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雷淵報
摘 要:漫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發展至今已有上百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而相對歐美、日本等國來說,我國漫畫教學比較雜亂,缺少系統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模仿痕跡過于嚴重,作品缺少原創和藝術性質,更缺乏本國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是國內漫畫創作者,缺少美術功底,漫畫題材中缺少現實題材的考究能力和精心制作,導致很多漫畫作品的畫面和內容缺乏生活邏輯性。所以,我國漫畫教學模式還需要繼續探索和革新。
關鍵詞:漫畫;表現形式;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XJK011QGD01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1YJC760084)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YBB056) ;衡陽市科技局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4KS35);衡陽市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014D049)。
一、漫畫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單幅漫畫
單幅漫畫是指一頁紙上只畫一幅漫畫,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連環畫與繪本皆可隸屬單幅漫畫的范疇。
連環畫發展至今已頗為少見,一般以文字和圖片同時出現的形式表達,且文字與圖畫相互補充,單幅字數不超過一百字左右。它在漫畫的基礎上融入了戲劇的藝術形式,所有的圖片和文字都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服務。
繪本是一種包含綜合形式語言的表現形式,它將文學和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一般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的表現形式。其要求作者在文學和繪畫上都要有一定修養。繪本從受眾上可分為兒童繪本與成人繪本兩種。早期的繪本大多以兒童的理解程度和審美角度設計的,因而繪本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兒童文學。但其實成人繪本在當時也是存在的,只是被歸類到文學作品的范疇,未被人注意到。而近些年來在國內掀起的一股成人繪本熱,使許多好的繪本層出不窮,幾米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微笑的魚》等被擺在了書店最顯眼的地方,錢海燕的《小女賊在惦記》、高木直子的《一個人上東京》等作品都受到諸多成年讀者的追捧。成人繪本這一概念也漸漸深入群眾腦海。
(二)四格漫畫
四格漫畫是早期的一種漫畫表現形式,它以簡單的四個連續的畫面闡述一個小的故事情節,即四幅漫畫組成一組,構成一個統一的作品。敘事方面主要以諷刺、幽默為主。四格漫畫的每一個單獨的畫面格子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四幅畫面也缺一不可,否則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最早期的四格漫畫在敘事方式上都是千篇一律,重在最后一格的“抖包袱”。前三格都是將讀者的思路引向一致的方向,為最后一格的“意外”埋下伏筆,第四格出現的結果往往與前三格方向相反,為的就是給讀者營造一種意外的笑點。所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這是最經典的四格漫畫形式。國內早期比較經典的四格漫畫有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朱德庸的《醋熘族》、《雙響炮》等。
由于漫畫形式的不斷發展,以及讀者對各種題材漫畫的了解和審美的變化,四格漫畫發展出了另一種敘事方式——抒情模式。這類漫畫不再注重最后一格的轉折性,而更注重整體上的情感表達,但這樣篇幅的漫畫在抒情方面是遠遠不及長篇的故事漫畫的。所以,在敘事方式上還是以傳統為主。
(三)多格漫畫
多格漫畫一般指的是現代敘事漫畫,它是漫畫與影視藝術的結合所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漫畫形式,是當下漫畫的“領軍人物”。
敘事漫畫,顧名思義,就是以記敘故事情節為主的漫畫,是以一個個連續的、大小形狀不一的漫畫分格組成,通過記敘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表現事情的某種意義。敘事漫畫的產生,使得漫畫更多了一種渲染烘托的表現手法,在傳統漫畫的基礎上,新的漫畫技法也在不斷革新。其中作品也大多反映了作者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和態度。與上述兩種漫畫形式相比,敘事漫畫的表現手法相對復雜,它巧妙地借鑒了電影藝術中鏡頭的推拉搖移以及蒙太奇的手法,為了更清晰地表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加上文字氣球,為了表現漫畫中聽不到的聲音隨之在漫畫中添加了象聲詞,后來還有利用畫框的“出血”鏡頭加強畫面的沖擊力等等。這才使得如今的敘事漫畫有如此的魅力,格與格之間的畫面連續性,使讀者仿佛是在看一場電影。
二、我國的漫畫教學探討
(一)國產漫畫的現狀
相對于國產動畫來說,當下的國產漫畫還算較好。但與國外諸如日韓、歐美的漫畫相比,確實還是遠遠不夠。這里的“不夠”并不是指畫工或是故事不好等表面上的問題,最主要的是漫畫的影響力不夠。
那么,為什么國外的漫畫能有世界級的影響力,而國內漫畫影響力再高也只是在漫畫圈內呢?在國內,就算每天忙個不停的上班族也知道米老鼠唐老鴨,雖然不看動漫,但多多少少也聽過海賊,看過火影等漫畫作品。但國產漫畫呢?隨便找個圈外人問問,大多聞所未聞。
在國內,畫漫畫的人一大把,為什么就出不了好作品呢?一句話總結就是產業鏈不成熟。首先從待遇說起,國內漫畫作者的待遇是遠遠不如國外的,這就導致了作者除了畫漫畫外還要做其它兼職才能養活自己,但漫畫是一個很花時間的工作,又沒錢請不起助手,作者只能一個人畫。最終導致作品更新慢、質量下降,出版后的銷量減少,作者收入更低了。這是個非常糟糕的惡性循環。
再者就是國內漫畫與動畫的分割。動畫化后的漫畫,影響力便會波及到圈外的讀者,因為影視是當今最普遍的信息傳播方式。在國外,好的漫畫都會動畫化或改編成電影等,而國內的動畫與漫畫則是毫不關聯的兩套商業運營模式。
(二)我國高校漫畫教學中的問題
我國漫畫教學比較雜亂,缺少系統的教學模式。
其一,動畫和動漫專業是國內高校新興的學科,當下正處學科建設時期,國內也沒有較好的成功人才培養案例。動漫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要求學生在實踐性和理論性知識上都很高。但國內的教學方案大多過于單一,培養的都是一般性的應用型人才,而欠缺藝術性的人才,因而使國產漫畫作品缺少藝術性。
其二,漫畫基礎訓練的強度不夠。首先是師資不夠,有的高校雖然有請外企的工作人員到學校為學生上課,但授課的內容大多參差不齊,學生聽的也是云里霧里。其次是漫畫相應的課程內容遠遠不夠,許多學校即使專門開設了與漫畫相關的課程,諸如漫畫基礎、動漫分鏡頭設計、動漫人物設定、動漫場景設計等,也只是為了輔助動畫的課程訓練。
其三,漫畫教學中太過注重技法,借鑒國外,而忽略了美術基礎和自己的特色。模仿痕跡過于嚴重,作品缺少原創和藝術性質,更缺乏本國的文化特色。縱觀國內的漫畫,大多一味模仿國外,而沒有一點自己的特色。中國的本土文化多不勝數,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中國風。
其四,不注重觀察生活訓練。國內漫畫創作者,很多缺少美術功底,漫畫題材中缺少現實題材的考究能力和精心制作,導致很多漫畫作品的畫面和內容缺乏美感和生活邏輯性。
這一系列的教學問題亦形成了我國漫畫創作存在的通病。
(三)我國漫畫教學的思考
1.當下的漫畫教學中最首要的是組建一批雄厚的師資隊伍,改善教學體系,加強校企合作。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多注重專業基礎和技能的訓練,通過實踐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2.在傳統美術教學中多注重速寫訓練。速寫在漫畫教學中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課程,因為漫畫和速寫都來源于生活,再者從速寫的基礎上加以概括提煉或夸張變形,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漫畫形象了。
3.重視漫畫的手繪課程。漫畫與動畫是緊密聯系的,可以說漫畫就是“靜止的動畫”。繪制漫畫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許多高校開設動漫、動畫專業,大多注重動畫的制作流程與動畫原理。而對漫畫這一課程往往毫不重視,教學時常常一筆帶過,殊不知漫畫是一切動漫產業的源頭。
4.漫畫的繪制教學中應更注重原創性,推出中國風。雖說借鑒是學習的快捷方式,但過分依賴借鑒會使作品缺少創新和張力。有了適度借鑒后應更多注重挖掘本土的文化元素作為創作素材,更注重創新。
5.更多注重學生的藝術修養,繪畫技術與能力次之。漫畫教學中大多注重的是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以提高畫技為首要,忽略了漫畫的藝術性質。這也是現今國產漫畫的一大死角,畫漫畫的人一大堆,卻出不了好的漫畫作品。原因是故事欠缺藝術性的表達。這主要也是因為國漫的受眾大多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導致漫畫的主題、立意等都受到一定限制。
三、結語
中國漫畫發展至今有近百年歷史,一直在不斷改革發展當中。現今的國產漫畫也已初具規模,漫畫家們都各領風騷;而漫畫新人們也不時地在漫畫界嶄露頭角。我們可以從現在出版的漫畫中看出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年輕的、富有想象力的、藝術功底強且風格各異的漫畫領軍人物。各種漫畫公司諸如夏天島、漫友文化、知音漫客等也逐漸發展健壯起來。但對于漫畫創作者來說,前邊的路還是坎坎坷坷。我國的漫畫教學一直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我國逐漸開始重視漫畫的實踐教學活動。相對在國外的許多國家,他們對漫畫的創作和教學都不夠重視。我國漫畫一直是在改革中求發展的,必將會出現一批批優秀的漫畫人才,屆時中國將會是一個漫畫產業大國。
參考文獻:
[1]鄭萬林.論漫畫藝術形態的發展演變[D].廣西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9.
[2]宋磊.漫畫的三種表現形式及其在藝術上的關聯[J].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8.
[3]董潔.手繪漫畫創作之我見——當前教學中的思考[D].河北師范大學,2010.
[4]張冰晶.漫畫談新[D].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1.
[5]章蓬霞.現代繪本的形式語言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6]羅琛.現代漫畫敘事的藝術[D].西安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3
[7] 李荒歌,趙蓓.四格漫畫項目教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王志成,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動畫、插畫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