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
【摘 要】教育應當面對全體學生,這樣才能體現教育的本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性格和能力傾向的差異,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成績可能大不相同,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和中差生的分布可能是持平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每一個學生,力爭提高中差生的成績。
【關鍵詞】高中物理 中差生 提高成績 教學方法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07
經過長期的教學,教師都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在一個班級里,總會有好學生和中差生之分。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學生興趣愛好和能力傾向不同。這決定著學生在學科方面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時也決定著學生在學科的努力和投入程度。對于喜歡的學科,學生自然會努力許多,對于自己擅長的學科,學生也會更加喜歡。相反,有些學生之所以成績差就是因為對物理不感興趣或是物理能力和思維較弱。二是當下考核與評價體系。學校對于學科的考核與評價,主要通過閉卷考試,其實閉卷考試所考查的只是學生的部分能力,沒有完全展示學生在學科學習上的潛力。三是對中差生的關注較小,家長、教師、同學對中差生的包容性不強。打分的形式也會慢慢削弱考試能力較弱的學生的信心,造成惡性循環。
物理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因此,物理學科上的中差生會更多。教師應當直面班級的中差生問題,而不是選擇逃避問題。幫助中差生提高成績有三個方面的益處。
首先,幫助處于班級中低水平的學生提高成績有利于拉高班級平均水平,讓優秀的學生看到其他學生的進步,從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增強班級活力,讓班級處于積極向上,相互幫助,相互競爭的狀態,真正展現21世紀高中生的良好風貌。
其次,幫助物理學習上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得到提高是每個老師應該履行的職責,好的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最后,幫助中差生提高成績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可以沒有最好的學習成績,但是通過物理教學,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和物理精神,從而在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起到幫助。下文根據本人多年的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經歷,總結出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優化課堂結構,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
物理課程是以實驗為基礎構建起的自然學科,因此物理學習既包括物理基本概念和知識,也包括實驗操作。物理概念和知識大多非常抽象,是不可見的,不可觸摸,這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困難。實驗操作非常有趣,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鍛煉動手能力。但是由于實驗器材和實驗環境的限制,學生大多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要想幫助中差生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就應當優化課堂結構,爭取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識點具體化,讓學生更好理解,倡導全員參與。同時,也應當好好設計物理實驗,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實驗。
為了使抽象的概念和知識更加具象,教師可以采取舉例、實物展現和多媒體展示等方法。舉例是指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或者科學領域已經有的產品來展示物理概念和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例如,教師在講解電壓時,可以拿家庭電路舉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家庭電路的電壓。事物展現是指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拿出一些設計相關知識的具體運用來促使學生感知這些抽象的現象。在講解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可以展現一些小家電,比如電磁爐、微波爐等。多媒體展示則是利用圖片和視頻等方式來細致展現一些知識點,從而達到更好的講解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就給了中差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機會。
此外,教師也應當精心設計實驗,一般而言,中差學生動手能力較差,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時,應當盡量將優秀學生與中差生分到一組,同時又要避免中差生沒有機會動手做實驗,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來來回走動,對于一些組里的中差生予以特別關注,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實驗過程、詢問實驗思路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思考。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把眼光放到全班,對于中差生,更要予以特別關注。因為中差生的進步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當堅持三多三少的原則,三多是指多提問、多表揚、多鼓勵,三少是指少批評、少輕視、少給不及格。中差生的進步需要更多的呵護和鼓勵。
二、改革考核方法,鼓勵中差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當前教育形勢下,教師應當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個性形成和能力發展,幫助學生成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而不是僅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以考試判定學生的能力。在對待中差生上,教師應當秉持有教無類的觀念,并且相信學生都是聰明的,知識能力分化不一樣,教師不應當強求學生考試成績一定好,而是通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科學觀念,激發學生的潛力。
在考核方法上,傳統的考試只有閉卷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公式遷移能力,但是這樣的考試難免有所偏頗,無法全面展示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投入度。許多非常投入學習的學生由于學習方式和能力的約束,考成績仍然會不太理想。如果僅憑考試成績來判定這個學生到底優秀與否,必定會造成誤差,打擊中差生的自信心,降低學習熱情。因此,在改革考核方式上,教師應當不僅關注考試成績,還要將學生的日常表現納入考核范圍,做到更全面的衡量學生。教師可以劃分最終成績為兩個部分:平時上課答題和實驗表現占百分之40,試卷成績占百分之60,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投入教學活動,從而在答題和練習中慢慢得到提高。
三、給予中差生更多包容措施,帶動進步
教育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在現代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秉持這樣的觀念,不要用一樣的方法來教授中差生,也不要用衡量優秀學生的方法去評價中差生。雖然高中生正在邁向成人的道路,但是許多高中仍然十分羞澀,不自信。因此教師要在注意教學中保持學生的自信心,同時,給予中差生更多包容措施,逐步帶動學生進步。具體而言,教師對于學生的錯誤給予更多的包容。當學生在課堂上犯錯時,教師不必及時糾正,而是在課堂總結環節顯性地總結易錯知識點。對于學生在考試中所犯的錯誤,教師可以予以更多關注,在課后為學生仔細講解知識點,而不是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解決所有問題。很多中差生都會面對不及格或者成績偏低的問題,因此,在面對考試成績時,教師不應當直接公布學生成績,而是應該保護學生隱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包容和盼望之情。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直面中差生問題,通過精心教學提高學生興趣,改革考核方式和包容來逐步幫助學生提高成績,成為綜合素質全方面發展的新一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