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英
【摘 要】預習是學習知識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預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自去閱讀、思考、練習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提前做的準備活動。預習是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開端。學生自覺、主動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對一些未知的知識進行閱讀,然后再通過感知、思考和賞析來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有效的預習還能讓學生在做課堂筆記的時候有所側重,還能及時的鞏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有效的課前預習的方式、方法,對此積極的進行引導,這樣,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圍繞預習教學展開,具體分析如下幾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預習
一、課前演講,豐富積累
課前演講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以三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宜,這樣也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因此,為了合理的利用這三分鐘,就要求學生提前做好準備,要保證演講的內容既豐富,語言又要做到言簡意賅。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本名著讓學生去演講,我們班選取的是《水滸傳》這本書,在課前三分鐘全班學生依次類推進行演講,今天張華,明天小明等,在演講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偶爾摻雜其它的個性才藝或者經典的美文進行演講。演講后再讓兩名同學進行點評,一般從三個方面進行:這次演講我們學到了些什么。二是,指出這位學生演講中的一條優點,三是,再提出一條實用性的意見。此環節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又能鍛煉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有利于提前為課堂教學熱身,因此,這種好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二、預習的形式要多樣化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體裁有很多種,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訓練的重點各有不同。因此,在設計預習作業時,要結合課文獨有的特點出發,圍繞教學重點去安排學生的預習工作。對于一些難度不大的講讀課文,比如散文、小說或者文字障礙不多的文言文等,預習時可以強調溫故知新,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一些字、詞、句,或者是文章結構上的一些問題。對于那些難度比較大的講讀課文,比如常見的雜文,還有一些比較難理解的文言文等,在預習這類文章時,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在自讀中善于察疑、質疑的能力,也可以結合語文課外自讀課本作為參考進行預習,或者是《閱讀提示》、《自讀提示》等,然后再帶著這些“提示”去預習課文內容,在問題提示中去思考一些問題。在閱讀時,還要對課文進行圈、點、批、注等,把閱讀時所產生的一些疑問或者是感想等問題批注在書本上,然后再借助工具書或者網絡等多種途徑盡量自行去解決這些問題,逐漸的培養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
三、感知課文,明確方向
預習, 主要指的是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進行自主學習。課前預習的主要任務是就是提前復習、鞏固與之有關的舊知識,然后初步的去感知新課文,在預習的過程中再找出新課文中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礙,為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做好準備。課前預習主要包括預先學習和預備學習兩個方面,預先學習是以預備學習為基礎目標,預備學習是預先學習的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在教師上新課之前,學生也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初步感知了課本的內容,預習中,還明白了課文里哪些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哪些內容是重點、又是難點等,在聽課環節,則能夠有效的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如果學生沒有做好課前預習準備的話,在聽新課的時候,則會陷入被動聽課的狀態當中,被學習的效率肯定也就不高,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本就抓不住聽課的重點和難點,這也就導致了學習效率不高。因此,要事先讓學生做好預習的準備,他們在聽課時,也會做到游刃有余,而且還處于主動探究知識的狀態當中,學生們也能快速的反應教師提出的啟發性問題,這樣的教學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預習閱讀文章中的爭議
預習時,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可能會對這篇文章的一些思想內容引發爭議,正是這些值得爭議的部分才是文章最精彩最重要的內容。因此,學生在面對文章中的這些爭議內容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的課前預習,預習時,學生要通過仔細的思索,去理解這部分內容為什么會引起大家的爭議,對于這部分爭議的內容自己的觀點又是什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學生才能在課堂中與其他的學生共同去交流這些具有爭議的內容,然后再一起深入的去理解文章的內涵。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一課時,有些學生之前聽人說朱自清的文章并沒有說的那么好,他的文章比較的邏嗦、重復多,詞藻又過于華麗,文章的主體不夠深刻。針對學生們的這些爭議,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靜下心來,用心的去閱讀《背影》這篇文章,然后通過自己的閱讀去分析和認識這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在課堂的討論當中,學生也就能有理有據的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而且還能有效的和同學一起交流這些爭議點。在教師的及時點撥中,在討論中學生們也能深入的理解《背影》這篇文章是一篇優秀的文章,通過親自實踐,學生也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看法。
預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又能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促進學生語文整體成績的進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扎實的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傳授給學生一些好預習的方法,這樣也會讓學生在課堂聽課的時候,精力更加的集中,學生學得開心,教師也會教的更加的輕松。
【參考文獻】
[1]佚名.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2.5.19
[2]顧曉白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中學語文教學》.2010
[3]張海晨,李炳.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10
[4]陳國安.《語文教學心理學簡稿》.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