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生
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曲藝、建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游戲這十類。雖然這些藝術門類不同,但都用以顯現精神境界中的意蘊美、情感美,同時也抨擊各類社會的丑惡現象。當一個藝術作品創造出來后,它的形式美和技巧美,是人們欣賞和評價其好壞的重要標準。任何藝術的創造,都以一定的物質為載體或手段,創造反映社會中各類生活的藝術形象,這些載體或手段在藝術的創作與表現中就被稱為藝術手段。任何藝術要想具有藝術價值、審美價值就離不開藝術手段。對舞蹈而言,藝術手段同樣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特別是在舞蹈表演中,它的運用有利于舞蹈演員的發揮,有利于調動演員的激情,從舞美等各方面來完善舞蹈,為舞蹈增光添彩,從而使得舞蹈表演趨向成熟與完美。
一、舞蹈表演的藝術手段
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員運用其掌握的專業技能、舞蹈動作,結合音樂、舞美等藝術手段通過舞臺表演,將作品的主題思想、情感內涵轉化為舞蹈形象。因此,舞蹈表演離不開藝術手段的運用,它能夠使舞蹈表演更加的完美,能夠烘托舞蹈藝術的氛圍,使舞蹈更具表現力,它是舞蹈表演有機的、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作為表演主體的演員的表演技能,以及舞臺美術、音樂這三大方面。
(一)舞蹈演員的表演技能
舞蹈通過人體有節奏、韻律的動作作為表現手段傳達情感,人體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媒介,舞蹈表演的好壞與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的關鍵是演員,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整個舞蹈的把握能力至關重要,這就需要演員有較強的表演技能,這些技能主要為舞蹈演員對編導所編創動作的熟練程度,對作品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內涵的理解與詮釋,表演中形式與內容緊密地結合,塑造出的舞蹈形象是否性格特征鮮明生動等。主要表現在演員對動作的把握、對表情的表現和對情感的表達這三部分。
(二)舞臺美術
舞臺美術是舞臺上的造型藝術,包括服裝、道具、燈光和布景等,它們都是舞臺造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服裝和道具用以裝飾舞者的體態美,同時也是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燈光和布景則是通過光區、光色的運用,布景的烘托營造舞蹈氛圍,提示環境,增強視覺效果,產生特定的舞美效果,并起到情景交融的作
(三)音樂
音樂是通過人類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舞蹈表演離不開音樂,通過音樂更能展現舞蹈的節奏與律動,使藝術形象更為完整地表現出來??梢哉f,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和聲音,它包含并決定著舞蹈的結構、特征和氣質,在舞蹈表演中激發舞者的情感表達,為舞蹈表演起重要作用。
藝術手段的運用使舞蹈在表演中更加的富有感染力、奪人眼球。許多作品取材廣泛、風格多樣,從不同角度唱人言物、詠志抒情,通過各種藝術手段的合理運用,才能使作品深刻揭示人的內心世界,挖掘世間美好情感,啟示人生追求真諦,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二、藝術手段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
演員的表演技能以及舞臺美術,音樂這些藝術手段在表演過程中都無一不使得舞蹈藝術作品更加的賞心悅目、更加的具有藝術性。那么,應該如何正確、合理地運用這些藝術手段呢?
(一)表演技能的有效發揮
在觀賞舞蹈作品時,我們會發現同樣的舞蹈作品因為表演者的不同,有的能使你隨著演員的表演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感受作品的喜怒哀樂,有的卻使你無動于衷,感到索然寡味。這主要的原因,取決于舞蹈演員的表演技能是否掌握得嫻熟,運用是否準確,是否把舞蹈動作幻化成作品所要表現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內涵,使舞蹈的形式與內容達到完美的結合與高度的統一。
1.對動作的把握。演員對動作的把握包括對技術性動作和表情性動作的把握。技術性動作必須通過嚴格的訓練與練習,主要為技術技巧以及高難度動作,這類動作在表演過程中需要演員有深厚的功底素質和準備,以免出現失誤。另外是對表情性動作的把握,演員在充分地了解整個舞蹈的風格內容和要表達的感情基調后,根據自己對舞蹈的理解來找到更容易宣泄自己情感的舞蹈動作,演繹出舞蹈的情感。
2.對表情的表現。表情是人物面部語言的外在符號,舞蹈中的面部表情是運用面部肌肉和面部器官表現所產生情緒的變化。
3.對情感的表達。演員對情感的表達要做到形神兼備、虛實相生。形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征,是舞之美的傳達媒介;神泛指內涵、神采、韻律、氣質。沒有形神的表演是空白無力,沒有說服力的。
(二)舞臺美術的合理設計
1.明確服裝在舞蹈表演中的主要功能
舞蹈服裝這一要素與舞蹈人體的關系是最為貼近的,它在舞蹈表演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的運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舞蹈表演中服裝可具說明性。
(2)舞蹈表演中服裝可具模擬性。
(3)舞蹈表演中服裝可具塑造性。
2.充分開發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使用價值
道具是舞蹈表演中常見的增加表現力的手法。通常在一個舞蹈里,道具可以以多重身份出現,就是說,道具并不是實物實指的,它具有“一多對應”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使用方法中喻指多種含義。
3.正確選擇、巧妙運用燈光的特性
舞臺燈光是舞臺上的太陽,燈光的效果不僅會影響到舞蹈本身的藝術性,更重要的是影響到觀眾的視覺與審美趣味。
(1)色調的對應。色調就是對舞臺上全部審美對象的總體色彩把握,顏色作用于人的視覺,可使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對應。如紅色給人以熱烈、激昂、危險等感覺;綠色則代表柔和、有生命力、清新;藍色有憂傷、抑郁、悲哀的情緒等。舞蹈燈光運用這些顏色的情緒對應,可以反映角色人物的內心狀態,也可同時提示觀眾進入相應的情緒狀態。
(2)光線的強弱。舞蹈表演中燈光明暗效果、形體空間的變化形成有視覺語言的舞臺演出空間氣氛,從而構成情景的特定空間。要表現積極向上的情緒時往往用強光代替,表現頹廢的情緒時則用弱光,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燈光強弱可表現不同的情緒。
(3)光區的劃分。演出燈光可以對實際的空間環境進行改造和拓展,進行夸大或縮小的描繪,從而在有限空間內表現無限空間。
舞蹈表演中燈光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運用得當才會使舞蹈在表演中美不勝收,達到舞臺光中有景、景中有光、光中有舞、舞中有光,光中有聲、聲中有光,其色彩之艷麗,變化之豐富,場面之壯觀,效果之強烈的特點。
4.合理設置、有效使用舞臺布景
舞臺布景也是舞蹈表演常用的藝術之一,其運用繪畫、塑型、光色變化等多種造型手段,塑造舞臺空間形象,創造舞蹈的環境氣氛,表現舞蹈的時間、地點,起到情景交融,對舞蹈作品形象、內容的模擬、提示、象征等作用。
(三)充分利用與音樂的合作方式
舞蹈表演與音樂的關系是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通過音樂更能準確地表現舞蹈的節奏及韻律,突出作品的風格特征,優秀的舞蹈表演需要音樂激發與強化作品的感情色彩,使觀眾產生視覺與聽覺的統一,體驗感情,使舞蹈形象更加生動具有魅力。能夠幫助舞蹈更為直接地打動觀眾的內心感情與共鳴,在舞蹈與觀眾之間增加了一條感情的紐帶,使之更具藝術鑒賞性,使觀眾同舞蹈更加接近。
舞蹈表演能否成功,能否合乎廣大人民的需求,能否具有藝術性與觀賞性,與藝術手段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運用是分不開的,我們必須重視它。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藝術的重視和對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要求我們不得不努力探討與研究藝術手段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以呈現給大家更多、更好的作品。與此同時,藝術手段也會在相關專家與大家的努力探索中得到更高、更好的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江以平.舞蹈藝術通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呂藝生.舞蹈形式結構及藝術手段[N].北京教育報,2003.
[3]陳沖.談舞蹈編導創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4]薛天.舞蹈編導知識[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5]呂藝生.大型晚會編導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6]劉守安.舞蹈藝術[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3.
[7]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8]郭明達.舞蹈創作藝術[M].北京:中國舞蹈出版社,1990.
[9]王艷庭.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段[N].學習周報,2007.
[10]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1]林通.演員表演技巧入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
[12]張卉.戲曲表演知識三講[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
[13]于平.舞蹈表演的技術訓練[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
[14]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演員學習手冊[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2.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藝傳習中心;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舞蹈創作)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