于實際管理工作的現狀,系統設計要充分考慮到規范性。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是分階段進行的,而且一個系統有各子系統組成。這就要求在系統開發過程中要有統一的規范,規范的數據、規范的編碼、規范的程序設計、規范的文檔以及規范的界面風格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同的開發階段之間和各子系統之間有機的銜接起來。
通過計算機管理方式來規范、簡化、優化業務流程,從而細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提供最細化的崗位權限設置,根據崗位權限的設置,對啟用的職能子系統的數據流向作嚴格控制,且每一步的工作記錄有負責人‘簽字和完成時間的記錄,并且自動通知下一環節的執行部門。對于數據的修改維護有專人負責設置,尤其對于指標性數據的修改管理,從而實現真實的指標考核,全面規范工作中的業務處理,實現‘無紙辦公。
所有工作的詳細數據集中管理,有查詢權限的用戶均可通過程序得到相關的統計分析數據,為實際工作的進一步計劃、安排提供強大的真實的基礎數據。
各個功能模塊設計的各種編號的編碼規則統一模式。基于規范的數據庫設計和軟件功能實現設計使得同一事物在所有的功能操作中編碼唯一(例如,用戶編號,配變編號、分路編號、主變編號等等都設有唯一的終身不變的ID編號),從而保證了整個系統各個環節相關信息的查詢,統計分析的可能性和數據正確性,為決策分析提供真實的數據依據。
五、可擴展/可維護性原則
根據軟件工程理論,系統維護在整修軟件的生命周期中占有很大比重。考慮到實際管理中的工作內容調整,系統設計強調了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靈活性和開放性)。這也是提高系統性能的必要手段。在系統設計、開發過程中要求做到:
保證系統的核心模塊能夠通過動態配置即可實現用戶的不同管理模式的要求,即使用戶在工作中有了新的要求,用戶自己即可實現系統的動態配置,快速提供新要求的解決方案。不需修改源代碼。
以參數化方式設置各子系統的配置,包括軟件的功能和業務部門、操作權限控制、流程控制等。
軟件采用的結構和程序模塊化構造,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可擴充性和可維護性,留有再開發的接口,在用戶需求變化比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更新某個模塊、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組系統結構以達到程序可重用的目的。
數據庫結構設計在充分考慮其合理、規范的基礎上考慮其可維護性,對數據庫表的修改維護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
程序設計時需具體處理:
全面采用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方法,明確劃分最小單元的功能、模塊的邊界,指定統一的功能、模塊、數據的接口規范,例如:計量換表與抄表的接口;業擴與計量及客戶營業檔案的接口;客戶營業檔案與配變的接口等,從而實現功能、模塊的即插即用,應用工作流模式功能、模塊串接事務,實現系統的無模式運行方式;
崗位操作權限設置:通過用戶的崗位角色有專人設置相應的操作權限,包括菜單的操作權限、窗口的操作權限以及窗口內不同數據的操作權限;當用戶的崗位調動時,只須調整用戶的對應崗位角色即可;當該崗位的工作內容改動時,只須重新設置崗位的操作權限即可。同時各崗位負責人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置人員的代理權限以及工作的移交。
工作流程設置:實際工作的流程控制由本工作的負責人員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靈活設置。例如:業擴的審批流程,算費的計算順序,回收的交費方式等等。
總之,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引入電力營銷管理是形勢所迫,是大勢所趨,電力營銷系統的優質建設能使您方便的進行用電營業管理的“無紙化”作業,使供電、用電管理從此真正走上信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