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秀波
【摘 要】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相比,學起來更加困難,高中物理涉及到更多抽象概念,定理等,需要學生有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是否掌握了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 新課改 課堂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81
什么是教學?教學就是老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知識、技能的活動,其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課堂教學有效率了,學生就會很輕松的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學習效率也就上去了,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相反,如果課堂教學毫無效率可言,那這一節課的時間就白白浪費了,學生不僅什么都學不到,還會慢慢地失去學習的興趣,試想一堂毫無生機、死板、枯燥的課,有哪一個學生愛聽呢?由此可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老師迫在眉睫的事情。
隨著我國廣泛開展素質教育以來,培養全體公民的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就成為了教學的主要任務,物理新課程目標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梢?,物理教學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任何科目的教學目標都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這門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成長為一個對社會發展有利的人。當今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學生在學校內學到的知識是不足以用來應付社會激烈的競爭的,因此,學生在校內除了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站立腳跟,不會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
我們知道,高中生由于面臨著高考,學習壓力很大,每天都要學習很多知識,但時間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多而繁雜的知識,學生的學習耐心可想而知。學生對每一門學科的分配時間是不均等的,學習興趣和激情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是很重要的事情,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感受到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以及物理的實用性,學生才會愿意學習物理,對物理充滿興趣和求知欲。課堂教學效率高了,學生才能在有限的45分鐘里,學會更多的知識,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樣學習的效率也就相應的提高了。下面,筆者就如何轉變教學方法,掌控教學環節,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出自己的一點經驗之談。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今社會,知識的翻新速度令人應接不暇,學生只有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但是,現在很多高校仍然以高考為指揮棒,并沒有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重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課堂的主人,一切以老師的講為主,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有些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整節課下來,自己一直在吐沫橫飛的講,與學生的互動幾乎為零。這種教學方法培養的是只會考高分的人,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中,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老師講什么自己就學什么,沒有想過質疑老師,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了依賴心理。這種教學模式早已不適應社會和個人的發展了,我國現在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早晚會被競爭激烈的社會淘汰。
新課改對廣大師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老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在課堂上,要處理好自己的講與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新課改下,不再以老師的講為主,而是以學生的學為主,老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課本知識,而是要通過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自己總結出課本上的知識。比如,在物理教學中,老師可通過讓學生自己做實驗來得出課本上的相關概念或定律,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而且還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學會學以致用。再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知識,學生的成就感會更強,這樣在無形之中,學生就會更加有自信學習物理。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首先,要高度重視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課本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是知識的載體,高效利用課本,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第一步。老師要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有效率的聽課,了解哪里是重難點和疑點。課下對于課本后面的練習題要加強練習,這樣能更好的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老師要教會學生用類比的方法來學習物理知識,物理知識有很多相似的概念,運用類比方法能有效地理解它們。
二、運用多樣的課前導入和教學方法
課前導入對于物理教學為什么會如此重要呢?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而學生大都比較喜歡直觀化的東西,因此,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前一兩分鐘的導入是十分關鍵的。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實驗導入法、問題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具體選擇什么樣的導入法,老師就要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學情等來定奪。一般來說,一個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為學習新的知識做好心理準備。
傳統的教學方法陳舊、枯燥,一節課全是老師在講,而學生聽的昏昏欲睡,新課改要求老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教學方法具體包括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等,老師還可以利用新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等。一堂課不可能只用一個教學方法,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教學定法,老師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運用哪些教學方法。比如,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就要用講授法,中途的時候可以用討論法,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后讓組與組之間進行辯論,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團結,更鍛煉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物理實驗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物理知識。
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育者應該慎重考慮的事情,老師們要轉變自己傳統的角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