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立靜
摘 要:在教學活動中,愛就是一份深深的責任,負起責任就是愛的體現。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永遠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個不負責的教師,就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關鍵詞:愛心;耐心;責任
時光如梭,如今已經是進入工作的第六個年頭了。回想五年的從教經歷,感慨萬千。剛畢業的時候,懵懵懂懂地走上了教師崗位,對教師應盡的職責只是從培訓課程和書本上的知識得到的,對于教學也僅僅出于紙上談兵。另外,由于年輕氣盛,心浮氣躁,年齡又和學生比較接近,一開始沒有徹底地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轉變,甚至還與學生發生過沖突。隨著自己經驗的積累,同時受到優秀教師敬業精神的感染,慢慢地進入了角色,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
1.對工作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熱愛這份光輝的職業,并且把這種熱情滲透到工作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學方面,首先,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細致認真地備好每一堂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只有充分地鉆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學生,才能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多聽課,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同時自己也要刻苦鉆研,總結反思,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這幾年的教學中,通過經驗的積累與學習,我具備了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2.全面關心、愛護學生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之外,在教育教學中,還必須得熱愛學生,寓德育于教學過程之中,寓愛心于嚴教之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要彎下腰,主動和學生打交道,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當眾批評,甚至譏諷挖苦學生,這樣只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我們要給學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時間,耐心啟發學生,或者課后專門輔導,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維護學生的尊嚴,讓他們樹立信心。
其次,我們要信任學生。面對淘氣任性、不求上進、成績一塌糊涂的學生的時候,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給學生多點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我,激發他們無限的潛力,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火花,鼓足他們放飛希望的勇氣。
最后,我們要寬容學生,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從熱愛學生的真誠愿望出發,對學生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耐心引導,給他們改正的機會,讓學生主動認識到錯誤并改正。在發現學生缺點的同時,也要多傾聽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來鼓勵和贊美學生,用積極的正面的教育來代替消極的教育。
3.以身作則,身正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應該處處做學生的表率,要充滿激情、永不懈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學無止境,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的素質,完善自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日復一日,這些愛的付出,將會贏得學生的信賴與敬佩,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貼近學生的心靈。
教師肩負著光榮又神圣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把學生真正放到自己的心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加深師生之間感情的溝通。遇到問題的時候,善于觀察和發現問題,同時注重方法,講究技巧,通過師生心靈上的交流、撞擊和感情交融,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教育是知識的藝術,更是愛的藝術。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愛就會成為一種信任,一種鞭策,更能成為一種觸及心靈的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