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在我國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影響著出土文物的保護方式、技術修復以及模擬展示等。在當前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下,國家以數字媒體技術為核心來保護物質文化遺產,以確保這些文物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國家文物管理部門對于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不夠科學完善,沒有應用先進的數字媒體技術,使得部分出土的文物遭到破壞,難以恢復其原來的樣貌。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海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Hnky2015-28“海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媒體展示模式研究”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璀璨文化,其中許多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璀璨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傳承至今。總所周知,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資源,若遭到破壞就無法進行修繕。在加入WTO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逐步與國際接軌,再加上新形勢下的政策制度等因素,科技技術也日益進步。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在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能夠有效地解決物質文化遺產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文物的保護提供新的技術手段。然而數據表明,在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應用數字媒體技術并且完善還有一定的路要走,在不同層次都有著不同深度的問題,微觀上來說,其影響著科技技術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宏觀上來說,其影響著物質文化遺產的進一步保護。
一、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內涵和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手段
(一)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內涵
我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雖然遭受過戰爭的無情洗劫,還是保存了大量的古文物。由于發掘這些古文物時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通常會改變它們的原始環境,導致部分文物難以保存在博物館或紀念館中。我們知道物質文化遺產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珍貴資源。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采取了數字媒體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對文物進行技術修復,并以模擬展示來達到最終的保護目的。我國有關部門在很早之前就對如何保護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研究與應用,從而增強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二)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手段
數字媒體技術從字面上理解是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來達到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然而這種籠統的說法不夠準確細致,其真正含義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對考古現場進行三維掃描、三維計算、三維輸出以及三維顯示,然后就可以在計算機上看到一個較完整的遺址原貌以及各種受損文物的真實還原圖,最終將這些圖文信息永久地保存在計算機中,方便之后的觀賞研究。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方式增加了新的途徑,這對于整個考古界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加安全可靠,同時還能讓社會各界開展宣傳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
二、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應用數字媒體技術的途徑
(一)文物的修復
目前對于文物的修復工作是建立在數字媒體技術之上的,首先要為出土的文物建立一個較溫和的修復環境。對于那些年久失修、不完整的文物,我們一般會采用數字化修復技術,通過計算機的三維計算方法,根據文物的現存樣貌殘片從而構建出它的原貌,例如在兵馬俑的修復工程中就曾使用過這項技術。還有就是這項技術多使用在修復瓷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器物上的碎片還原其本身的造型以及設計圖案。
(二)進行數字模擬
數字媒體技術也多用于考古的發掘現場,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準確快捷地掌握各種基礎的數據信息。我們知道,部分的古遺址或文物長時間存在于大自然中,必然會遭受到風化、氧化等自然侵害,還有部分的考古現場在發掘過程中容易造成破壞,使重要信息丟失。數字媒體技術可以進行數字模擬,從而構建一個虛擬的三維場景,能夠還原考古現場的原始數據,為考古工作提供科學準確性。
(三)構建數字博物館
通過構建數字博物館能夠有效地開展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數字化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并將傳統博物館的社會職能體現出來。首先是文物信息的采集工作,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將其進行三維掃描,把收集到的圖樣、聲音以及文本信息上傳到互聯網,既可以有效地保護文物,又可以使得文物信息公開化。其次,通過對文物進行整合管理,使其具有一定的順序,方便科研人員進行研究以及供參觀人員瀏覽。
三、當前我國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關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人員不負責任
當前我國對于傳統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主要采取兩種手段,即修復工作和搶救工作,為文物的完整性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想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得更加完善,就要針對具體的文物作出比較科學合理的保護計劃。但是當前有關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體系還不夠完善,許多工作人員對數字媒體技術還不夠了解,尤其是一些國家部門的領導,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而且內部的規范化制度也建立不起來,在保護工作中以經驗處理管理的事情比較多,難免會有所疏漏,致使無章可循。另一個較嚴重的現象就是有章不循,即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只浮于表面,在領導檢查時才做做樣子,真正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二)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不完善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保護國家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構建保護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敦煌研究院的院長樊錦詩就針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實行的必要性進行講話,他說:“如何將單個、獨立的保護行動,彼此聯系起來?如何將保護的各個專業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切實感受到文物古跡所有的保護與管理工作需要在科學的理念和規范的指導下進行。”可見,制度的構建對于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由于一些管理部門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的輕視或者是由于環境、資金、人力方面使得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的建立受到阻礙,雖然勉強建立之后但是它的保護基礎也偏弱,其科學合理性更是很難保證。
(三)物質文化遺產的監控力度不夠
物質文化遺產的監控力度與保護力相輔相成,如果它的監控力度不夠,必然會導致監控管理系統崩潰,出現很多不符合物質文化遺產制度的行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內部的工作人員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以為然,能配合工作。還有一些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重視經濟發展輕視保護管理工作,常常以犧牲文物為代價換來高效益,對監控系統更是嗤之以鼻,所以經常出現管理問題。不僅如此,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的工作責任制度沒有落實,出現文物損壞等現象很難落實到責任人。
(四)沒有應用數字媒體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為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內容,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到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將會大大提高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效率。目前隨著西方文化在我國強勢傳播,導致我國的文化內涵以及遺產受到了極大的生存威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自身工作。然而有一些部門領導對數字媒體技術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還有一些的是應用了數字媒體技術,卻不注重使用和維護更新,導致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差錯。
(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在我國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夠高,雖然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掌握的技能卻存在很大差別,會由于其操作不恰當而損壞出土文物,為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帶來困難;還有一些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不夠高,發現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漏洞,不僅不報告反而利用漏洞來貪污。
四、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措施
(一)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
只有提升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才能在根本上進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首先,管理人員要明白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重要性,并引進相關的數字媒體技術,學習它的應用方法;其次,要根據我國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況來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在發展過程中進行完善,整合內部的各個工作部門;最后,要在社會全領域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宣傳教育。
(二)完善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制度
我國的管理部門要想盡可能地保護好物質文化遺產,就必須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工作人員安排等,要劃分具體的工作內容,落實各個部門的工作責任。其次,要大力建設數字博物館,既可以做到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又可以滿足人們的觀光愿望。
(三)加強對物質文化遺產的監督力度
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物質文化遺產的監督力度,建立完善的工作體系,不能以犧牲文物為代價換來高效益。要注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落實相關負責人的工作責任。同時還應制定完善的考評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對于優秀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從而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
(四)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了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他們進行培訓指導,使其掌握相關的工作技巧以及數字媒體技術的使用方法,這樣會加大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接下來就是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內部人員要遵守國家法律,堅決杜絕發生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最后,就是分離不相關職務,使得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做到公開化、公平化、公正化。
五、結語
當前隨著國內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我國對于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手段也會更加多樣化。我國有關部門要根據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身問題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建立完善的數字媒體技術管理中心,從根本上保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使用數字媒體技術保護物質文化遺產,能夠達到永久性保存的目的。同時,國家可制定有關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并將這些制度普及到社會各界,使其深入人心,從而確保數字媒體技術真實有效地應用在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程中。
參考文獻:
[1]楊海波. 數字技術與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 山東社會科學,2009,(01).
[2]樊錦詩. 依靠科技與法制,做好敦煌石窟的保護管理工作[EB/0L], 百度文庫.
[3]劉江濤,張愛武. 三維數字化技術在三星堆遺址中的應用[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08).
作者簡介:
馮念,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