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華
摘 要: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夠提高企業報告財務的可靠性,從而給投資者提供財務報告所不能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管理層的管理水平。而從其他方面來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時也存在著問題。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存在問題
一、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概述
(一)內部控制制度內涵。所謂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內部牽制的基礎上,由企業的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創造的,并由經審計人員理論總結而逐步完善自我監督和自行調整體系。COSO1報告中把內部控制定義為:內部控制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工作人員共同實施的,為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經營的效率效果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原則等目的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其構成要素主要來源于管理層的經營方式,同時與管理治理過程相結合。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涵。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司董事會或管理層根據內部控制評價的標準對本公司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真實性進行評價,形成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并由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核準評價,然后將核準信息提供給外部信息使用者。
(三)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義。(1)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能給外部信息接收者提供更多對關于公司的信息。單純的財務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外部信息者的需求,他們不僅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數量信息,還想要了解公司內部控制是否合理、完整以及有效。(2)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內部控制意識。首先,披露內部控制信息需要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有一定了解,從而做出評價,這個過程有利于企業管理層及時掌握本單位存在的管理缺陷;其次,要求企業管理層定期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最后,內部控制信息是需要管理層的相關人員簽字確認后才對外披露的,這一舉措有利于增強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責任感。
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的外部原因。(1)缺乏各界認可的內部控制規范。很多上市公司對業務流程制定了相對嚴謹的規章和制度,但是,其實際發揮的效用,往往存在很多不足。很多企業在實際執行此程序時,并不遵循規章制度,缺乏對整個業務進程控制的有效監管。正是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一定的監管才使得滬市A股在2009年未披露的公司數有7家。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對內部人員缺乏有效地控制和監管制度,使公司員工攜公款外逃現象時有發生,造成資金流失,而公司監管方面也遭受巨大打擊,給企業帶來巨額損失;采購部門和銷售部門的人員為了自身利益,私自接受供貨商、購貨商的回扣,中飽私囊,有的甚至為了節約成本,購買不合格的原材料以次充好,或者為了偷逃稅款,將商品銷售收入不計入總賬等;由于缺乏民主監督和決策機制,管理者進行決策時往往僅根據個人直覺和判斷,對本企業尚不熟悉的經營領域進行大額投資,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2)缺乏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監督。當前我國上市公司出現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自身存在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還缺乏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監督。管理當局應披露而不披露或者披露了不符合實際的內部控制評價意見時,管理當局應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注冊會計師若提供了不符合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實際情況的評價建議時,注冊會計師應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我國在這些方面的規定尚處于空白階段。(3)缺乏較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規定。我國監管機構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規定主要是出于改善公司內部控制現狀、完善信息披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及保證證券市場有效運行的考慮。但是由于這些規定沒有明示披露的范圍、內容、方式以及時間等問題,使得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較大的選擇性和隨意性,造成各個上市公司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形式化嚴重,降低了投資決策的有用性。(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不完善、不透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狀況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核心環節。信息披露是整個中小企業市場上信息流的源頭,這一源頭的數量和質量構成了生產者和投資者可獲得信息的總集,直接約束著其可利用的信息集。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大量的經驗及實證研究來看,信息披露監管的強度與信息披露狀況有著緊密的聯系,因而,強化信息披露監管是保障信息披露的數量和質量以及信息流通的外部條件,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透明度提高的基本保障。
(二)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的內部原因。(1)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認識不足。我國證券市場還很不完善,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公司治理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體制的弊端造成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聘用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加之現有的高級管理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觀念的更新速度較慢,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還認識不足。(2)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的考慮。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在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時,往往會有成本因素的考慮。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必然會涉及成本的支出。因此,出于成本的考慮,上市公司即使在強制披露的情況下,也往往選擇以最少的成本進行披露。當以較少的成本進行披露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往往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進對策
(一)加強企業內部文化建設,建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信息披露,他的企業文化都是在長期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它表明企業的整體價值觀和理想,并共同的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的一種文化體系,它能使企業形成一種認知共同體,使企業及其所有員工在這種共同的人認知體系下,為企業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能為內部控制各個環節的執行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而企業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利于內控制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進行人才選拔的時候,對選聘的人員素質、誠信和道德觀一定要給與關注。
(二)明確上市公司未按要求披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國家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形成適宜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追究和懲戒機制,為監管提供有力保障,否則只能是消極監管。筆者認為,應當明確不同違規行為(如披露不實或披露不全)所適用的司法程序,加強和細化對證券民事責任方面的規定。這對從根本上遏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實,進一步明確企業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信息披露的監管制度的建設。內部控制信息對于投資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決策依據,有關監管部門需要對上市公司的自我評價報告、注冊會計師的鑒定意見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檢查,對內部控制實施強制性審計。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建立之后,企業能否建立并切實實施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還需要外部力量予以保證。同時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的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防范虛假的內控報告、審核報告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付玉紅,淺論企業內部控制[J],中國市場,2012,(2).
[2] 李明輝,論我國衍生工具內部控制機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