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冬梅
蘇教版語文教材的練習內容非常豐富,有處處留心、成語、古詩、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等,既有知識積累,又有能力培養。在練習課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是創設生活情境學成語,圖文結合;學古詩觀察比較練書寫,教學形式多樣;讀準字句,想象畫面,感情朗讀,節奏朗誦,隨樂歌舞,教學層次清晰而有梯度;書寫指導細致扎實,同時關注寫字姿勢。每節練習課都是因材施教,扎實有效。練習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教師要明確每道題的訓練要求、意圖,有的放矢地創設自主學習的過程,讓全體學生都得到扎扎實實的訓練。當然,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并非不要教師的主導。相反,應精心地研究如何“導”是知識的關鍵處、學生的困難處、訓練的重點處。一堂練習課,只要老師精心設計,關注教學層次的梯度,就一定能取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我在執教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練習7》,課前設計比較細致,考慮到了教學的梯度,關注了讀寫結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首先,猜謎導入,激發興趣。以PPT出示兩則謎語:1.一根細騰往上爬,花兒朵朵開放了。嘟嘟嗒,嘟嘟嗒,喇叭吹奏小夜曲。(牽牛花)2.紅紅花兒像雞冠,公雞跑來看一看,“這頂紅毛真漂亮,我想跟你換一換。”(雞冠花)我所選擇的謎語是兒童詩,讀來很有童趣,非常好玩。并附上圖片,給孩子提供直觀的欣賞,愉悅身心。增強體驗,激發孩子愛花、愛自然、愛生活的情感。
其次,朗讀詩歌,欣賞圖片。1.多種形式朗讀,體會詩歌語言美。并讓孩子明確,這樣的語言抓住了花卉的特征,所以我們才能一下子猜出來。因此,我們在編寫時,也要抓住花卉的特征來寫。2.引導孩子概括四則花卉謎面抓住了花卉的什么方面的特點來寫的。牽牛花(細藤往上爬、花像喇叭) 雞冠花(紅花像雞冠)。3.體會詩歌中的擬人和比喻手法。這樣圖文結合,既欣賞詩歌描繪的圖畫美,又注重了詩歌的語言美,并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考慮農村孩子有些花沒有見過,所以給孩子準備圖片,豐富孩子的經驗,給孩子呈現直觀形象的視覺美,與詩歌相結合。此外,對詩歌的寫作手法稍加講解,讓孩子有方法可依可仿。
再次,誘發內化,學以致用,創造學習。創造性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不等于有難度就不訓練,不培養。任何一個大腦發育正常的人都蘊藏著創造潛能。有的人的創造能力易于早期發現,但有些人因受客觀條件自身諸多因素的限制,其創造能力時常處于潛伏狀態,如果不對其加以科學開發,將會延長潛伏期,造成能力資源巨大浪費。教師就應善于運用激勵機制和科學的方法,給學生提供表現創造的機會,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能力資源。設計“創造學習”環節不僅僅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過程和訓練的目的,也是一種先進的、科學的教育思想。聽說讀寫是一種技能,有賴于大量是實踐活動而形成,所以語文課就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語言實踐課,用練來達到語言運用的目的。當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語言文字的世界時,往往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以下就是孩子們的創作:1.怎么春天,也下大雪?你瞧,滿樹的雪花,潔白一片。(梨花)2.朵朵花開,五彩繽紛,酷似喇叭,喚作美人兒。(美人蕉)3.針樹媽媽愛打扮,一根根金簪頭上插,一不小心掉落地,針樹媽媽繼續戴。(針樹)4.一根綠藤,掛滿喇叭。吹一吹,咦,怎么吹不響?(喇叭花)5.綠條根根細又長,黃花朵朵香又密。農民伯伯把它盼,結成果實榨成油。(油菜花)6.從前有個小姑娘,從小生在枝頭上。粉紅笑臉真迷人,夏天結出桃子來。(桃花)7.一朵花,真奇怪。太陽往哪它往哪,瓜子從它嘴里來。(向日葵)8.白白花瓣香又香,可以做飯釀花蜜。姑娘喜歡別著它,小小子袋里塞著它。走到哪里哪里香,香氣醉人不愿離開。(槐花)9.一個女士兵,立在沙漠里。頭戴小黃花,身穿硬刺甲。(仙人掌)……瞧,孩子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只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張揚他們的個性,并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引領他們在言語世界沉潛往復,他們的生命之泉定會躍起燦爛的浪花。可以說,孩子的創作是學習效果的展示,更是對老師一節課最好的評價。
最后,表揚優秀,打印分享。將孩子優秀的作業打印份發給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是一種延續,是一種傳播,是一種贊揚。讓成功的孩子在贊揚中得到激勵和提升,讓有待提高的孩子在分享中得到激勵和進步。
一節完整的練習課,是建立在老師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把握,是建立在對教學過程的梯度設計,是建立在對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了解。概言之,一節好的練習課設計,是老師綜合能力的體現。總之,設計要精心,環節有梯度,讀寫應結合,這是一堂高效的練習課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臨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