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廉
【摘 要】 本文就高中英語課堂中做好互動式教學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諸如利用改進調控方法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師素質促進師生互動,把握好高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度”和恰當評價學生有助于促進師生互動等措施活動。
【關鍵詞】高中英語;互動課堂
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老師,老師的關鍵在于上課方式的改革,互動式英語課堂模式恰恰可以突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點,從而使教學模式發生改變。
1.中學英語課堂中的不恰當互動
1.1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嚴格控制課堂,學生很少有機會練習英語。整個課堂被老師的演示和解釋所占據,而學生只能回答指定的問題。老師是主要的執行者,而不是學生。老師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學生扮演被動角色。久而久之他們發現用英語與別人交流存在很大障礙。這種乏味的課堂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實現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堂上缺乏師組互動、群體互動等互動形式:教師上課時總是只站在講臺上以“滿堂灌”的形式講給全班學生,或偶爾向個別學生提問,課堂上學生很少有交流討論的機會,學生間不能有效地分享資源、信息從而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1.2漫無目的的課堂互動
目前,在中學英語課堂上,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課堂互動。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立即回答問題。在這些問題中,許多學習的問題是毫無價值的,因為它們不適合學習者的水平。老師只關注互動這種形式而不是內在的互動。毫無疑問,學生應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但在這樣互動目的不明確的課堂上,互動會失去意義。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是獨立的。他們經常不滿意老師的請求或行為。所以在課上,老師應該考慮互動活動的可行性。在課堂上很多教師不太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立即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看似熱烈,實際只是單純的、淺層次的行為互動,而沒有與積極的情感相結合,因此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的發展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1.3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不平衡
課堂互動有多種形式。老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和學生回應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稱為師生互動。這樣的互動經常發生在英語課堂中,被用來激發學生的關注度和檢查學生的學習過程。然而大多數中學生總是討厭這種互動方式。此外,在許多中學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遠遠超出了生生互動。結果學生對學習英語毫無興趣。學生們不能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了抑制。因此,我們需要一些策略來改變這種情況。
1.4師生互動的對象存在差異
師生互動中對象存在差異,只關注優等生,缺乏對差生的關注:互動過程中,教師都喜歡提問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成績較差的學生?;蛘咴谔釂杻热萆?,教師對優等生的提問通常比對差生的稍難一些,評價時對優等生用贊揚等比較個性化的方式,而對于差生則會給出“正確”或“錯誤”的極端性評價。
2.有效的課堂互動的策略
2.1好奇心戰略
成功的教學最大的敵人之一就是學生的無聊。這通常是由于課堂材料的可預測性而造成的。如果學生經常知道接下來老師會講什么,他們會覺得很無聊沒有意思。因此教師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應該采取好奇心戰略,組織各種競爭游戲和活動。正如諺語所說,“競爭”是人性的一部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競爭是引起興趣最好的方法,為了給每個學生更多的機會,創建一個獨立和自信的環境,教師可以將全班分成若干組。進行團體合作競爭,促進英語課堂互動,還可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的欲望。
2.2合作戰略
合作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感覺舒適的英語課堂不僅僅意味著合理的座位安排和完美的房間裝飾。還意味著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融洽,感到輕松。教師不僅要消除學生對互動的排斥心理,同時還創造相關的合作環境來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
2.3提問回答策略
提問是最受歡迎的策略,也是最具影響力的教學藝術。問和回答問題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語言形式,但它是一種有效的語言習得的關鍵,被廣泛采用。研究表明,適當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但也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弱點。所以教師應該盡力創設有用的問題提供機會幫助學生理解。
2.4恰當評價策略
恰當的教學評價是高效課堂的保證。英語課堂中的互動形式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互動,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情感態度,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因此教學評價的重心就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但是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肯定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行為,而不是注重評定學生在某階段獲得了多少可量化的英語知識。
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觀察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感態度以及互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收集完相關信息后,通過分析整理,提出存在的問題,并與學生共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教師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通過監督學生的改正情況,及時為學生提出反饋信息,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互動。
3.結論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實現師生之間共同互動、學生與學生共同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創新備課的活動和形式,創新教學內容的合理處理、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通過教師與同事之間就講授教材的積極互動、相互探討、共同提高,改進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才能有利于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戴軍熔.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十活動[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1,(04)
[2]何浩峰.簡論課堂互動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2,(07)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
[4]金盛華,張杰.當代社會心理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5]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行為本質的社會學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0,(06)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