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寶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接受性學習為自主性學習;語文教學從關注語言轉向關注對人的教育,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在課堂,學生主要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來獲取知識。然而由于語文知識的廣泛性與深刻性,僅靠老師課堂上的講解并不能滿足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需求。因此,要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學習成績。高中語文教師如果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潛力,無疑將會讓我們的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激發語文自學熱情
讓學生喜歡老師,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獲得教育成功的情感基礎。師生情感融洽,才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能自主探究、愉快學習。學生有了自學熱情還需要老師的培養激發。教學中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對自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引發學習動機,進行自學可行性教育。興趣是引發行為的最直接的力量,有濃厚興趣的引導,使學生在個性意識上產生自學的情緒傾向,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不自覺地獲取到新知識。
二、注重把握高效語文課堂
1.課前明確學習目標,指導自主學習方法
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習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老師應在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及目標任務下發給學生,以引導、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并把課前預習時的成果在課堂上公開展示,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肯定,會極大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語文課的預習過程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學生根據自己初步的閱讀和理解,可以獲得大致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疑問產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老師的幫助,學生就可以尋求解答,這樣,自主學習能力就能得到培養。
2.設置課堂科學有效提問,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有了課前的預習,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是學生課前預習時所產生的疑難問題。這樣,教學目標清晰,課堂討論更大膽積極;教師適時點撥,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設置有效的提問,并讓學生討論、爭論、結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想得到交流,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在陳述觀點時人格魅力得到展示。這種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討論、合作、發言顯得更熱烈和更有針對性。這樣,學生會在整個課堂中發揮主導作用,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3.分層次布置課后作業,鞏固自主學習模式。有效的語文作業既可以檢測學生的聽講能力和知識的吸收,又可以督促學生及時復習、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立足傳統式的作業:如古詩文的背默、文言基礎知識、文學文化常識等識記類的知識和一些在記憶概念的基礎上解答問題的技能。但這類作業也不是純粹的機械化重復,應該是用賞析的方法理解性的記憶。展開開放式作業:語文的開放式作業主要表現為評價題、賞析題,其過程方法和答案都是開放的,對學生的要求只要“自圓其說”。這種類型的作業,重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一個開闊的思維空間。開放不是不要方向,而是在開放的過程、方法、答案中求得活躍的思維。設計探究式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文字、圖表、多媒體技術等方面的動手能力,以及討論、宣講等語言表達能力。例如:課前三分鐘演講、課本劇的改編、小說結尾的續寫、小型辯論會等。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這樣既學習鞏固了知識,又能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注重提高自主學習信心
教師要善于發現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評價不僅能鼓勵不同類型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更重要的是,張揚了個性化的學習品質。課堂激勵評價能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緊跟老師的思路,高效利用45分鐘。作業激勵評價,例如作文中的點評,周記中的鼓勵,背誦中的嘉獎,都會使學生逐漸融入快樂語文學習中來。階段激勵評價,把最近一個周或者一個月學生的總體情況,總結出優缺點。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公開表揚,或者通過校信通的方式向家長報喜,讓學生體會到被認可的喜悅。期終激勵評價對學生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總體評價,既是對本學期的總結,又可以提醒學生有一個新的開始。
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善思、會思,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自學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