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容
(福建省長樂市江田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福建 長樂 350206)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基層財政工作的核心內容,受到了廣大群眾廣泛關注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怎樣做好農村“三資”管理工作是我國農村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一個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它不但關系到集體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乎農村和諧穩定發展。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三資”管理水平也有著很大的差異。相對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管理還較為規范一點,而在經濟落后的農村,“三資”管理顯得更為混亂、隨意,個別地方甚至成了某些村干部的“私家賬”,其他人根本無法插手,更無人可以監督。以福建省為例,沿海發達地區農村的“三資”管理問題比經濟落后的山區農村做得好一些。但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的農村“三資”管理現狀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有著很大的創新、改進的空間。
雖然國家及各省、市、縣政府均出臺了諸多農村“三資”管理的制度、規范,但是這些制度很多時候仍流于形式,很難真正的落實到各基層村級單位去。而且有些地方就算在上級政府的壓力下去落實了“三資”管理法規,但因為缺少對執行情況的有效監督,加之基層農村的信息化辦公水平又低,[1]相關制度也就變成了一紙空文,無法真正的約束村干部的行為,不能真正維護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的切身利益。
所以,政府不但要出臺具體的“三資”管理的實施規范細則,更要有配套的監督管理制度作為保障,才能有效確保當前的各項“三資”管理法規得到切實的落實。
少數村干部財經法紀觀念淡薄,作風霸道,資金資產的使用、資產資源的處置等隨意性較大,瞎支亂補現象較為普遍。這個問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更為嚴重,很多違規的“三資”管理現象,在村干部眼里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而另一方面,分散的家庭經營使村民集體觀念、民主管理意識淡薄,部分村民忙于生計,不熱心集體事業,造成民主管理和監督流于形式,個別不廉潔的村干部有了可乘之機。[2]多村民也沒有主人翁意識,對于村務的參與缺少主動性,更別說去監管干部的行為。
農村“三資”管理包括了資金、資產和資源的管理。具體地說,農村集體資金是指村組集體所有的貨幣資金,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農村集體資產是指村組集體投資興建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礎公益設施以及農業資產、材料物資、債權等其他資產;農村集體資源是指法律法規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嶺、草地、荒地、灘涂、水面等自然資源。但是有不少地方的鄉村,無論是村民還是干部,對“三資”認識有偏差,只關心財政轉移支付的資金和集體資金的走向,對集體實物財產的閑置和流失往往視而不見,對坐擁的山水和土地的價值更是茫然不知。
要做好資產和資源的管理,首先要做到賬目清晰、準確,否則工作根本無從下手。而在農村地區,相對于資金管理而言,資產、資源的賬目管理更為混亂。資產資源底數不清,沒有固定資產明細賬,沒有定期盤點。特別是對于那些年代久遠、或者更迭次數多的資產資源,完全是一筆糊涂賬,這也是造成資產、資源管理脫節的重要原因。
可以促進和提升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著力點很多,比如建立健全專門的“三資”管理機構和專門的審計監督機構、制定規范嚴謹的崗位管理制度等等,這些方面的思路大家以前都談的比較多,本文則從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兩個比較新穎的角度簡單來談一下“三資”管理工作的創新。
觀念的轉變對于工作的開展只管只要。做好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不能單純的依靠一些制度、法規,應當重視強化村干部的財經法規觀念的作用,過法制教育讓村干部的不敢去做違規的財務操作,把可能問題盡可能的扼殺在萌芽狀態。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內阻機制,除了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增強上級監管和同級監督,更關鍵的是要把廣大村民發動起來,增強廣大村民對國家農村“三資”管理政策的了解,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設立村級監管機構,讓廣大村民成為村級“三資”管理工作的參與者和監督者。這樣才能營造健康、規范、透明、民主的“三資”管理的氛圍,最大限度的鏟除某些地方違規違法“三資”管理的土壤。
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是農村會計工作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但目前大部分地方并未建立起農村“三資”信息化管理系統,賬務核算、臺賬登記、信息分類、文書檔案等仍采用手工處理,由于農村集體“三資”構成情況復雜、分布范圍廣泛、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傳統手段管理難度非常大。[3]
在高科技時代,先進的管理科技技術往往能彌補制度、觀念等方面的諸多不足。建立高效的管理技術電子平臺,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運用先進的“三資”管理軟件,進行及時的電子臺賬登記、流程審批管理。管理軟件可以杜絕不合規的操作,最大可能的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再輔以嚴格規范的各崗位職責權限管理,使審批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成為“三資”管理的一道關卡,使“三資”管理工作在規范的軌道上運行。而且,先進的管理軟件還能進行準確、高效的進行事中和事后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的做法。
總之,農村“三資”管理工作是一項農村基層財政的重要工作,既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也有巨大的創新空間,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發展。
[1]王保麗.淺論實行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2(31):27-29.
[2]許念歡.當前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3]茍開文,白顯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