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物質精神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主題空間設計在我國逐漸盛行。如今外出就餐已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餐廳已不再局限于功能的需求,而更重視人們在就餐時享受到就餐環境以及餐飲文化所帶來的從視覺到身心的全新藝術感受。
關鍵詞:主題空間;空間設計;營造方法;傳承文化
一、主題空間的概念
“主題”這個詞最早起源于德國的音樂術語,之后被廣泛地運用到其他藝術領域當中。高爾基對“主題”的定義是:“從作者的經驗中產生,由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思想,但聚集在他的印象中還未形成。這種思想用形象來體現時,它會在作者心中喚起一種欲望,賦予它一個形式?!?/p>
“主題餐飲空間”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歐洲,從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在我國興起。在中國自古便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禮記》中也有“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記載,足以看出食對人們的重要性?!俺缘蔑柌蝗绯缘煤谩?,食已經不僅是一種生理需要,人們在追崇和弘揚文化飲食和健康飲食的同時,越來越青睞于有品味的就餐環境,享受美食以及環境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于是各種類型的主題餐飲空間應運而生。
二、餐飲空間設計的主題分類
(一)地域文化性主題設計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及多樣的地域特征,飲食文化天南地北各有千秋,為我們的主題餐飲提供了豐富的設計元素。我們可以把有強烈標識性的、有地域特色和名族性的文化主題元素運用到設計的空間里,來豐富我們的空間載體,以此實現特別的空間氛圍,讓人們在就餐環境中體驗到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和不一樣的直觀感受。而這樣充滿地域特征的主題空間引入也包括外國餐飲及文化。例如西餐廳、日本餐廳等,都是通過對餐廳空間的設計,傳播一種特有的地域性文化。
(二)自然主題設計
“回歸自然,親近自然”一直都是人們熱議并追崇的話題。人類源自于自然并傾心于生活在自然之中,大自然千變萬化的形式與結構給予了設計師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創意。在主題餐飲空間的設計中,親近自然的設計一直頗受追捧。
自然主題的設計通??煞譃槿齻€類別:
一是直接來源于大自然中的各種元素提取的主題,如植物、動物、天氣、山巒等。例如在韓國有一家利用動物為主題設計的咖啡廳,利用模仿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及各種野生動物形象裝飾整個空間,使人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品味咖啡,感受到充分的休閑放松。在寒冷的北極圈地區,也有用冰雪作為主題的餐飲空間,整個空間包括家具和裝飾物都用冰雕砌成,給人以最自然原始的冰雪體驗。
二是以自然風景或環境為元素,將自然環境中的森林、山巒、海洋等按比例設置到室內空間,甚至模擬自然屆的氣候條件烘托氣氛。例如海底餐廳的設計,讓人們在就餐過程中通過巨大的透明玻璃可觀賞到玻璃外的海底動物,大大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
三是利用動物形態等仿生形式來進行主題空間的設計。對自然界生物的某一形態提取來運用到設計上的做法也十分普遍。例如悉尼歌劇院的外觀形態是以貝殼為原型,室內空間則以巨大的殼體圍合而成。以自然為主題的空間設計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及精神需求,又傳達了綠色低碳的設計理念,同時也是未來室內主題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
(三)概念主題設計
時代在進步,未來設計充分展現了人們對未來科技的展望與運用,這一方面是在設計材料和技術上加以創新,另一方面則是在設計理念和思維上的創新。在充滿創新技術概念的主題空間里,相比于原始材料,設計師們更愿意嘗試更新、更環保、甚至材質更輕巧堅固的新材料,包括節能環保燈光的使用和綠色無污染涂料的開發,以及天然材質的回收利用等。而在理念上的創新,則摒除了慣用的傳統框架結構室內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流線型或者異型空間,讓人身臨其境產生一種科幻超現實的奇妙感受。將這類概念主題的設計運用到餐飲空間里,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
三、主題餐飲空間設計的營造方法
(一)利用空間形態的方法
空間本是無形的,但可以通過空間語言以及限定方式設計出空間的具體形態,表達出設定的主題空間效果。當前主題餐飲空間設計流行著一種“場景化”風格。它通過對真實環境加以藝術化或者理念化的設計,以及結構、比例、形態大小的對比重構等手段,營造其整體氛圍,使得消費者身處情景中,產生感情和精神的共鳴,并由此獲得消費者認可。例如整體空間采用流線形和圓弧形元素設計的天蓬,與地面鋪裝或是桌椅和陳設等元素的統一使整個空間活潑輕快,給人帶來輕松愉悅的感受,而直線型、矩形、端正的空間則往往給人理性、莊重的感覺。
(二)利用色彩關系的方法
色彩與人有著密切的關聯,受到色彩的物理光刺激能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心理效應。餐飲空間通過確定彩色基調和不同的顏色相互搭配則可控制整體空間給人的感受。暖色系給人帶來溫暖快活的感覺,冷色系給人以清涼、寒冷、沉靜之感,如果將冷暖色系并列,給人的感覺是暖色向外擴張、前移,而冷色向內收縮、后退。
目前針對就餐環境的色彩設計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是鄰近色的搭配組合。例如紅色、粉紅色、桃紅色等的搭配,由于色相識別性較強,因此搭配起來使得色調與同類色相比具有豐富的層次和微妙的變化。一般適用于空間較大、色彩區域較廣、功能相對多樣的就餐空間。
二是同類色的搭配組合。色相相同或接近而顏色明度不同的色彩組合在一起的搭配營造,讓主題空間簡潔明凈,單純大方。但由于色彩單一容易使空間單調沉悶,因此運用這種色彩搭配時可以強調空間內其他物體的不同材質肌理,適當增強色彩飽和度對比,再配以對比色的裝飾、擺件或陳設物作為空間點綴,使整個主題空間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氛。
三是有色彩和無色彩的搭配組合。有色彩可豐富空間,增添活躍的效果,無色彩可使空間產生素雅,平穩的感覺。無色彩主要運用黑,白,灰三色從面積大小對比方面來營造主題空間。無彩色的搭配容易使空間產生高科技高技術感覺,時常也加以自然色彩進行搭配,以中和無色彩帶來的單調。
四是對比色的搭配組合。色相性質相反或明暗相差懸殊的色彩搭配,例如紅色和綠色,橙色和藍色,黃色和紫色,都是最經典的對比色搭配。這種對比也稱作補色,表現出一種明暗、冷暖的對比性?;パa色在主題空間里的搭配容易營造出強烈對比,使整體空間變得激越、活波。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比例,否則容易造成視覺上的強烈刺激,使人產生抗拒心理。
(三)統一元素的方法
主題餐飲空間的設計一個完整的主題,但只有從宏觀到微觀的細節都要保持元素的統一及完整性,才能從整體上呼應主題。在主題空間里同一元素的重復排列是重復設計中常用的手法。重復的構成元素有很多,包括形狀、色彩、大小等。在元素的統一中,不同的幅度變化會造成不同的空間感受,變化幅度大的重復元素陳列起來造型豐富,但容易造成效果混亂,所以設計時應強調秩序;變化幅度小的重復元素排列起來整齊簡單,容易讓人感到單調乏味,設計時則應注重變化,增加裝飾性元素。因此在餐飲主題空間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根據空間格局變化調整重復元素,只有統一的元素在主題空間里形成相互呼應,重疊錯落,才能讓人感到韻味無窮。
(四)利用室內陳設和裝飾的方法
室內的陳設裝飾對空間的主題表達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功能性陳設和裝飾性陳設都應該圍繞主題選擇,以達到烘托主題的效果。例如以傳統中式設計為主題的餐飲空間,在陳設裝飾的選擇上,家具、裝飾畫、布藝、花藝、擺件等都應該是以中國傳統樣式為主的設計來點綴整個空間氛圍。
四、餐飲空間主題表達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主題餐飲空間的定義就是以一個或多個文化主題為吸引標志,將主題設計作為空間功能性和藝術性的延伸,向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體驗場所。而當今常常由于設計師的專業素養欠缺和設計理論的不足而進入一些誤區:一是定位過高、裝飾浮夸造成的過渡浪費;二是裝飾材料或特色元素選用不當帶來的主題不明確,不能貫穿整個就餐環境;三是經營形式與設計理念不符造成的不契合主題;四是設計膚淺,缺乏品味,沒有文化內涵。
結合當今的主題餐飲空間發展趨勢,無論是融入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還是回歸自然、親近原始,乃至結合科技創新、未來理念的主題空間,都必須要有準確的設計定位且主題具有鮮明性。餐飲空間的主題表達與普通餐廳明顯的不同在于它的文化性主題,以及圍繞主題展開的經營模式,平面品牌設計,菜品設計甚至是餐具的考究,與空間傳達出共同的主題,才能使顧客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精神和心靈的共鳴,這樣的設計才有前景。在特定歷史文化語境影響下有選擇性的創造,精心打造的作品才是具有藝術生命力和時代創造力的作品。
五、結語
在當今餐飲空間的主題化設計中尤為強調設計二字,強調通過設計的主題來表達一種文化和內涵。無論是采用什么樣的設計方法,都意味著使用整體空間的結構與形態來參與一種文化氛圍的構成,而空間設計作為建筑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的延伸,要面對的是不同的地域環境、不同的審美人群以及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因此通過設計這樣的形式,發掘不同空間的獨特性可以起到傳承文化的作用,又使之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創造出具有人文內涵的室內空間。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主題餐飲空間的出現是社會發展、人們精神生活需求多樣化的結果,儼然已成為當今餐飲行業發展的趨勢,不僅拓展了室內設計發展的途徑,同時也開啟了新型的體驗式消費。只有通過激發創新思維,提升設計品味,創造餐飲空間嶄新的環境,帶給消費者更多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加深消費者印象,才能吸引更多顧客,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增祥,陸震緯.室內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李林潔.室內主題空間的色彩設計[J].廣東建筑裝飾,2008,(04).
[3]章海榮.方起東.休閑學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5.
[4]房亮.主題酒店文化氛圍營造研究[D].蘭州大學,2009.
[5]陳易.春華秋實——室內設計教學的新思索[J].室內設計與裝飾,1997,(05).
[6]張青萍.20世紀中國室內設計發展解讀[J].藝術百家,2009,(01).
[7]李朝陽.室內空間設計[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蘭茜,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