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苑


摘 要:筆者在對本校信息131班的電子技術教學中,堅持引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引導文教學法,有效提高了學生技能外,還培養了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使得該班學生在企業獨立承包生產線實踐中,表現突出,深得企業贊許。
關鍵詞:工作過程;引導文;電子技術
90后的學生普遍缺乏溝通合作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除了技能訓練外,應高度重視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筆者在對本校信息131班的電子技術實踐教學中,堅持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引導文教學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及溝通合作能力,使該班學生在企業獨立承包生產線實踐中,表現突出,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贊揚。
引導文教學法的特點是教學內容與工作流程緊密相關,學生自主學習,強調合作和交流多種形式教學方法交替使用。與其他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它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咨詢者和指導者。筆者在模擬電子技術教學的操作過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車間式”的實境課堂,模擬工作環境
車間式實訓室讓學生明確自己“準職業人”的身份,如同置身于“生產現場”“工作現場”。明確生產工作是一環扣一環的,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會影響其他人、影響整個生產的進度,從而樹立溝通合作的理念。筆者在進行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中,把實訓室做了如圖1的劃分。
將實訓室劃分為:聽課區、插件區、波峰焊區、執錫區、檢測區、包裝區和產品展示區,講臺配有電腦及多媒體平臺。
二、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引導文,明確工作任務
引導文是工作指導文件,學生通過引導文字,獨立地分析教師布置的任務和設置的問題。中職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比較欠缺,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引導文時,須換位思考,設計與學生能力相匹配的引導文。以“對講機的制作”為例,為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筆者首先展示模擬訂單,根據學生特點設計引導文:(1)需要哪些工具?都準備好沒?(2)插件時,那個元件最容易插錯?如何避免?(3)團隊如何提高效率?這些引導文,通俗易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工作目標去學習和工作。
三、借助引導文步驟,確立工作流程
按照引導文的工作程序,圍繞訂單,從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測到評估,分六步。展示完模擬訂單,明確任務后,各組進行信息查詢,獲取相關資料和相關信息后,各組討論計劃,做出決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充分溝通、合作才可能完成任務。
根據前面的計劃決策,各組長帶領學生實施計劃,教師在學生中,回答學生的問題,并預想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將遇到的難題,提前制作好微課,從而突破難點。例如:筆者在“對講機的制作”教學中,就根據學生特點,制作了集成塊引腳的識別、對講機典型故障及排除法、對講機工作原理、電子產品成本核算等微課。學生帶著問題去查詢微課,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四、以小組積分激勵學生,培養集體榮譽感
筆者在每次引導文教學課中,必在黑板上醒目的地方,張貼小組積分榜,如圖2,分組教學評價的結果不僅是小組成員個人努力的結果,更主要地反映了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由于評價的結果直接與小組的產品關聯,會促使組內成員在共同壓力下一起努力,產生積極作用,進而形成集體榮譽感。
筆者對本校信息131班堅持以引導文教學法授課一個學期后,該班學生到龍威實業有限公司實習,開創性地獨立承包了生產線,由班內學生擔任組長,迅速適應企業需求,領料—插件—執錫—檢測—包裝,整個生產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由于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能水平和較高的溝通合作能力,在生產過程中,能夠盡心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還積極幫助其他同學,該生產線產能與公司其他生產線持平甚至超過了其他生產線,贏得了企業領導的高度評價。
事實證明:巧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引導文教學法,在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企業、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梁瑞齡.在分組教學中進行表現性測驗評價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