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銘
【摘 要】新課程高考浙江省自主命題已經第6年了,作為一線的高三歷史教師,本文從高考復習研究的方向、高考復習的策略兩個方面來談談本人近幾年新課改高三一輪復習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新課程高考;有效復習
高考考什么呢?知識與能力;學生要什么呢?分數!而分數也是要通過知識與能力來實現的。圍繞這個原則,我們進行高考復習研討,怎樣來使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呢?首先必須要把握高考復習的方向。
一、高考復習研究的方向
靠什么來把握方向呢?《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學科指導意見》,還有就是近幾年的高考卷,尤其是實施新課改的各地高考卷。
1.《課程標準》。課標起到的是統領全局的作用,向我們全面地展示了課程的性質、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以及實施建議。這些,對我們的高考復習教學起到目標引領的作用。
2.《考試說明》。主要是框定了考試范圍,明確了考核目標與能力,把考核要求細化為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和人物、論證和探討問題這四個方面,體現能力能力要求的遞增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學科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了考查范圍,明確了每個知識點的能力要求,讓我們清楚了學生應該掌握到何種程度。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進行高考復習教學,提供了便利。
二、高考復習的策略
1.用足教材,夯實基礎
(1)閱讀導語,構建本專題的知識框架。導語往往起到提綱挈領作用,呈現本專題的知識框架。
(2)閱讀教材的主體部分。課前預發填空題,學生對要復習的內容有基礎性的了解,復習時重點解決老師根據本目、本節、本專題所設置的一系列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完題目后,用高考題或者各地新課程的模擬題加以鞏固。
在復習完一個專題后,選擇一些問題和練習來強化鞏固知識,使學生明確本專題內部各節內容之間內在的聯系和本專題和其他專題或者其他模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縱觀高考題目,史料浩如煙海,豐富多彩,考查角度千變萬化,但史實和答案還是在教材之中,我們應該還是要立足于教材。當然,在引導學生關注史實同時,要有更高層次的視野,建構符合歷史規律的世界。我們要有新的維度和思考層次,提供新的思路。
2.一輪復習課中的具體教學要求
(1)知識點定位要準確。包括每個具體知識點的各個基本要素:如某一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影響等,同時,要明確每個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要掌握到何種程度)。在備課中老師應該對考試說明所框定的核心知識進行逐條解讀,為學生提供明確的知識和能力要求。
(2)核心概念講解要透徹。要講透重要概念的內涵,即概念本身的含義,然后梳理與此概念相關的一些歷史知識,并進行分析比較,得出它們的共性和差異性,然后設計一些習題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3)基本線索和階段特征要清晰。
近年浙江文綜卷注重對歷史階段特征的考查,比如:
【2009浙江卷】19、中國知識分子看到改造中國的新路徑,提出“到民間去”的號召,并開始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啟蒙宣傳,是在( )
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五四運動時期 D.國民革命時期
本題考查了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探索救國道路的階段特征。
怎樣梳理基本線索、理清階段特征呢?按時間,梳理大事年表;分領域歸納相關知識。通過梳理形成以時間為經線,以領域為緯線的知識網絡,橫向體現同一時期不同領域的情況;縱向體現不同時期同一領域的變化和發展,從變化和發展中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這樣梳理,有助于學生把握知識點繁多的內容,也可以幫助他們掌握梳理歸納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4)高考動態和史學研究成果要關注。
高考動態的把握主要依靠對近幾年新課程高考題的分析,教師可整理近幾年高考中考過的、高頻的、未出現過的考點給學生,使學生更明確考查的方向。
另外,作為教師,還要多關注報刊雜志,關注史學研究的新成果,一旦發現自認為有價值的一些信息,要注意進行分析整理,在課堂中滲透給學生。比如2010年的浙江文綜高考卷突破了以往的思維定勢,肯定了國民政府的一些經濟上的成效。更為可喜的是關注了當前國內輿論界爭論的制度創新如美國的三權分立,第39題的三則材料涉及了對學科內知識的綜合考查。我發現在《歷史教學》(中學版)2010年第1期上有萬紹紅的《共和主義與美國憲法》;第3期上有薛偉強、高景龍的《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的學術研究與中學歷史教學》;第5期上有《單一的“三權分立”還是全面的分權制衡》等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有效訓練
我們平時都有很多的練習和考試,基本能很好的檢測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復習的效果。但是有的時候有些題目還是缺乏針對性,所以在平時的復習中要注意好題的積累,對在月考、訓練等出現的試題,有價值的有針對性的要及時摘錄下來,以便在復習中有的放矢。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每個老師都有很多機會和途徑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但其實每個人的文化底蘊、課堂的駕馭能力、教學功底、風格水平等都存在差異,所以一味學習他人的經驗未必適合自己,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并能體現自己特色的復習方法是最好的。誰的課堂誰做主!
【參考文獻】
[1] 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主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主編.《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年版
[3] 浙江省教育廳主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歷史學科指導意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安吉昌碩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